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多校区办学,合并型高校格局的形成。这必然会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探索该类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我国相关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合并 教师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合并类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1.1 师生关系紧张
合并后的高校,有些教师要去另外的校区授课,虽然目前是信息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互动,但是仍然代替不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教师上完课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或者居住地方,仅仅依靠上课的一两个小时,课下师生见面的机会又太少,造成师生的互动性较差,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另一方面教师经常往返远途,对教师的体力是一个挑战,这也造成了他们对异地办学的抵触情绪,授课也是草草了事,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1.2 师师间关系紧张
首先,先前强校的教师对弱校的教师存在偏见,认为弱校的教师在资历、职称等方面都略逊一筹,却能借高校合并之机进入强校;其次,弱校的教师在合并后,由于其教学水平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判断,容易产生压力、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再者,有的院校并而不合,仍然各自为政,“独联体”式的院校也个别存在,造成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都会坚持原来自己学校的制度和习惯,造成教师间的关系紧张。
1.3 师资队伍数量增多,但水平下降
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通过不同形式整合在一起,师资总量增多了,但师资总体水平却呈下降趋势。一是高学历教师比例下降。合并之后,虽然引进了人才,但由于全校教师基数增多,高学历教师比例呈下趋势,如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降低;二是专任教师比例降低。合并之前,各高校都有一些冗员。合并之后,原有的专任教师被分流或者被调离,学校规模扩大了,招的学生数量多了,自然高校专任教师的比例就下降了。
1.4 教师角色生存的状态和位置堪忧
高校合并后学校会依据新建大学的办学目标调整结构,确立学科发展方向,重新进行定位。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对象变化了。合并之后,原本属于各层次学校的教师,现在要面向高一个层次的学生授课,有不少教师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因此在教学上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第二,先前的优越感消失。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院校合并后弱校教师在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上远远落后。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很难有测定的标准和实证反映,在暂时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角色迷失,丧失自信。第三,注重学术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差、教育观念的变化,仅凭单一的学科知识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而要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并把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就要关注学科发展的动态,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对原来没有多少科研要求的教师难度较大。
2 针对问题的对策
2.1 归属感的增强是教师工作生活的前提
第一,就学校方面来说,作为学校新一任的管理阶层应充分重视高校合并后教师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如建立心理培训机构或者聘请专家来进行讲座等,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关注教师的生活需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在教务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层面切实制定符合师生共同进步的规章,使得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找到心理的归属感。第二,就教师个人来说,“既来之,则安之”,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处理与新同事或领导之间的关系,不能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首先,用乐观的心态应对困难,由“别人要我干什么”,变成“我要干什么”。其次,由于教师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易形成人际交往的有限性和自我封闭性,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最后,教师应以理智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对待个人境遇变迁,恰当地为自己定位,避免用非理性的完美主义来衡量自己和苛求自己。2.2 学校信息网的建设是师生沟通交流纽带
多数高校仅仅把校园网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台,忽视了内容和资源的建设。怎样把分散的校区连接起来,建立起一个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共享和充分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可以将优秀的论文、课件、教材发布在微博或者学校的公共主页上,让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学术上的交流和沟通。再者,学校可以在校园网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和邮箱,由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最后,学校可以与教师协商,每个星期抽出一个下午或上午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提出对本学科学习的看法和意见,并通过讨论找出理想的解决措施。
2.3 岗位津贴和激励机制建设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动力
学校领导人性化的管理,创造一个民主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一方面,通过个人业绩、教学科研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待遇,设立专门的绩效工资和补贴,而且分配重点向教学科研骨干倾斜,使骨干教师的待遇得到显著提高,强化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提升弱势学科,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原则,让所有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有利于教师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
2.4 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高校合并以后,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流的高等学府,就必须意识到提高教师再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大对教师能力的培训力度。第一,学校可以选派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到一流高校学习,再者邀请海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及科研指导,发扬学校的优势学科,积极建设那些二级学科,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第二,从普遍提高学历层次入手。以前教授的学历只是专科,现在可能是本科,这也就迫使教师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可以提高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观摩,假期培训班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三,客观评价教师。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培训委员会,定期开展优质课选拔活动,可以把讲课内容拍成视频,课下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客观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过程和效果,制定新的学习培训方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
关键词 高校合并 教师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合并类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1.1 师生关系紧张
合并后的高校,有些教师要去另外的校区授课,虽然目前是信息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互动,但是仍然代替不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教师上完课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场所或者居住地方,仅仅依靠上课的一两个小时,课下师生见面的机会又太少,造成师生的互动性较差,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另一方面教师经常往返远途,对教师的体力是一个挑战,这也造成了他们对异地办学的抵触情绪,授课也是草草了事,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1.2 师师间关系紧张
首先,先前强校的教师对弱校的教师存在偏见,认为弱校的教师在资历、职称等方面都略逊一筹,却能借高校合并之机进入强校;其次,弱校的教师在合并后,由于其教学水平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判断,容易产生压力、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再者,有的院校并而不合,仍然各自为政,“独联体”式的院校也个别存在,造成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都会坚持原来自己学校的制度和习惯,造成教师间的关系紧张。
1.3 师资队伍数量增多,但水平下降
来自不同院校的教师通过不同形式整合在一起,师资总量增多了,但师资总体水平却呈下降趋势。一是高学历教师比例下降。合并之后,虽然引进了人才,但由于全校教师基数增多,高学历教师比例呈下趋势,如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降低;二是专任教师比例降低。合并之前,各高校都有一些冗员。合并之后,原有的专任教师被分流或者被调离,学校规模扩大了,招的学生数量多了,自然高校专任教师的比例就下降了。
1.4 教师角色生存的状态和位置堪忧
高校合并后学校会依据新建大学的办学目标调整结构,确立学科发展方向,重新进行定位。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对象变化了。合并之后,原本属于各层次学校的教师,现在要面向高一个层次的学生授课,有不少教师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因此在教学上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第二,先前的优越感消失。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院校合并后弱校教师在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上远远落后。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很难有测定的标准和实证反映,在暂时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角色迷失,丧失自信。第三,注重学术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差、教育观念的变化,仅凭单一的学科知识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而要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并把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就要关注学科发展的动态,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对原来没有多少科研要求的教师难度较大。
2 针对问题的对策
2.1 归属感的增强是教师工作生活的前提
第一,就学校方面来说,作为学校新一任的管理阶层应充分重视高校合并后教师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如建立心理培训机构或者聘请专家来进行讲座等,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关注教师的生活需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在教务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层面切实制定符合师生共同进步的规章,使得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找到心理的归属感。第二,就教师个人来说,“既来之,则安之”,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处理与新同事或领导之间的关系,不能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首先,用乐观的心态应对困难,由“别人要我干什么”,变成“我要干什么”。其次,由于教师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易形成人际交往的有限性和自我封闭性,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最后,教师应以理智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对待个人境遇变迁,恰当地为自己定位,避免用非理性的完美主义来衡量自己和苛求自己。2.2 学校信息网的建设是师生沟通交流纽带
多数高校仅仅把校园网作为一个信息的发布台,忽视了内容和资源的建设。怎样把分散的校区连接起来,建立起一个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共享和充分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可以将优秀的论文、课件、教材发布在微博或者学校的公共主页上,让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学术上的交流和沟通。再者,学校可以在校园网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和邮箱,由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最后,学校可以与教师协商,每个星期抽出一个下午或上午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提出对本学科学习的看法和意见,并通过讨论找出理想的解决措施。
2.3 岗位津贴和激励机制建设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动力
学校领导人性化的管理,创造一个民主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一方面,通过个人业绩、教学科研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待遇,设立专门的绩效工资和补贴,而且分配重点向教学科研骨干倾斜,使骨干教师的待遇得到显著提高,强化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提升弱势学科,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原则,让所有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有利于教师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
2.4 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高校合并以后,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流的高等学府,就必须意识到提高教师再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大对教师能力的培训力度。第一,学校可以选派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到一流高校学习,再者邀请海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及科研指导,发扬学校的优势学科,积极建设那些二级学科,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第二,从普遍提高学历层次入手。以前教授的学历只是专科,现在可能是本科,这也就迫使教师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校可以提高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观摩,假期培训班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三,客观评价教师。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培训委员会,定期开展优质课选拔活动,可以把讲课内容拍成视频,课下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客观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过程和效果,制定新的学习培训方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