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言语实践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那么,如何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多读多背,广撷博采
  任何出类拔萃的写作者,首先必须是永不间断、长于吸收的阅读者。“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中这17个字,也精辟地诠释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真谛: 他们通过读书,获取新的语言信息,然后加以领悟,储存进自己的脑海里,等到需要交际、表达的时候,就从语言仓库中提取。因此,不断地朗读、感悟、背诵、积累是表达运用的前提。
  一般来说,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语言实践方式。教师在处理这种体裁的文本时,尽量不讲或精讲,组织学生展开多种方式的读书活动。比如:引读、范读、自由读、同桌读,比赛读……在读的过程中,传授学生一些读书、积累的方式,或梳理脉络,或抓关键词记忆……例如,在引领积累《九寨沟》第三段语言时,先帮助学生理清层次,找出描写了几种景物,然后找出相关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迅速把握文本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优美的散文,在积累时要让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与用词的精当,促进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会,引起情感的共鸣,对文本中的重点部分、关键词句要咬文嚼字,要引领学生细心品悟,领会遣词造句的精妙。在理解中积累语言。例如,《荷花》一课第二段的那个“冒”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荷花的活力,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换词、表演动作等方式体会用词的精妙。又如《西湖》第二段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体会文本描绘的“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何等的精妙。
  二、 多说多写,迁移运用
  教师应凭借教材,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言语环境,让学生积累的语言得到积极运用,在运用中得到巩固、提升与创新。具体可以这样做:
  1. 在模拟情境中练习说、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上,一定要在练习、运用上下功夫。就像数学课一样,学完了例题接下来应该做几道习题。语文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运用到说、写上。
  例如,在教学《赶海》第三段时,我出示了海滩情境图,还将一些海底动物的图片贴出,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赶海时捕获“战利品”的情景,然后进行情境说话练习,学生兴趣盎然,说得灵动有趣,仿佛身临其境,比如:“我蹑手蹑脚地向一块岩石靠近,呀,一只小海龟正躲在后面探头探脑呢!我以迅雷不及掩耳‘啪’一下,罩在我的神手金钟
  罩下。”
  2.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中寻找说、写的契机
  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仍是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是其他课所不能代替的。因此,语文课的实践能力训练,绝不能游离于言语实践训练之外。课标指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言语实践活动,只有在“情动”之时才会“辞发”。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主人公受到残酷惩罚那段时,我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宙斯的残忍、刑罚的惨无人道,升腾起对主人公的深深同情,再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假如你来到这座山下,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在想象中再现主人公受到摧残时身心俱裂的惨烈情景,在想象说话中练习言语表达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3. 在语言重组中练习说、写
  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说、写能力的培养,从内容到形式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运用重新组合课文语言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训练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比如,《军神》第一段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的紧急状况,可以让学生抓住这些要素,改变叙述顺序与方式,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二两段后,抓住这两段中已经理解的重点词,进行情境重组说话。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很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
  4. 在迁移、模仿中练习说、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一篇篇语言精炼优美的课文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蓝本。教师应敏锐地抓住文本语境,创设各种言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与书面语言的练习。或模仿文本表达句式,或模仿文本构段方式……
  比如,在教完《庐山的云雾》最后一段,可让学生模仿写: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就变成了(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或者是模仿这段总分构段方式,描绘一处景色。
  另外,复述课文、根据词汇描述情境等也是很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方式。总之,在组织言语实践活动时,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写独练或结合练。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镇华圻小学)
其他文献
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精彩、有效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目标追求。幼儿园科学教学同样也应追求其精彩、有效。正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老师对教材理解深度不够,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教学方法策略不完善,缺少教学的适切性,导致教学效度比较低。纵观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精彩有效呢?我想,提高教学的适切性是关键。于是,我们试图从研究同一科学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有效实施入手,引领教师深入、细致
期刊
亲子阅读从孩子未入学就可以开始,它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起步非常关键。待到孩子入学后,很大部分的阅读仍然是在家里落实的,也有很多孩子的阅读经常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以下就亲子阅读给出建议,以便家长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做更有效的护航。  一、 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  1. 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  气氛最理想的亲子阅读当属家长有固定时间陪孩子阅读,与孩子交流阅读的体会,帮助孩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的兴趣。要注意
期刊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建构者。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启迪幼儿智慧,帮助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是打开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大门的钥匙,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那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如何投放科学操作探索的材料,才能有效维持
期刊
一、 低年级学生要不要预习?  对这个问题,一线语文老师的看法不一。有的老师认为,预习固然重要,却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重点是学习汉语拼音和识字写字,即便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形同虚设,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这一学习过程。也有的老师认为,二下是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期,应有意识地在二年级进行预习习惯培养,不可轻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培养过程适度,此学习过程亦可在
期刊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中,当除得的商的末尾出现0时,学生往往会将0漏写。笔者在教学中使出一招,改变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颇见良效。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人教版《数学》将该内容编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商末尾有0”的情形安排在例6,兹录如下:  苏教版《数学》将此内容编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并没有就“商末尾有0”的除法单独设置例题,而是在教学完“商中间有0”的除法之后
期刊
作为美丽学校行动之一的“美丽课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美丽的课堂”,这个“美丽”,更应该解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从而解释为“使课堂美丽”,而“课堂”,也可以拓展它的概念内涵,不仅仅是指课堂。暨阳实验小学一年多来一直在试着用“易简生本”理念,努力使课堂让老师和学生都明显地感觉到变“美丽”起来。“易简生本”理念,用易于让人理解,易于让人跟随的方法,大量地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表现,而把时间尽可能让位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窗口,更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近年来,我校把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地域特点,我们构建了以“追求和美人生,打造生命底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一、 以“和”引领,用先进的理念文化规划学校发展  仁和镇地处洪泽湖东岸,白马湖西畔。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先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统一设郡县属东海
期刊
和谐是思想深邃的老人,他从历史走来——  早在几百年前,教育界就响起了“和谐”的声音。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杨·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 他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是充满理性的思想者,他在今天迈步——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和谐”的注解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
期刊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各种良好习惯逐步形成的阶段。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我认为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等。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
期刊
学习动力是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由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动力系统,对学习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的作用。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力量。它由学生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构成。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及内外因素互动作用的影响。  2010年9月,我对班级45名学生进行了口头调查,共得到有效回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