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教育教学,减负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呢?个人认为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是唯一的方法。那么,如何去做呢?我认为,首先得认清语文工具性的本质,然后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突破口,让课堂的45分钟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有效的识字设计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这一基础中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用两种方法去实施识字教学。
1.汉字造字法中的形旁表意功能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其中形声字占总字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正确掌握形声字是掌握并理解字词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学习“祈祷”、“蹒跚”这些“衣字旁”、“足字旁”的汉字的形旁的表意功能时,我告诉学生们:“衣字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脚有关的意义。学生们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后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了。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实施循环记忆法
首先,我将新学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进行片段描写,并让他们不断地读,既读自己的,也读其他同学的。这样,在多读多练中,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大脑对这些汉字产生反复刺激,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其次,让新学的汉字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出现一次,使学生有规律地反复识记这些已学过的生字,这样,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
只要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字词,他们就能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
二、有效的朗读设计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朗读环节,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便于他们理解课文。我的朗读方法是:朗读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并用的方法,除通常的赛读、评价打分式的朗读外,还要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冰心、当作盲孩子、甚至当作被关在笼中的华南虎……去亲临亲历,深入体会,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以此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朗读效果明显,学习热情也必然高涨。
三、有效的内容分析设计
在课堂主体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用不同的提问形式进行教学。比如,采用学生自己质疑的形式,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几个问题,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提问,与书本零距离接触,这既能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部分问题还可以采用法庭辩论的形式,辩论法的合理使用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进程中,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为了说服对方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都会寻求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并以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长久的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得到极大地提高。
当然,以上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效果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实际效果。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一、有效的识字设计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这一基础中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用两种方法去实施识字教学。
1.汉字造字法中的形旁表意功能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其中形声字占总字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正确掌握形声字是掌握并理解字词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学习“祈祷”、“蹒跚”这些“衣字旁”、“足字旁”的汉字的形旁的表意功能时,我告诉学生们:“衣字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脚有关的意义。学生们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后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了。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实施循环记忆法
首先,我将新学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进行片段描写,并让他们不断地读,既读自己的,也读其他同学的。这样,在多读多练中,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大脑对这些汉字产生反复刺激,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其次,让新学的汉字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出现一次,使学生有规律地反复识记这些已学过的生字,这样,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
只要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字词,他们就能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
二、有效的朗读设计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朗读环节,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便于他们理解课文。我的朗读方法是:朗读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并用的方法,除通常的赛读、评价打分式的朗读外,还要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冰心、当作盲孩子、甚至当作被关在笼中的华南虎……去亲临亲历,深入体会,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以此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朗读效果明显,学习热情也必然高涨。
三、有效的内容分析设计
在课堂主体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用不同的提问形式进行教学。比如,采用学生自己质疑的形式,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几个问题,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提问,与书本零距离接触,这既能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部分问题还可以采用法庭辩论的形式,辩论法的合理使用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辩论进程中,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为了说服对方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都会寻求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并以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长久的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得到极大地提高。
当然,以上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效果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实际效果。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