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设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一支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热爱职教的中职教育师资队伍, 是落实职教培养工作目标的基本保证。本文探讨、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师德现存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对应该如何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建设 途径
  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将教育水平尤其是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人才则是这些竞争的核心因素。若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要有合格的师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主流是良好的,他们辛勤耕耘,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为中职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不容我们忽略的是,许多中职教师由于自己放松了思想道德的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往往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变得浮躁,倦怠,迷失自我。本文将分析当下形势,从师德的基本现状入手,探讨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并着手分析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1 中职教师存在的思想问题
  1.1人生观、价值观的紊乱,理想的不明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许多腐朽的思想腐蚀着我们的中职教师队伍,如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就使许多中职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异变,他们不热爱职业教育,教课不努力,备课不细心,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第二职业上,单纯的只为钱,偏离了教师应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1.2教育的方法不当,缺乏爱心。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年龄十五岁到十九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否得当往往影响他们的一生。有些职教老师采取错误的教育方法如不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进行歧视、讥讽、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1.3道德行为失范,言传身教不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的师德意识薄弱,纪律意识十分淡薄,上课吸烟,不注重仪表,言语污秽,思想泛滥,给学生做了一个坏榜样。自古以来言传身教就是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孔子提出“以身作则”的教师道德规范,在国外,加里宁提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中职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1.4没有使命感,不注重协同施教,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的社会化”是现今教育的重要特征,它确保三大教育的一致性。但是,现在许多中职教师都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就导致教育的脱节,影响教育的连续性。
  1.5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发生新学期学生能力差,基础薄弱,导致教学效率过低的情况,一些中职教师往往怨天尤人,抱怨不停,却很少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
  1.6缺乏责任心,实践能力不强。综上这些缺乏师德的现象,严重的损害了学校及教师的圣洁形象,给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 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议的途径
  2.1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加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具体落实,组织切实落实,内容细致落实。当然,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2为提高广大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我们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充分发挥各级政治组织如团委、学校工会、教职工代表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师德教育活动,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先进工作格局。
  2.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提高中职教师的道德素养。学校的相关部门应时常在教师中开展职业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达到教师自觉依法执教的目的。我们应该坚持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中职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教师,使中职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4我们要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教师应该谨记“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点”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利用课堂这个渠道,把德育工作做到最好,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的发展。
  2.5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我们需建立有效、合理、全面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表彰,进行一系列的正向激励以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2.6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2.7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社会对师德师风评价的支持和关心,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学生舆论的反馈作用等。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加大教师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人之模范。”这是千百年来人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这个职业最为传统的美德。师德师风不但能够直接的影响学生的行为、精神世界,也能通过学生这一载体映射到社会,从而广泛的影响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当前,在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中职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师德师风建设为起点,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发展,然后再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生优良的学风。
其他文献
<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原理,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将 AHP 法和 TOPS1S 法进行融合,在软件项目风险评价中进行综合应用。在项目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已识别 的软件项目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运用 AHP 法确定软件项目风险估计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科研工作的挑战。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针对市
目的:评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4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2小时的IL-6和CRP及第14天的超声心动图,根据IL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谐的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对教学的影响进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安全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本文从辅导员角度,阐述了目前维护大学生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辅导员维护大学生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