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下,如何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这些情感态度?完形填空如何表达出这些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完形填空;情感态度;高中教学
随着90后,00后逐步迈入高中的门槛,信息化的时代促使这些学生更早,更多地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但是网络信息并不都是正能量的,里面充斥的内容难免会影响学生自己对于自我及社会的情感态度,这样的环境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动机、信心、兴趣、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等。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完形填空又是学生每天都在练习的题型。因此,一片完形填空的内涵应该不仅只是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方面,还应能够使得学生心智上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触动。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完形填空素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完形填空是属于缺词障碍阅读,在考查学生词汇,语法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而语篇内容通常涉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上通过以下方法来利用完形填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引导学生以“我”的身份做完形填空
每一篇完形填空都是一篇美文。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不要给自己太强化的成绩指标,不要目的性很强地一味注重结果的判断与选择,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融入到文章描述的情节中,以“我”的身份进行一次文字、生活心灵之旅。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选择的正确率,就难以体验到语句篇章背后的妙趣,捕捉不到文章的脉络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最终也就无法进行整体的推理判断。所以,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全神贯注,设想文章中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身临其境地感知就能感同身受。这样做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情感态度的基础。
二、讲评完形填空从文章的层面入手
大部分的学生做完完形填空都是急于获知答案。而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弄懂一些词汇,语法方面的东西。本人最建议学生勤查字典,字典是任何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字典里面有具体的词义辨析,固定搭配等方面的例子,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是一些学生的共性问题,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导致的阅读障碍,教师则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文章表层意思,同时也可适当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今年可能多的了解校园生活以外的事。此外,教师在通过引导学生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找主题句的过程中,也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逐步地培养学生对整体语篇的把握能力和逻辑推理分析能力。这就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提供了保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篇章重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三、挖掘完型填空的思想内涵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帮助学生解决了选择题的疑难,最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是肤浅的,不完整的。实际上,一篇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完形填空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其选择题本身。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问答,概述等形式挖掘文章的情趣,寓意,生活哲理和教育意义。例如,2013年高考英语江西卷的完形填空时一篇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让同样身处高中阶段的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文章中任性的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为自己敲响了警钟。同样,2013年高考英语天津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励志文章。文章凸显父亲事事以榜样作用育人的感恩心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样的励志思想,正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感恩的心理。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的完形填空也是通过作者一家帮助别人的事给孩子们带来长久的影响来体现中心思想。这样的完形填空都能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对学生健全的人生观的形成一定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帮助学生挖掘完形填空的内涵思想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关键。
四、以多种形式拓展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的素材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试写读后感,翻译,扩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拓展完形填空,欣赏文章美妙的意趣,揣摩文章的深层涵义,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和内化。完形填空中的经典语句,深层的情感流露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地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生成。拓展完形填空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有效途径。
完形填空是教师课堂资源的重要内容。完形填空的内容既突出人文色彩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优质资源。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完形填空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有实效性的。完形填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学生之间的同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个性品格,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健全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完形填空;情感态度;高中教学
随着90后,00后逐步迈入高中的门槛,信息化的时代促使这些学生更早,更多地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但是网络信息并不都是正能量的,里面充斥的内容难免会影响学生自己对于自我及社会的情感态度,这样的环境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动机、信心、兴趣、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等。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完形填空又是学生每天都在练习的题型。因此,一片完形填空的内涵应该不仅只是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方面,还应能够使得学生心智上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触动。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完形填空素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完形填空是属于缺词障碍阅读,在考查学生词汇,语法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而语篇内容通常涉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上通过以下方法来利用完形填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引导学生以“我”的身份做完形填空
每一篇完形填空都是一篇美文。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不要给自己太强化的成绩指标,不要目的性很强地一味注重结果的判断与选择,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融入到文章描述的情节中,以“我”的身份进行一次文字、生活心灵之旅。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选择的正确率,就难以体验到语句篇章背后的妙趣,捕捉不到文章的脉络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最终也就无法进行整体的推理判断。所以,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全神贯注,设想文章中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身临其境地感知就能感同身受。这样做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情感态度的基础。
二、讲评完形填空从文章的层面入手
大部分的学生做完完形填空都是急于获知答案。而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弄懂一些词汇,语法方面的东西。本人最建议学生勤查字典,字典是任何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字典里面有具体的词义辨析,固定搭配等方面的例子,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是一些学生的共性问题,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导致的阅读障碍,教师则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文章表层意思,同时也可适当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今年可能多的了解校园生活以外的事。此外,教师在通过引导学生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找主题句的过程中,也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逐步地培养学生对整体语篇的把握能力和逻辑推理分析能力。这就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提供了保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篇章重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三、挖掘完型填空的思想内涵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帮助学生解决了选择题的疑难,最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是肤浅的,不完整的。实际上,一篇构思精巧、寓意深刻的完形填空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其选择题本身。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问答,概述等形式挖掘文章的情趣,寓意,生活哲理和教育意义。例如,2013年高考英语江西卷的完形填空时一篇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让同样身处高中阶段的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文章中任性的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为自己敲响了警钟。同样,2013年高考英语天津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励志文章。文章凸显父亲事事以榜样作用育人的感恩心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样的励志思想,正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感恩的心理。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的完形填空也是通过作者一家帮助别人的事给孩子们带来长久的影响来体现中心思想。这样的完形填空都能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对学生健全的人生观的形成一定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帮助学生挖掘完形填空的内涵思想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关键。
四、以多种形式拓展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的素材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试写读后感,翻译,扩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拓展完形填空,欣赏文章美妙的意趣,揣摩文章的深层涵义,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和内化。完形填空中的经典语句,深层的情感流露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地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生成。拓展完形填空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有效途径。
完形填空是教师课堂资源的重要内容。完形填空的内容既突出人文色彩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优质资源。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完形填空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有实效性的。完形填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学生之间的同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个性品格,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健全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