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常有妈妈说,看了那么多文章和育儿书,学了那么多方法,为什么还是带不好孩子?管教和亲密,似乎总不可兼得。
孩子喜欢怎样的父母呢?如何既有威严,又贴近他心灵?
今天两篇文章带来的答案是:育儿应该是回归和顺应天性。
“人的童年可以比作夏天,它转瞬即逝,但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它带来的温暖回忆,可以给你力量,支撑你去直面今后人生中寒冷的日子。”
当孩子成年后想起童年,可以获得温暖,有力量的感受,应该就是育儿最大的成就之一了——外婆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
女儿苏宝出生后,我经常试图去寻找外婆当年做法的理论依据。读了大量儿童早期发展的书,才逐渐总结出外婆到底好在哪里,以及如何把這种“好”应用到育儿当中去。
小时候外婆和我唱过很多童谣,讲过很多故事,牵着我的手逛过很多次菜市场,很多次陪我坐在老屋的屋檐下——她择菜,我看雨。
虽然她没有说出来过,但我知道:她喜欢和我在一起。
“高质量陪伴”是个热门词,很多职场爸爸、职场妈妈经常琢磨着,下班后要怎么抓紧时间高质量陪孩子,把这段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讲绘本、唱儿歌、学英语轮流进行,生怕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早教启蒙。但高质量陪伴的前提,是先和孩子之间发生连接和共鸣;具体做些什么,只是它的形式。
所以,眼神交流,拥抱依偎,认真听孩子说完话,这些才是高质量陪伴的精髓。
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大多模糊了。印象深的是每次去外婆家,推开门走进去,她看见我时慈爱的眼神。她只是说一句“你来了”,然后就发自内心喜悦地看着我。我觉得,她真正“看到”了我。
那几秒钟,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瞬间充满存在感,让孩子知道“我让人高兴”。
我从来没有听外婆说过:“你怎么这胆小?”“这么动作慢?“这么不听话?”尽管这三个特点,我,包括很多孩子,小时候多少都有。
没有系统学习育儿知识前,我只觉得真正被接纳是一种感觉,但并不知道具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后来,我知道了这样一个简单原则:
孩子做错事时,只谈论行为,不批判人格;
做得对时,不仅表扬行为,也要赞美人格。
比如我把豆子洒得一地都是时,外婆会说:哎哟,豆子洒了(谈论行为),我们来打扫干净吧。
等我和她一起打扫干净,她会说,打扫得真好(谈论行为),真是个爱帮忙的孩子(赞美人格)。
很多时候我们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给他贴上标签、扣上帽子,却没有意识到:某些行为反映了孩子天生的气质,很难改变;某些行为则可能是暂时的,不代表孩子本身的样子。
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急于评判甚至批判孩子是“怎样怎样的人”,等于在强化“错误”的行为。因为幼儿对事实和表象常常是分不清的,你告诉孩子他是谁,他很可能就会为谁。
要让孩子自尊、自爱、自强,唯一的方法是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个人,把他的行为和他的人分开来看待。
这一点,我妈妈也继承了外婆的观念。记得读幼儿园时,我想看阳台上的兰花。因为够不着,就搭小板凳去拿,不小心摔破了一盆。妈妈不但没发火,还笑着拿出相机来拍照留念。
那一刻,她看见的,是一个好奇、会想办法的孩子。而我看见的,则是一个完全接纳我的母亲。
外婆陪我做了很多看上去无用,但是有趣的事情。比如抬一张小板凳,陪我在门口看蚂蚁搬家;捡来地上掉落的桑葚和酸石榴,放在簸箕里给我观察(后来发现蒙特梭利教室里,经常有这样的“自然课”);或者用竹叶折成小船,放进小溪里,目送它远去。
做这些“无用”的事情时,外婆总是笑眯眯的。这表示她很喜欢和我这样打发时间。
我们无法陪孩子一生,更无法确保孩子人生中不会遇到低谷。奔三的年纪,绕了地球半圈,我也逐渐意识到人生漫长,常常峰回路转。多背几个单词,考几个证书,成不了人生赢家;只有发自内心的愉快、保留一颗有趣的童心,才能帮我们时时抗击无聊和低落。良好的情绪,是第一生产力。
外婆是苏宝出生那年去世的。很遗憾她没有见过苏宝,更没有见过二女儿果子。
但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她家的平房,那个小小的门口。记得下着暴雨的夏夜,外婆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时,身上淡淡的硫磺皂香。
很幸运童年里能有她。外婆,是我一生的育儿启示录。
作者介绍:小小苏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现居纽约。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小苏” 扫二维码可关注。
孩子喜欢怎样的父母呢?如何既有威严,又贴近他心灵?
今天两篇文章带来的答案是:育儿应该是回归和顺应天性。
“人的童年可以比作夏天,它转瞬即逝,但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它带来的温暖回忆,可以给你力量,支撑你去直面今后人生中寒冷的日子。”
当孩子成年后想起童年,可以获得温暖,有力量的感受,应该就是育儿最大的成就之一了——外婆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
女儿苏宝出生后,我经常试图去寻找外婆当年做法的理论依据。读了大量儿童早期发展的书,才逐渐总结出外婆到底好在哪里,以及如何把這种“好”应用到育儿当中去。
喜欢和我在一起,
不论一起做什么都行
小时候外婆和我唱过很多童谣,讲过很多故事,牵着我的手逛过很多次菜市场,很多次陪我坐在老屋的屋檐下——她择菜,我看雨。
虽然她没有说出来过,但我知道:她喜欢和我在一起。
“高质量陪伴”是个热门词,很多职场爸爸、职场妈妈经常琢磨着,下班后要怎么抓紧时间高质量陪孩子,把这段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讲绘本、唱儿歌、学英语轮流进行,生怕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早教启蒙。但高质量陪伴的前提,是先和孩子之间发生连接和共鸣;具体做些什么,只是它的形式。
所以,眼神交流,拥抱依偎,认真听孩子说完话,这些才是高质量陪伴的精髓。
无条件接纳我这个人,
将我和我的行为分开
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大多模糊了。印象深的是每次去外婆家,推开门走进去,她看见我时慈爱的眼神。她只是说一句“你来了”,然后就发自内心喜悦地看着我。我觉得,她真正“看到”了我。
那几秒钟,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瞬间充满存在感,让孩子知道“我让人高兴”。
我从来没有听外婆说过:“你怎么这胆小?”“这么动作慢?“这么不听话?”尽管这三个特点,我,包括很多孩子,小时候多少都有。
没有系统学习育儿知识前,我只觉得真正被接纳是一种感觉,但并不知道具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后来,我知道了这样一个简单原则:
孩子做错事时,只谈论行为,不批判人格;
做得对时,不仅表扬行为,也要赞美人格。
比如我把豆子洒得一地都是时,外婆会说:哎哟,豆子洒了(谈论行为),我们来打扫干净吧。
等我和她一起打扫干净,她会说,打扫得真好(谈论行为),真是个爱帮忙的孩子(赞美人格)。
很多时候我们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给他贴上标签、扣上帽子,却没有意识到:某些行为反映了孩子天生的气质,很难改变;某些行为则可能是暂时的,不代表孩子本身的样子。
不管属于哪种情况,急于评判甚至批判孩子是“怎样怎样的人”,等于在强化“错误”的行为。因为幼儿对事实和表象常常是分不清的,你告诉孩子他是谁,他很可能就会为谁。
要让孩子自尊、自爱、自强,唯一的方法是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个人,把他的行为和他的人分开来看待。
这一点,我妈妈也继承了外婆的观念。记得读幼儿园时,我想看阳台上的兰花。因为够不着,就搭小板凳去拿,不小心摔破了一盆。妈妈不但没发火,还笑着拿出相机来拍照留念。
那一刻,她看见的,是一个好奇、会想办法的孩子。而我看见的,则是一个完全接纳我的母亲。
和我一起做很多事情,
无用但是有趣
外婆陪我做了很多看上去无用,但是有趣的事情。比如抬一张小板凳,陪我在门口看蚂蚁搬家;捡来地上掉落的桑葚和酸石榴,放在簸箕里给我观察(后来发现蒙特梭利教室里,经常有这样的“自然课”);或者用竹叶折成小船,放进小溪里,目送它远去。
做这些“无用”的事情时,外婆总是笑眯眯的。这表示她很喜欢和我这样打发时间。
我们无法陪孩子一生,更无法确保孩子人生中不会遇到低谷。奔三的年纪,绕了地球半圈,我也逐渐意识到人生漫长,常常峰回路转。多背几个单词,考几个证书,成不了人生赢家;只有发自内心的愉快、保留一颗有趣的童心,才能帮我们时时抗击无聊和低落。良好的情绪,是第一生产力。
外婆是苏宝出生那年去世的。很遗憾她没有见过苏宝,更没有见过二女儿果子。
但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她家的平房,那个小小的门口。记得下着暴雨的夏夜,外婆摇着蒲扇为我驱赶蚊虫时,身上淡淡的硫磺皂香。
很幸运童年里能有她。外婆,是我一生的育儿启示录。
作者介绍:小小苏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现居纽约。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小苏” 扫二维码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