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财会通讯·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经历数十载,报业集团出现也已13年,且处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把报业集团做大做强是报业集团的发展问题,而且是带有决定性、长期性、全局性的发展战略问题。1990年~2007年,我国报纸种数从1444种增加到1938种,增长了33.8%(数据来源:中国出版网)。2008年,报纸广告经营额为342.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48亿元,增长8.79%,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3.60%(数据来源: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我国报业集团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其总体状况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真正能在传媒发展中起到“旗舰”作用、能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独树一帜的报业集团还为数甚少,甚至有的报业集团连自身的经营都面临重重困难。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报业集团特殊的背景下,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其财务进行有效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对我国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在分析产生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且可行的对策。纵观国内外有关报业的研究文献中,鲜有对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现阶段关于报业集团研究的这一不足之处,且可以对当今报业集团发展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一、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报纸数量不断增长、报业品种不断丰富、报纸版数不断增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纸的数量一直处在不断增长之中。1978年,我国仅有报纸178种,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经历了两次办报高潮,据统计1980年~1985年,每两天就有一家新的报纸问世,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二次办报高潮兴起,到1996年,报纸总数达到20多年来的最高峰2163种,以后,随着国家对报纸结构与数量的调控,报纸总数有所减少,但基本稳定在2000余份左右,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报纸总数为1938种。自1990年到2007年为止,我国报纸种数增长了约34.21%,平均期印数增长了40%左右,总印数增长了107%,总印张与折合用纸量增长了8倍多。2007年报业稳步增长势头良好,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21种,省级报纸830种,地市级报纸872种,县级报纸15种,报纸总印数438.7亿份,总印张167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78.7亿元,总印数增加了6%,总印张增加了1%,定价总金额增加了10.7%,全国报业集团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平均每个报业集团实现增加值2亿元,平均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了2.7%。全国44家报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亿元,资产总额合计554亿元,利润总额合计26.5亿元。我国报业在地域的分布上也不太平衡,偏远地区拥有报纸数明显少于沿海发达地区。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在逐步加重。报纸的广告客户生产厂商将面临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双重压力,这将迫使其压缩开支,导致广告投放的减少。各地报纸的广告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明显出现下滑。房地产广告是许多报纸广告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次金融危机将使本来就下滑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报纸的房地产广告大大减少。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安定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短期来看,报纸的主要压力是阶段性的危机所导致的,但长期来看,报业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挑战,而且,报纸产业自身也存在诸多管理危机。我国报业广告收入已经进入缓慢增长期。
  (二)上市报业集团一般统计性描述 2008年我国上市报业集团表现较差,全年跌幅在67.76%左右,EPS在0.286左右,市盈率约36.2。具体如表1、表2所示。
  二、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研究方法描述假设在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报业集团公司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报业集团的整体财务情况。于是,将沪深两市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分为两个比较组:组A,我国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对报业集团进行控股的股份公司(见表3);组B:我国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对传媒产业进行控股的股份公司(见表4)。
  (二)报业集团筹资渠道窄,资金运用能力差通过对上市报业集团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资本主要靠自有资金筹集,少有债务融资,且债务融资中使用较多的是短期借款。从表5中可以看出整个传媒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都不高,组A为1%左右,组B为4%左右,远远低于我国工业资产负债率57.48%(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同时,报业集团短期借款较多,数量大,可以看出组A短期借款在负债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组B。这说明,我国报业集团的主要筹资渠道是自有资金,外部融资主要靠短期借款,资本结构欠佳。资金的运用不太合理,未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组A存在大量的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也比组B高。另外,组A也存在大量的应付款项,占流动负债的比率要远远高于组B。报业集团在存在大量应付款项的同时拥有过多应收款项,这就为企业资金链安全埋下了隐患。综合而言,我国报业集团筹资能力差,资本机构欠佳,资金运用能力较弱,资金政策过于保守。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报业集团自身存在“事业性质,企业化经营”的特殊身份,以及采编和经营相分离的经营模式造成其上市后,资本运营不太灵活,融资渠道较窄,资金政策较为保守。另外,报业集团自身的组织结构较为庞杂,长期经营混乱,关联方交易较多,造成大量的应收款与应付款项,为资金链安全埋下隐患。对于报业集团而言,广告收入要远远大于发行收入,为了扩大收入,企业不惜在广告业务方面进行赊销,产生了大量的应收款项,致使企业可用现金减少,流转资金吃紧,产生大量应付款项。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三)报业集团成本、费用高 通过组A与组B进行数据比较发现(表6、表7),组A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组B要缓慢的多,其成本占收入比重也要大的多。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的增长比组B快,财务费用增长比组B慢。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整个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其速度不及传媒行业中一些高速增长的部门。由于整个新闻纸价格的上涨,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成本的不断攀升,所以从数字上来看,其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就较大。销售费用增长比传媒行业整体水平快是因为对报业集团而言,报纸的广告、采编、印刷成本都可以控制,但发行成本难以控制,致使销售费用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整个行业水平。其很少用债权融资,所以财务费用较少,财务费用的增长速率也较小。
  (四)报业集团现金流弱,忽视现金流管理通过表9的内容反映出组A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要低于整个组B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组A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净现金流要小于组B。这是由于我国报业集团经营过程中较多使用赊销方式,产生大量应收款与应付款项,造成现金流短缺。从整个企业财务安全角度考虑,我国报业集团财务管理现金流管理薄弱。
  三、报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解决途径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创新型的投融资机制 报业集团改革曾有一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思想的萌芽,也对报业集团的经济组织制度进行过改革探索,遗憾的是未有大的成果。目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大趋势下,报业应当总结历史经验,梳理自身的发展思路,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报业集团产权问题和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此外,报业集团应建立创新型的投融资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后续支持。对于一些经过市场摔打、度过了创业期的企业,报业集团的资金扶持,无疑是其快速成长的一大利器。但这种投资或扶持,带有明显的风险投资性质,在报业集团的旧有体制和机制下,操作上有很大障碍和困难。而且,即便按旧体制操作得通,也极易造成“长官意志”高于“市场判断原则”的弊端。报业集团应考虑建立一套创新型的投融资体制来适应全员创业的新形势。
  (二)建立报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控制成本、费用 改变粗放式经营模式,规范报纸市场竞争,提高内容和服务质量。坚持控制与激励相结合原则和财务制度控制与行政控制相结合原则,使用财务总监委派制、全面预算管理、和建立财务结算中心等方法控制成本、费用。
  (三)强化现金流管理,建立现金流管理体系 在了解影响报业集团现金流因素的基础上,全面建立现金流管理的控制体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报业集团应以获取的相关信息为基础,客观的进行因素分析和目标分析,使现金流与报业集团发展相适应。才能极大地提高现金流的管理效果。现金流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编制企业现金流预算、进行现金流的日常管理、建立现金流的风险预警系统等内容。现金流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量、流程、流速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如,在现金流流转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提高现金流的流速。
  
  参考文献:
  [1]谭平:《WTO与报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中国报业》2002年第1期。
   [2]白俊仁:《报业集团财务如何集中管理》,《中国报业》2008年第2期。
   [3]郝英:《报业集团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控制》,《中国改革》2003年第7期。
   [4]钟贞麟:《报业集团加强现金流管理初探》,《管理观察》2008年第9期。
  [5]林立春、兰红:《广告财务管理规范》,《新闻前哨》2009年第1期。
  [6]《world Press Trends:Newspapers Are A Growth Business》.www.wan-press.org.
  [7]《Just Published:World Digital Media Trends》.www.wan-pre
  ss.org.
  (编辑余俊娟)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对集群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从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践可以发现,集群的存在并没有完全成为区域经济的带动力量,集群在经过形成、发展时期进入成熟期之后,有些集群并没有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反而出现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减少,产业规模变小,企业间网络分工协作被打破,甚至出现了产业链断裂,集群核心竞争力衰弱,集群的灵活性也随着集群的发展降低,集群的发展受到桎梏,甚
期刊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意在抑制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胀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再度出手。当11月的CPI数据同比增长5.1%,创下年内和26个月以来的新高之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年内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经过此次准备金利率上调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18.8%,创下历史最高。  与过去两年相比,2
期刊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生产经营及资金运用现状出发,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融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当今盈利能力较弱的小火电企业,获得稳定适度的资金源,又显得尤其重要。  H公司是以小火电为主、参股银行、房地产等综合性企业,是央企集团控股的三级单位。近几年H公司融资日渐困难,财务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资金成本较高且数量明显不足。又由于近几年煤
期刊
由于目前房地产项目是采用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单一融资渠道,在银行信贷被收紧之后,房地产企业没有相应的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资金弥补,会造成其严重的贫血。XY公司是杭州的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其子公司衡鑫房地产公司准备对安徽歙县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因此,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为该房地产项目设计一套有效的融资方案是非常迫切及必要的。  一、衡鑫公司融资环境分析  (一)衡鑫公司外部融资环境分析房地产融资是个开放的
期刊
一、高校教育负债的理论依据  高校债务的产生和存在改变了高校作为公益事业不能赤字运转的理论原则,高校通过贷款弥补经费不足的运行方式和机制影响深远,分析高校贷款的理论依据委提出化解债务的财政政策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科尔奈就政府对国有单位不断的救助行为提出了软预算约束概念,其是指经济主体运行的财务后果由政府或者其他机构承担,这会引起经济主体事前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一、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与监管型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简介  (一)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是根据《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由国务院向央属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省国资委和市国资委分别向省属和市属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该监事会向国务院和省市国资委报告,代表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
期刊
一、引言  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现状是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负债结构不尽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长期负债比例低甚至没有长期负债,公司债券更是少见。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上市的中小企业达327家。其中江苏板
期刊
由于我国人口多、社会保障人口基数大,客观要求社会福利保障基金必须长期持续提供大量资金,才能满足保障制度需要。据广州市统计局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5月公布数据,广州市区常住人口数1033.45万人(2009年末),比上年末增加15.25万人,参保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抚养比高达3.8: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替代率仅为38%左右。尤其是今年全国社保关系的顺利接续及参保覆盖面扩大,对广州社保基金客观提出
期刊
一、概述  2006年底,美国的次级债券危机初现。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向全球蔓延和扩散,形成一场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海啸。这次金融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当中,世界经济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显现出来。根据2008年和
期刊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资金是企业经营的瓶颈,而营运资金管理好坏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随着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广泛应用,以渠道理论为基础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拟以金地集团为例,比较传统营运资金管理和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不仅会对企业的流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