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的课改与教学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因材施教
  新课改依然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就是把学生学习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师所面临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体现出来,所有的教法和学法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把教与学的过程转变成一个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共同理解、共同创新的过程。整个过程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性。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毕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也不一样。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一名学生,让他们体验课堂学习的快乐。
  素质教育下的课改体现教育做人和因材施教,知识和个性尊重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是富含人性教育因素的教育,《学记》中所谓“化民成俗”,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都表明了这一点;素质教育强调综合开发人的潜能,它既重视开发人的自然潜能,又重视开发人的社会潜能和精神潜能,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素养的浑然一体,素质教育强调做人的人性实质是教师教育理解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依据
  二、设置课堂教学任务,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新课程鼓励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课堂教学,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强调从“学”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要从注重“教”而转变为指导学生“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参与,获得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加强合作精神,发挥自己的个性,这样就会把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体现出来。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上课,就是师生共同探险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会发现新大陆;每一节课师生都带着好奇心,怀着期待感走进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究,让课堂迈向更具丰富性的内涵境界,让教学充满深刻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从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知识指教师应该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培训对象,构建灵活的、开放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培训模式,把培训分为教学理念、理论知识拓展、教学技能、教研课堂等不同的模块,形成“知识+技能”、“理论+实践”的格局,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校本培训及“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教师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整合教育资源,扩大资源共享
  城市与农村、沿海和内地的教育资源明显存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不现实,但区域性的学校可以交流互动。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给农村学校和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农村教师到城市有特色的学校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各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如师徒结对、案例教学等,以达到教师整体提高的目的,给农村学校带来新的变化。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260万字以上,每年读两三部名著”附录部分还附有阅读推荐的书目,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初中生能真正读完推荐书目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怎样激发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好阅读资源  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学生阅读的主阵地,教室内悬挂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形成良好的读
期刊
句子是文章的细胞,一篇好文章中的每个句子、每一个字词都渗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那些关键语句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到“牵一词(句)而动全文”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一字品读课文,一字拓展作文,有利于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对理解文章内容和训练学生思维及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一字锤炼,千古传诵   文字和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更改一个字,有时也就是改变了作者的情感内涵。《“一字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段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训练占有重要地位。相应在初中语文学科评价体系中,语段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考查占有极大比例。而且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握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
期刊
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中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呢?  一、把语文课变成语文实践课  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这一特殊空间中,不仅是师生之间单纯进行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活动过程,它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期刊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无庸置疑,谁先掌握了它,谁就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完全照搬。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认为这只是偏面之辞。  如果说小学语文课堂是教给学生“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初中语文课堂就应该教给学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学习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围绕文章如何塑造藤野先生这一“伟大”形象梳理课文,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本文
期刊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深有感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找了武夷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小学教师都要面对的,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
期刊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但是怎样引导,引导成功与否,所起的作用也大相径庭。  我们怎样引导呢?  初中阶段的学生,怀着一个颗稚气的童心,对他们所学的以及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美的向往,怎样让他们的世界更生动美好呢?这就要我们下功夫,力争把语文课上的丰富多彩,以下是我上语文课几点的心得:  一、课前充分的准备(吃透教材,根据学生构思教学)  二、
期刊
情感是一种教育动力,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得好,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结合个人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