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揣摩语义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对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感悟,但并不是不要老师的分析。相反,必要的点拨指导,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思想之深、语言之工、艺术之美。但教师在分析时必须注意方法指导,注重语文学习规律的探索,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就以两篇课文为例,从整体把握、揣摩语义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分析课文。
  
  一、《六国论》中的“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中“之”的理解
  
  《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史论,这句话在课文第四段,作者在通过事实正面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之后,又从反面假设,不贿赂会有怎样的结局:“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中的“之”大部分学生解释为代词,指六国。全句翻译为“我担心秦国人吃掉六国(却)咽不下喉咙”,但教参却翻译为“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喉咙”,“食之”译为“吃饭”,显然是意译,究竟那一种更准确,更符合题意,我让学生展开讨论,指导他们从主旨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这段话是肯定六国不贿赂秦力量之强大,并力西向,势不可当。(让学生回忆《过秦论》中对应的句子“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扣关而攻秦”)以这样的力量攻击秦国,秦国会怎样呢?“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显然是反衬秦国的弱小恐慌,相比较而言,哪一句更能体现秦国的弱小呢?当然是“连吃饭也咽不下咽喉”,即如果六国联合起来,秦不要说是进攻六国,就连自保都困难,甚至连吃饭都吃不安稳,以此来证明不赂秦的好处,给北宋统治者以信心、以鼓舞,劝诫他们作为泱泱大国“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重蹈六国“破亡之故事”要奋起御辱。
  
  二、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描写冯铿的一句“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的作用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传统篇目,过去作为必读,现在放在选读中。学生阅读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写此文来纪念五位青年作家,但作者对冯铿并没有好的印象,甚至贬的较多,既然如此,可不可以不写,既然写了,对“她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为什么单独成行?
  因课文内容较少现抄录如下:
  “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 ,那就是冯锵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蒂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让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实并不比我所怕见的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针对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分析:
  1、从构思上讲,冯铿是五烈士之一,必须写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先生于1933年2月为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作家遇难两周年而作的抒情散文。文章通过记述作者与他们的交往,赞扬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青年”,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既然是写交往,交往多的,感情深的就多写;交往少的就少写或不写是很自然的事,但文章毕竟是为了纪念同时遇难的五位青年作家,所以在详写白莽和柔石的同时,对其他三位烈士也作了必要的交代是完全必须的,事实上文章也正是如此,在课文的第四部分写到:“同时遇难的四个青年文学家之中,李伟森我没有见过,胡也频在上海也只见一次面,谈过几句话,较熟的要算白莽……”
  交往少,不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他们也是为了争取自由民主而牺牲的,是“中国很好的青年”,笔墨虽简约,却不能减掉,相对而言,冯铿写得比较形象,李伟森、胡也频比较平实。
  2、对冯铿的肖像描写服从主旨的需要
  首先,这种白描的手法,既是写实,也是写虚,是虚实相映,相互补充,纪念性文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惟有真实,才能感人。冯铿女士可能体质确实是弱的,外貌“也并不美丽”,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这一层,还必须从主旨去挖掘。单独成行是为了突出强调,而突出强调的东西必须是能为主旨服务的。从服务主旨这一目的考虑,我们不难理解,“她的体质是弱的”是为了反衬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这样的弱女子却因“危及国家安全”而被秘密逮捕,且“上了镣”,遭受酷刑,“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文章第四部分)最后竟至被枪杀,作者通过对比,把反动派的暴行诉诸笔端,为的是要人们永记烈士的形象,永远铭记这笔血债。
  其次,“也并不美丽”看似写冯铿的外貌,却也映衬着柔石的人品。“也并不美丽”这句如果单独理解,似乎除了写实,没有什么深的含义,其实不然,从文章的结构来讲,这句话放在柔石的部分,应该并且能够为表现柔石服务,而写柔石,主要是为了突出他的“迂“。文章写道:“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我便疑心就是他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
  这一段的描写突出了柔石的“迂”,说明他有很好的品行,表现作者与柔石有深厚的友谊,字里行间包含浓浓的友情,同时,也为下面对冯铿女士的描写埋下伏笔,暗示柔石待人,也并不以漂亮为标准,而是看能否志同道合。这样看来,“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的“也”字用得非常妙,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是针对体质是弱的而言,对外貌的一抑再抑,为了突出她的意志坚定,追求高尚。
  二是对作者前面猜测的一种否定,再次强调柔石的品质高尚。由此看来,作者写冯铿也是为了写柔石,既是结构的需要,也是服务于主旨的需要。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语句,若单独拿出来分析,容易就事论事,甚至断章取义;但若根据文章的思路,结合具体语境,从结构和主旨的角度,居高临下,整体把握,就容易多了。所以,对于个别较难语句的分析,教师经常指导学生从全局出发,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223700江苏省泗阳县泗阳中学)
其他文献
现行新教材的教法完全走出了过去传统式教学的圈套。在素质教育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为主,从实践素质教育以来,使我在教学中深受感悟,在我所担任的物理科教学中,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现在的物理实验课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验证性实验,现行教材要求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验证性实验一般只是模仿和重复
期刊
语文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倾听,让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学习中进行有效沟通,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已成为当今课堂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探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    一、创设生动可感的情境,激发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集中精力去听、去想。只有结合课程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生动
期刊
众所周知,在小学低年段,识字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开始阅读,从而为学生打开生活以外的另一个广阔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在识字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扎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在情境中识字    在教学第二册《识字六》的过程中,我为小朋友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农家小院,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生:有(一听要去农家小院
期刊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之中,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碰撞和交融,赫赫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同时,也形成了其他民族不可望其项背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长期以来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在全球的历史舞台上独领风骚一千多年,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辉煌往事。然而近代以来,而对强大的西方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接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几番较量下来,传统的农耗文明很快被
期刊
欣赏作品是读者的一种艺术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和联想。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重在评价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即评价他们通过想象是否正确地把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丰富地再现作者创造的形象的能力。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对古诗的鉴赏考题以不同的形式纷纷呈现,在此,笔者提出一点管窥之见,与大家共勉。    一、欣赏是一种主观化验    《课标》中谈到: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驱谴想
期刊
如果把学生当成演员,那么,教师就像导演,要把戏演得出色,导演就应该不断提高演员的演技,充分挖掘演员良好的基本素质。诚然,每位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差,究其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概括地讲,不外乎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造成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知识空白点多,思路狭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作为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去转化后进生。    一、沟
期刊
古诗词大都讲究音律、音调和谐,读起来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富有节奏感。我们在读准字音读懂词义的基础上,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就能感受到诗歌无穷的韵味,聆听到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我们对古诗文的鉴赏应从诵读入手。  诵读,才能感受诗歌的意象美。通过诵读,借助联想、想象,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就会逐步明晰起来。如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头脑中先是一些断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后进生身体素质是每个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提高后进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有了好的方法和手段,才能逐渐实现这一目标,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 途径 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总是在背后躲躲闪闪。其实是体育成绩差,身体素质不好,既不活跃,也不主动,有的甚至基本不动。一节课下来,只有在老师的督促下,才稍动一下。动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从苏轼一生遭际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状况,对苏轼题画像进行历史的、哲学的分析,对苏轼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文学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获得了对苏轼人生意义和生命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人生 生命 人生态度 价值取向。    苏轼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形象,他宦途坎坷,但却不失真血性、真性情的人生本色;他感情奔放,富于幻想但又善于在逆境中解脱自己;他嫉恶如仇,但又时时大智若愚、不乏
期刊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的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注意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后进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和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尤为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