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活动课与数学学科是平行的,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课型。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及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方面,具有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提高对数学活动课的正确认识,认清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方式,精选内容,制定计划,认真准备,加强各环节的管理,使数学活动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确保数学活动课的质量。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背景;现状;对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是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那种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旧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种形势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是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的,对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它作为数学学科的辅助课,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数学认识领域,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数学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数学素质水平等方面都作了有利的补充和推进。因此,上好数学活动课是势在必行的。
自从国家教委把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设置中后,一些学校开始了数学活动课的尝试。但在很多小学,许多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概念尚模糊,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数学课外活动,而且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注重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更无从谈起。这些都说明,在小学开展数学活动课是迫切需要的。
小学数学活动课应该怎么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数学辅助课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先了解数学活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活动课的主要特征
1、趣味性。教学活动课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都要建立在使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样的课程才是有效的。只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才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必须要提高活动课的趣味性。
2、创新性。教学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说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活动的设计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发现新规律、新特点、新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活动课的过程中要提高活动的创新性,让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教育性。任何课程都必须拥有教育性。教师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不仅能学到教材中的知识,还能提高综合素质。
4、实践性。实践性是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特点。活动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活动加实践,而活动的意义也是为了实践。因此,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深化对原有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数学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传统教学重学科轻活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是不相符的。数学教育具有很多优点,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但它也存在一些弱点:难以满足同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只能提供学生极少的实际活动机会,难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直接经验等等,而数学活动课能弥补这些不足。因此,只开设数学学科是不能完全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换句话说开设活动课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有的老师担心,多开设一门数学活动课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设立数学活动课不是增加一门新的学科课程,而是将数学学习中难以有效进行的一些内容通过活动课来完成。实践证明,以主题形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和以小组、个人等形式为主的教学组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我们要像重视数学学科课程的教学一样,重视数学活动课的教学。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课前先准备四件标价都是8元的商品:小篮球、书包、文具盒、乒乓球拍。在课上给四名学生分发15元、13元、11元、16元(均有一张整10元币),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我提问:“你们刚才看到顾客各拿出多少元?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答出:都是拿出10元,找回2元。接着问:“四位顾客各剩多少元?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发言,如第一个顾客原来有15元,拿出一张10元,用了8元,找回2元,还剩7元。即15-8=( ),想10-8=2,2+5=7,从而得出规律:计算十几减几,先用10减几,再用减得的数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得到差。这一游戏化解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并且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活动课,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实践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4.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活动教学强调拓展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课外自主活动把社会生活内容引进数学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如学生自行组织数学自主研究会,开展“读一本数学课外读物,讲一个数学名人的故事,搞一次数学调查,搜集数学新闻,编一张数学小报,写一篇数学论文,制定一个数学活动方案,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成功,竞争的喜悦,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发展了数学学习的个性。
在现阶段要想使数学活动课的各项功能都发挥出来,还很不容易,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加强学习,认真总结,小学数学活动课就一定会趋于正规,收效很快的。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背景;现状;对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是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那种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旧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种形势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是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要求的,对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它作为数学学科的辅助课,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数学认识领域,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对数学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数学素质水平等方面都作了有利的补充和推进。因此,上好数学活动课是势在必行的。
自从国家教委把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设置中后,一些学校开始了数学活动课的尝试。但在很多小学,许多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概念尚模糊,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数学课外活动,而且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注重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更无从谈起。这些都说明,在小学开展数学活动课是迫切需要的。
小学数学活动课应该怎么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数学辅助课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先了解数学活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活动课的主要特征
1、趣味性。教学活动课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都要建立在使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样的课程才是有效的。只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才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必须要提高活动课的趣味性。
2、创新性。教学活动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说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活动的设计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发现新规律、新特点、新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活动课的过程中要提高活动的创新性,让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教育性。任何课程都必须拥有教育性。教师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不仅能学到教材中的知识,还能提高综合素质。
4、实践性。实践性是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特点。活动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活动加实践,而活动的意义也是为了实践。因此,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深化对原有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数学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传统教学重学科轻活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是不相符的。数学教育具有很多优点,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但它也存在一些弱点:难以满足同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只能提供学生极少的实际活动机会,难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直接经验等等,而数学活动课能弥补这些不足。因此,只开设数学学科是不能完全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换句话说开设活动课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有的老师担心,多开设一门数学活动课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设立数学活动课不是增加一门新的学科课程,而是将数学学习中难以有效进行的一些内容通过活动课来完成。实践证明,以主题形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和以小组、个人等形式为主的教学组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我们要像重视数学学科课程的教学一样,重视数学活动课的教学。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兴趣。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教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时,课前先准备四件标价都是8元的商品:小篮球、书包、文具盒、乒乓球拍。在课上给四名学生分发15元、13元、11元、16元(均有一张整10元币),依次到柜台前买一件商品。我提问:“你们刚才看到顾客各拿出多少元?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容易答出:都是拿出10元,找回2元。接着问:“四位顾客各剩多少元?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发言,如第一个顾客原来有15元,拿出一张10元,用了8元,找回2元,还剩7元。即15-8=( ),想10-8=2,2+5=7,从而得出规律:计算十几减几,先用10减几,再用减得的数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就可以得到差。这一游戏化解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并且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活动课,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实践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4.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活动教学强调拓展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课外自主活动把社会生活内容引进数学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如学生自行组织数学自主研究会,开展“读一本数学课外读物,讲一个数学名人的故事,搞一次数学调查,搜集数学新闻,编一张数学小报,写一篇数学论文,制定一个数学活动方案,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成功,竞争的喜悦,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发展了数学学习的个性。
在现阶段要想使数学活动课的各项功能都发挥出来,还很不容易,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加强学习,认真总结,小学数学活动课就一定会趋于正规,收效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