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抱怨学生课堂上或无精打采,或启而不发,或不知所云,却很少反思自己上课是否因激情不足、语言乏味而导致学生兴味索然。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不仅要有感染学生情绪的激情,更要有点燃学生激情的技巧。只有让激情自始至终在课堂上飞,学生才能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扎扎实实。刘月红老师在执教《天路》一课时激情四射,让我感触颇深。
一、激情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有自信才有激情。刘老师的自信体现在她一开始就以神采飞扬、自信满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受到感染,精神为之一振。(师:“同学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跋山涉水,敢问路在何方?可《西游记》毕竟是个神话,现实中的天路在哪儿?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青藏铁路这条天路去叩问它,探寻它。”)老师目光生辉、表情丰富,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委婉动听的导语拉开了这节课的帷幕,把在座的人一下子带到探寻天路的神秘的意境中,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直接影响着教室的气氛,不但为此节课奠定了独具一格的情感基调,也为下一步引领学生潇洒自如地游刃于课堂阅读新天地而蓄足了势,铆足了劲。
二、激情点拨 “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刘老师不乏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她没有滔滔不绝地条分缕析,也没有矫揉造作地展示演技,她的全部激情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如教学第2节歌词时,刘老师让学生齐读后适时点拨:藏族人民为什么急切盼望修建一条铁路?
生:因为他们长期与内地隔绝,希望到北京或其他地方看看。
生:因为他们想把家乡的特产运到远方去卖,也把远方的物产运回家乡。
生:有了铁路,得心脏病的小朋友到北京去治病更方便。
……
师:(深情地)是呀,对于藏民来说,路就是希望,就是健康,就是幸福。所以他们的心情才如此——
生:(齐呼)急切,迫切
师:那就让我们用急切、迫切的心情读这一小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有激情的点拨,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内在的智慧,激活学生潜藏的情感。课堂不再是一幕大包大揽的独角戏,而是一个思维灵光碰撞的平台,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盛会,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会和润泽。
三、激情朗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被感情支配的人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刘老师深谙此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巧妙地变换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读得绘声绘色,读得有滋有味。
如:整体感知诗文时她让学生自由读,或自学生字新词,或读通文本,或质疑,或批注,或请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读诗文时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既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读书,提高阅读效率,又避免学生进入阅读误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品词析句时她让学生抓住不同点比较读。(师:默读2.4小节,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有两个词语不一样,第2小节中的“盼望”体现了藏族人民急切盼望的心情,第4小节中的“看到”体现了藏族人民无比激动高兴欣慰的心情)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当学生有疑难,不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神奇的路时,她让学生联系资料读,从资料中丰富感知。她还采用了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等,读法很多,巧妙各异,反复而不单调,实在而不浮华。学生在读中感悟,悟中再读,乐此不疲。琅琅的书声此起彼伏,大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四、激情延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节语文课即将结束,老师的激情不能因课毕而停止,应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加以延续、升华。刘老师在课的最后就是这样处理的。
师:认识了这条神奇的路,大家一定有了许多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拿起笔写上两句。
(写后交流)
生:这是一条爱心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生:这是一条团结路,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生:这是一条发展路,是一条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巨龙。
生:这是一条幸福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学生的拓展练笔,张扬个性,飞扬情思,激扬文字。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是发自内心最深刻的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呀。
师总结:写得太好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愿这条天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韩红的《天路》歌声骤起,师生情不自禁同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
一、激情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有自信才有激情。刘老师的自信体现在她一开始就以神采飞扬、自信满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受到感染,精神为之一振。(师:“同学们,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跋山涉水,敢问路在何方?可《西游记》毕竟是个神话,现实中的天路在哪儿?这节课就让我们踏着青藏铁路这条天路去叩问它,探寻它。”)老师目光生辉、表情丰富,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委婉动听的导语拉开了这节课的帷幕,把在座的人一下子带到探寻天路的神秘的意境中,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直接影响着教室的气氛,不但为此节课奠定了独具一格的情感基调,也为下一步引领学生潇洒自如地游刃于课堂阅读新天地而蓄足了势,铆足了劲。
二、激情点拨 “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刘老师不乏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她没有滔滔不绝地条分缕析,也没有矫揉造作地展示演技,她的全部激情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如教学第2节歌词时,刘老师让学生齐读后适时点拨:藏族人民为什么急切盼望修建一条铁路?
生:因为他们长期与内地隔绝,希望到北京或其他地方看看。
生:因为他们想把家乡的特产运到远方去卖,也把远方的物产运回家乡。
生:有了铁路,得心脏病的小朋友到北京去治病更方便。
……
师:(深情地)是呀,对于藏民来说,路就是希望,就是健康,就是幸福。所以他们的心情才如此——
生:(齐呼)急切,迫切
师:那就让我们用急切、迫切的心情读这一小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有激情的点拨,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内在的智慧,激活学生潜藏的情感。课堂不再是一幕大包大揽的独角戏,而是一个思维灵光碰撞的平台,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盛会,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会和润泽。
三、激情朗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被感情支配的人能使人们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刘老师深谙此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巧妙地变换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读得绘声绘色,读得有滋有味。
如:整体感知诗文时她让学生自由读,或自学生字新词,或读通文本,或质疑,或批注,或请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读诗文时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既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读书,提高阅读效率,又避免学生进入阅读误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品词析句时她让学生抓住不同点比较读。(师:默读2.4小节,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有两个词语不一样,第2小节中的“盼望”体现了藏族人民急切盼望的心情,第4小节中的“看到”体现了藏族人民无比激动高兴欣慰的心情)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当学生有疑难,不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神奇的路时,她让学生联系资料读,从资料中丰富感知。她还采用了指名读、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等,读法很多,巧妙各异,反复而不单调,实在而不浮华。学生在读中感悟,悟中再读,乐此不疲。琅琅的书声此起彼伏,大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四、激情延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节语文课即将结束,老师的激情不能因课毕而停止,应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加以延续、升华。刘老师在课的最后就是这样处理的。
师:认识了这条神奇的路,大家一定有了许多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拿起笔写上两句。
(写后交流)
生:这是一条爱心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生:这是一条团结路,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生:这是一条发展路,是一条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巨龙。
生:这是一条幸福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学生的拓展练笔,张扬个性,飞扬情思,激扬文字。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是发自内心最深刻的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呀。
师总结:写得太好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愿这条天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韩红的《天路》歌声骤起,师生情不自禁同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