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湘文化的象征与民族精神之载体
记者:文正公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
曾樾:身为曾家后人,前人的功过后人自有评说,重要的是,前辈代代传承的精神和一脉相承凝聚的文化。
我对先祖和家世的认识是六十年代初上中学,通过历史课了解到太平天国运动、湘军和曾国藩的,紧接着亲历“文化大革命”。
十七岁时我去了新疆。远离父母家人多年工作在外,很少能聆听到上辈人以先贤为实例对自己的教诲,时至今日,尚健在的老人仍不愿过多地谈及家世,这多少让我有些痛心和遗憾。对文正公的了解大部分得益于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2006年我才第一次回到祖籍湖南双峰,第一次走进曾家老宅富厚堂,打那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族人交流文正公的一些情况,尤其退休之后,总在想如何让有生之年的我心中少几分遗憾与愧疚,多留下些祖先精神与文化的印记。
我想曾国藩不仅属于曾家、属于湖南,还应当属于民族甚至世界。曾国藩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同也为湖湘文化的象征与民族精神之载体。对曾国藩的研究既要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又要跳出历史的局限,评价要客观公正。
记者:您听说过哪些关于文正公让您印象比较深的事?
曾樾:虽说有“蟒蛇投胎”的神话,但先祖身患严重癣疾,以至遗传到父辈。记得父亲曾借此启示家人,要设身处地地想着顽疾给人的痛楚和战胜病魔所要付出的毅力。
平定太平天国拿下天京,即有人主张先祖推翻满清另立皇朝。文正公题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急流勇退淡然处之。
晚年接过棘手的“天津教案”,先祖从弱国无外交的实际出发,为平息事态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留下遗嘱告诫后人——“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类似事例枚不胜举,件件桩桩带给后辈是人生诸多的思考与启迪。
记者:曾国藩对后代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您本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曾樾:单就我个人和家庭而言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家教。先祖家教的核心内容是“八宝”(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四字诀”(勤俭孝友)和“三致祥”(勤致祥、孝致祥、恕致祥)。先祖家教的显著特征为“重耕读、重勤俭、重孝友、重睦邻、重力行”。
在我看来,注重日常、从我做起,身体力行——曾国藩的人格魅力确定着先祖家教对后世的影响,自幼受教育且不乏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和我的小家基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与前辈基本趋于一致的生活方式:衣着朴素平常,用餐简单营养,居室凑合够用,出行绿色便当;处事慎思严谨,为人友善大方;道德崇尚先祖,履践高雅不殇。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记者:曾氏后代现在的情况?
曾樾:“天下一曾无二曾”,曾氏是个泛指的概念。从关注曾文正公家世的视角出发,所涉及到的“曾氏后人”应该是和先祖曾文正公有直接血缘的这一部分。家谱记载,自继“纪”字辈(曾纪泽、曾纪鸿)第二代起,曾氏家族血脉传承到现在,已经到“繁”字辈的第七代。“宪”字是我的父辈,河南的曾宪文是我的亲叔叔。长沙的曾宪琪姑姑、曾宪华叔叔,还有大同的曾宪同姑姑同为文正公玄孙(女),为我长辈,老辈人过古稀,也有进耄耋之年的。我是“庆”字辈分,当属文正公的第六代。
文正六代嫡孙大陆只有三人,我和两个堂弟。曾印山在河南洛阳,曾旭在山东济南。我的儿子曾沐是曾家第七代唯一的男丁,可见文正公后代人丁不尚兴旺。但每人都事业小成,家庭和睦。文正公在家训中经常告诫后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氏后辈大都认真践行祖传耕读家训,很少有人入仕。“曾门无逆子”宪琪姑姑如是说,这可谓对族人的最好评价。
我生在湖南,长在京城,历练在新疆,发展在北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做到校长的位置——于是有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2011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蒙家乡同行信任聘我为曾国藩学校终身名誉校长。时下正在配合学校筹备曾国藩家教馆的建设,希望先祖的家教文化能在家乡发扬光大,希望以先祖命名的学校能够成为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
记者:湖南老家、故居现在的情况如何,回到家乡的感想?
曾樾:双峰,被人们称作名人故里、女杰之乡。曾国藩,家乡的一张文化名片。企业以先祖命名;品牌“请”先祖打造;著书立说更是离不开先祖,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曾国藩文化气息。富厚堂,文正家宅、家教圣地,每年都会有百余万游客,故居想要传递给大家的其实是“耕读天下,富厚日新”新的涵义。
百余年前,先祖从这里走出,凭借着睿智与血性,打出一片天下,成就一番事业。而今,后人凭借情感与责任落地荷塘,为曾氏家人的相聚,为走近先祖、体验耕读搭建平台,为实现“传承耕读文化,建设美丽荷塘”尽一分绵薄之力,筹建“曾国藩耕读文化园”是我的又一任务。
面对文正公的后裔和教育工作者身份的现实,肩负“无愧先祖、报效家乡、服务社会”的使命,徜徉在理想与现实路上的我活得好累好累。
曾文正公在同乡作家阳剑笔下,“只是千百年来众多中国士子的典型符号,一个不断的追求者、清醒者、思索者、探索者,也是那个体制下没有悬念的失败者。”和前人,和先祖曾文正公比,我岂有理由言累?
采访后记:接受采访之初,曾樾先生是有顾忌的。一方面有悖长者“不张扬、不多说话、不题名留字”的“三不”家规,先生的姑姑宪琪女士是长辈,涉及到家族和祖辈的事情,长辈没有发言,晚辈不方便先开口,但先生在了解到长辈不方便接受采访便答应了,否则无法面对媒体信任,缺乏对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担当也不是曾家人的性格;其次对曾氏家族的事,先生说,个人知之甚少,以为少说为好。另一方面,也许到这把年龄不愿再被是非困扰,也不想介入学术纷争。几次的沟通,笔者从曾樾先生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了曾氏家教的熏陶。
记者:文正公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
曾樾:身为曾家后人,前人的功过后人自有评说,重要的是,前辈代代传承的精神和一脉相承凝聚的文化。
我对先祖和家世的认识是六十年代初上中学,通过历史课了解到太平天国运动、湘军和曾国藩的,紧接着亲历“文化大革命”。
十七岁时我去了新疆。远离父母家人多年工作在外,很少能聆听到上辈人以先贤为实例对自己的教诲,时至今日,尚健在的老人仍不愿过多地谈及家世,这多少让我有些痛心和遗憾。对文正公的了解大部分得益于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2006年我才第一次回到祖籍湖南双峰,第一次走进曾家老宅富厚堂,打那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族人交流文正公的一些情况,尤其退休之后,总在想如何让有生之年的我心中少几分遗憾与愧疚,多留下些祖先精神与文化的印记。
我想曾国藩不仅属于曾家、属于湖南,还应当属于民族甚至世界。曾国藩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同也为湖湘文化的象征与民族精神之载体。对曾国藩的研究既要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又要跳出历史的局限,评价要客观公正。
记者:您听说过哪些关于文正公让您印象比较深的事?
曾樾:虽说有“蟒蛇投胎”的神话,但先祖身患严重癣疾,以至遗传到父辈。记得父亲曾借此启示家人,要设身处地地想着顽疾给人的痛楚和战胜病魔所要付出的毅力。
平定太平天国拿下天京,即有人主张先祖推翻满清另立皇朝。文正公题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急流勇退淡然处之。
晚年接过棘手的“天津教案”,先祖从弱国无外交的实际出发,为平息事态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留下遗嘱告诫后人——“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类似事例枚不胜举,件件桩桩带给后辈是人生诸多的思考与启迪。
记者:曾国藩对后代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您本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曾樾:单就我个人和家庭而言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家教。先祖家教的核心内容是“八宝”(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四字诀”(勤俭孝友)和“三致祥”(勤致祥、孝致祥、恕致祥)。先祖家教的显著特征为“重耕读、重勤俭、重孝友、重睦邻、重力行”。
在我看来,注重日常、从我做起,身体力行——曾国藩的人格魅力确定着先祖家教对后世的影响,自幼受教育且不乏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和我的小家基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与前辈基本趋于一致的生活方式:衣着朴素平常,用餐简单营养,居室凑合够用,出行绿色便当;处事慎思严谨,为人友善大方;道德崇尚先祖,履践高雅不殇。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记者:曾氏后代现在的情况?
曾樾:“天下一曾无二曾”,曾氏是个泛指的概念。从关注曾文正公家世的视角出发,所涉及到的“曾氏后人”应该是和先祖曾文正公有直接血缘的这一部分。家谱记载,自继“纪”字辈(曾纪泽、曾纪鸿)第二代起,曾氏家族血脉传承到现在,已经到“繁”字辈的第七代。“宪”字是我的父辈,河南的曾宪文是我的亲叔叔。长沙的曾宪琪姑姑、曾宪华叔叔,还有大同的曾宪同姑姑同为文正公玄孙(女),为我长辈,老辈人过古稀,也有进耄耋之年的。我是“庆”字辈分,当属文正公的第六代。
文正六代嫡孙大陆只有三人,我和两个堂弟。曾印山在河南洛阳,曾旭在山东济南。我的儿子曾沐是曾家第七代唯一的男丁,可见文正公后代人丁不尚兴旺。但每人都事业小成,家庭和睦。文正公在家训中经常告诫后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氏后辈大都认真践行祖传耕读家训,很少有人入仕。“曾门无逆子”宪琪姑姑如是说,这可谓对族人的最好评价。
我生在湖南,长在京城,历练在新疆,发展在北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做到校长的位置——于是有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2011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蒙家乡同行信任聘我为曾国藩学校终身名誉校长。时下正在配合学校筹备曾国藩家教馆的建设,希望先祖的家教文化能在家乡发扬光大,希望以先祖命名的学校能够成为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
记者:湖南老家、故居现在的情况如何,回到家乡的感想?
曾樾:双峰,被人们称作名人故里、女杰之乡。曾国藩,家乡的一张文化名片。企业以先祖命名;品牌“请”先祖打造;著书立说更是离不开先祖,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曾国藩文化气息。富厚堂,文正家宅、家教圣地,每年都会有百余万游客,故居想要传递给大家的其实是“耕读天下,富厚日新”新的涵义。
百余年前,先祖从这里走出,凭借着睿智与血性,打出一片天下,成就一番事业。而今,后人凭借情感与责任落地荷塘,为曾氏家人的相聚,为走近先祖、体验耕读搭建平台,为实现“传承耕读文化,建设美丽荷塘”尽一分绵薄之力,筹建“曾国藩耕读文化园”是我的又一任务。
面对文正公的后裔和教育工作者身份的现实,肩负“无愧先祖、报效家乡、服务社会”的使命,徜徉在理想与现实路上的我活得好累好累。
曾文正公在同乡作家阳剑笔下,“只是千百年来众多中国士子的典型符号,一个不断的追求者、清醒者、思索者、探索者,也是那个体制下没有悬念的失败者。”和前人,和先祖曾文正公比,我岂有理由言累?
采访后记:接受采访之初,曾樾先生是有顾忌的。一方面有悖长者“不张扬、不多说话、不题名留字”的“三不”家规,先生的姑姑宪琪女士是长辈,涉及到家族和祖辈的事情,长辈没有发言,晚辈不方便先开口,但先生在了解到长辈不方便接受采访便答应了,否则无法面对媒体信任,缺乏对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担当也不是曾家人的性格;其次对曾氏家族的事,先生说,个人知之甚少,以为少说为好。另一方面,也许到这把年龄不愿再被是非困扰,也不想介入学术纷争。几次的沟通,笔者从曾樾先生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了曾氏家教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