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蒂·霍洛维茨教授是创伤研究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他把人类抚平心理创伤的过程划分为下列五个阶段:痛哭,麻木和抗拒,入侵式回忆,理解创伤,抚平创伤。
然而,这五个阶段不是固定不变的,并非所有人都会照此顺序走完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人可能会跳过其中几步,或者代之以其他途径。
痛哭
很多人在经历创伤之后,都会立即进入“痛哭”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常会惊惶不安。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女士琳恩,她当时刚好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
有一天,她在结束漫长的工作之后终于能回家了,却赶上糟糕的交通,最终走进家门时,已经筋疲力竭。她把挎包扔在门口,径直走向冰箱,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才发现丈夫还没有回家,家里出奇的冷清。她打开取暖设备,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但她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她走进厨房,发现桌上有张字条,是丈夫留给她的。他说,他曾经是那么爱她,但他不能再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了,他爱上了别人。他在当天早些时候已经搬走了。
琳恩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觉得脚下的地板忽然张开大口,心脏开始狂跳,甚至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心脏病发作了!这让她吓坏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琳恩一直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样蜷缩在床上,有时流泪痛哭,有时大声尖叫。“我甚至都无法站起来。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在那几天里,我一直昏昏沉沉的,无法相信这一切。有时候,我会长久地坐在那里,眼光呆滞,盯着一片虚空;有时候,我会忽然想起,他离开我了。”
“痛哭”阶段过去之后,与创伤有关的想法、影像和记忆,会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它们是如此令人沮丧,以致大脑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将它们挡在意识之外。于是我们就来到了第二个阶段:“麻木和抗拒”。
麻木和抗拒
麻木和抗拒,是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有人在回忆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好像一个自己在演舞台剧,而另一个自己从远处冷眼旁观;又或者如同做梦一般。上述反应都是我们在面对巨大心理压力时的自我保护方式。自我保护还表现为感情麻木。正如一位女士所说的:“我感到自己心如铁石。我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起来……在周围筑起一道耶利哥之墙。对我来说,这是应对创伤的唯一方式。”
有时候创伤事件给人带来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早在痛哭阶段之前,有人可能就已经开始抗拒事实。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基蒂·哈特这样描述自己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表现出的抗拒:
“我耳目所及的,只有尖叫、死亡和喷着浓烟的焚尸炉。黑沉的煤渣和焚尸的气味充满空气……这就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过了好几个星期以后,我才能真正相信这发生的一切。”
但是,抗拒和麻木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就算我们能暂时将记忆封闭,不让它流入认知,但我们的记忆实在太过强大,它总有一刻会突破封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压制记忆,不去积极处理,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的意志击溃。如果我们刻意压制负面感觉,反而可能会提升它出现的频率———这就是所谓的“回跳效应”,也就是霍洛维茨所说的第三阶段:“入侵式回忆”。
入侵式回忆
假设某栋公寓楼里住着一群租客,他们集体同意将其中一个房客赶出去。有一天,他们趁这个不受欢迎的家伙出门的时候换了大门的门锁。他回来后发现进不去,于是用力敲门。门里的人假装没听见。他怕自己的动静不够大,就越发用力,但无济于事。最后他敲累了,坐在门前台阶上睡着了。其他房客听见外面安静下来,都认为他已经走了。
但是过了不久,敲门声又重新响起,而且比以前更大,不久后门外又归于沉寂。其他房客心想:这下可好了,讨厌的家伙终于走了!但是安静并没有持续太久,那个不受欢迎的房客突然打破窗户冲了进来!回忆是痛苦的,但如果我们不想让回跳发生,就必须勇敢直面。
人们常会在抗拒和入侵式回忆这两个阶段之间来回摇摆。大多数人都能鼓起勇气,尝试把与创伤有关的信息存入长期记忆,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太过痛苦,一次只能完成一小步。想起一点,就忘记一点———这就是所谓的“理解创伤”。
理解、抚平创伤
“理解创伤”阶段开始之后,人们似乎把自己的感觉隔离起来。他们就好像化身为旁观者,从远处遥望自己经历过的创伤事件,或者仿佛身在梦中———也许大脑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创伤压力,避免一时之间给人造成太大冲击。我们不断努力理解创伤的同时,先前的抗拒心理和入侵式回憶逐渐褪去。
于是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抚平创伤”。储存在短期记忆中的创伤回忆,在此阶段终于被转存为长期记忆。大多数人都能成功度过回避和入侵式回忆阶段,但有人在最开始的痛哭阶段就卡住了,也有人卡在了回避或入侵式回忆阶段,或是在二者之间来回摇摆。
人们难免会为此感到烦恼和恐惧,如果他们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状况,困境只会更加严重,可能会觉得自己要发疯了。创伤后心理压力其实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认知过程,人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理解创伤、整合记忆。
(摘自《创伤后成长心理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付业兴)
然而,这五个阶段不是固定不变的,并非所有人都会照此顺序走完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人可能会跳过其中几步,或者代之以其他途径。
痛哭
很多人在经历创伤之后,都会立即进入“痛哭”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常会惊惶不安。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女士琳恩,她当时刚好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
有一天,她在结束漫长的工作之后终于能回家了,却赶上糟糕的交通,最终走进家门时,已经筋疲力竭。她把挎包扔在门口,径直走向冰箱,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才发现丈夫还没有回家,家里出奇的冷清。她打开取暖设备,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但她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她走进厨房,发现桌上有张字条,是丈夫留给她的。他说,他曾经是那么爱她,但他不能再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了,他爱上了别人。他在当天早些时候已经搬走了。
琳恩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觉得脚下的地板忽然张开大口,心脏开始狂跳,甚至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心脏病发作了!这让她吓坏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琳恩一直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样蜷缩在床上,有时流泪痛哭,有时大声尖叫。“我甚至都无法站起来。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在那几天里,我一直昏昏沉沉的,无法相信这一切。有时候,我会长久地坐在那里,眼光呆滞,盯着一片虚空;有时候,我会忽然想起,他离开我了。”
“痛哭”阶段过去之后,与创伤有关的想法、影像和记忆,会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它们是如此令人沮丧,以致大脑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将它们挡在意识之外。于是我们就来到了第二个阶段:“麻木和抗拒”。
麻木和抗拒
麻木和抗拒,是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有人在回忆创伤事件的时候,就好像一个自己在演舞台剧,而另一个自己从远处冷眼旁观;又或者如同做梦一般。上述反应都是我们在面对巨大心理压力时的自我保护方式。自我保护还表现为感情麻木。正如一位女士所说的:“我感到自己心如铁石。我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起来……在周围筑起一道耶利哥之墙。对我来说,这是应对创伤的唯一方式。”
有时候创伤事件给人带来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早在痛哭阶段之前,有人可能就已经开始抗拒事实。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基蒂·哈特这样描述自己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表现出的抗拒:
“我耳目所及的,只有尖叫、死亡和喷着浓烟的焚尸炉。黑沉的煤渣和焚尸的气味充满空气……这就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过了好几个星期以后,我才能真正相信这发生的一切。”
但是,抗拒和麻木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就算我们能暂时将记忆封闭,不让它流入认知,但我们的记忆实在太过强大,它总有一刻会突破封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压制记忆,不去积极处理,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的意志击溃。如果我们刻意压制负面感觉,反而可能会提升它出现的频率———这就是所谓的“回跳效应”,也就是霍洛维茨所说的第三阶段:“入侵式回忆”。
入侵式回忆
假设某栋公寓楼里住着一群租客,他们集体同意将其中一个房客赶出去。有一天,他们趁这个不受欢迎的家伙出门的时候换了大门的门锁。他回来后发现进不去,于是用力敲门。门里的人假装没听见。他怕自己的动静不够大,就越发用力,但无济于事。最后他敲累了,坐在门前台阶上睡着了。其他房客听见外面安静下来,都认为他已经走了。
但是过了不久,敲门声又重新响起,而且比以前更大,不久后门外又归于沉寂。其他房客心想:这下可好了,讨厌的家伙终于走了!但是安静并没有持续太久,那个不受欢迎的房客突然打破窗户冲了进来!回忆是痛苦的,但如果我们不想让回跳发生,就必须勇敢直面。
人们常会在抗拒和入侵式回忆这两个阶段之间来回摇摆。大多数人都能鼓起勇气,尝试把与创伤有关的信息存入长期记忆,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太过痛苦,一次只能完成一小步。想起一点,就忘记一点———这就是所谓的“理解创伤”。
理解、抚平创伤
“理解创伤”阶段开始之后,人们似乎把自己的感觉隔离起来。他们就好像化身为旁观者,从远处遥望自己经历过的创伤事件,或者仿佛身在梦中———也许大脑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创伤压力,避免一时之间给人造成太大冲击。我们不断努力理解创伤的同时,先前的抗拒心理和入侵式回憶逐渐褪去。
于是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抚平创伤”。储存在短期记忆中的创伤回忆,在此阶段终于被转存为长期记忆。大多数人都能成功度过回避和入侵式回忆阶段,但有人在最开始的痛哭阶段就卡住了,也有人卡在了回避或入侵式回忆阶段,或是在二者之间来回摇摆。
人们难免会为此感到烦恼和恐惧,如果他们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状况,困境只会更加严重,可能会觉得自己要发疯了。创伤后心理压力其实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认知过程,人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理解创伤、整合记忆。
(摘自《创伤后成长心理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付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