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从危机中学到了什么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欧盟创立之父让·莫内的智慧,他曾经写道:人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而且通常只会在危机的时候才认识到行动的必要性。
  中欧关系之间有很多讨论主题,可以谈很多内容,本文把重点放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上。我想特别阐述一下从过去五年的经历中反思得出的关键经验教训,以及如何把这些经验教训运用到应对目前的欧债危机上。
  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
  第一,我们从欧元区过去的五年中学到了什么?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教训。
  首先,这次金融危机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金融危机蔓延是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另一个侧面。我们已经了解到,没有一个相称的更深层次金融稳定政策的一体化,而只有一个深层次的金融市场一体化,这样的结构是不稳定的。
  这种潜在的制度脆弱性已被Dirk Schoenmaker教授描述为“金融三元悖论”,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三个目标、欧洲金融市场稳定及各欧元区主权国家银行业监管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这种三元悖论的存在,从欧元区的经验上已经被证实。
  现实中当它发生时,由欧元区核心国家银行主导、流向欧元区边缘国家银行的巨大资金,会导致资本流入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巨大的金融不平衡。当发生像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情况时,这些前期流入的资本就会出逃。这些金融失衡不仅引发当事国内部问题,也蔓延至欧元区的其他地区。
  金融的稳定性,我们已经看到它是一种公共产品(common goods)。这就要求大家共同负有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和一个具备强有力的解决银行问题工具的权威机构,能够化解金融稳定性的问题。
  第二,我们现在知道在一次大的金融经济危机面前,仅靠国家层面应对危机是不够的,欧元区应该在整体层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欧元的设计,起初是假定宏观经济的稳定会自然在国家层面发生,并且自动延伸至更大的欧元区层面。各主权国家政策对本国的独特经济形势做出回应,并且取得本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相应地,在《稳定和增长法案》中规定的欧盟层面的财政紧缩措施,其主要设计目的是防止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保存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从而使得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机制能够在经济下行时自动发挥作用。而且,国家层面的经济冲击被认为是比以往更不重要了,因为欧元刺激了市场一体化,而且这个富有弹性的单一市场能够在冲击之后很快、很容易地实现经济再平衡。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一些国家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它远远超过了这些国家自身吸收冲击的能力。欧元区没有为困难国家提供避免危机蔓延的金融支持机制。在欧元区层面,也没有相应机构能够防止危机国家的政府被本国银行系统拖垮。这就充分说明,仅仅依靠国家层面实现金融稳定功能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第三,我们认识到,整个欧盟经济政策的协调管理,要比危机前预期的更广泛和深入。
  除了主要集中在财政赤字上的预警,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密切监控宏观经济不平衡和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失衡。源于私人经济部门的失衡,被认为是短期的且能被市场力量矫正。
  数据显示,这些做法是远远不够的。1999年和2007年之间,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整体政府负债占GDP比重平均每年下降5.6%。这种改善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经济形势造成的,并不是实际的财政巩固政策的效果。 正如马斯特赫斯特条约所述,成员国应该采取实际财政政策,以令人满意的速度朝着债务GDP占比为60%的目标前进。我们都知道,在某些国家,主权债务的形势远比欧元区平均状况要差。但是,私人部门累积的不平衡还是超过了公共部门的不平衡。
  1999年至2007年,欧盟国家私人部门债务占GDP比例上升了26.8%。同一时期,在经济受影响较大的国家,私人部门债务和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例的累计增长幅度分别如下:葡萄牙,49%和24%;西班牙,75%和35%;爱尔兰,101%和-10%;希腊,217%和4%。2007年危机初起时,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三国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例分别为62.7%、46.4%和26.6%,当时都比欧元区平均水平要低。
  但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整体债务占比的增长,与一些对稳定不利的形势有关,包括资产价格的上升、工资和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丧失。很显然,欧元区需要一个框架来监督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并且已经因为以前没有这样的监督框架而受到伤害。
  对危机的应对措施
  欧洲是怎样把这些教训应用到应对这次危机的政策上的?
  分阶段分析欧洲的应对政策是比较有用的方法。首先,欧洲必须对迫在眉睫的挑战做出回应。所谓迫在眉睫的挑战,是指能够导致市场恐慌和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心理转变的跨国危机。要应对这场正在发生的危机,必须先处理好这个问题。
  其次,欧洲必须对这场危机的系统性做出回应。所谓系统性,是指导致紧急危机出现的根本的经济和制度上的弱点。这一点同样需要解决,从而找到可持续的危机解决方案,避免危机再次出现。
  1.紧急性的挑战。
  要解决紧急性挑战,首先应该在欧盟层面建立危机管理工具。这包括2010年5月的临时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还有最近的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它们的重要性也不该被高估。根据宏观经济调整的强度,如今金融支持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这种安排保持了成员国为自己经济政策负责的核心原则,同时也消除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流动性危机的尾部风险。这部分解决了欧洲没有一个全局性危机吸收者的问题,而没有改变欧元区各国实力的核心均衡问题,打破这些核心均衡是需要修改欧盟各国之间的协议的。这些安排的能力也保证了有足够的救助能力。ESM是一个能够在金融市场上筹集5000亿欧元的永久性金融机构,实际上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活的国际金融机构。
  2.系统性挑战。
  对于这次危机的系统性方面,即导致欧洲本次危机的核心的基础的经济和制度上的挑战,目前有关改革正在两个层面上进行。   成员国采取了内部和外部的大调整,以减少财政和宏观经济的不平衡。令人鼓舞的是,正是这些最脆弱的国家采取了最有深远意义的调整。
  例如在财政方面,自2009年以来,希腊把其主要的结构性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降低了13%,葡萄牙降低了将近7.5%,爱尔兰降低了大约6.5%,西班牙降低了超过4.5%。而欧元区整体该数据降低了2.6%。
  这些国家在加入EMU前十年累积丧失的竞争力也在逐渐恢复。从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单位劳动成本相对欧元区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19%、12%、10%和6%。这些国家的内部再平衡正在进行。
  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也有改善。全面参与EU-IMP项目的三个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大约为8%,低于2008年时的情形,甚至爱尔兰的经常账户即将达到全面平衡甚至有所盈余。这些经常账户的平衡并不仅仅是经济衰退期进口减少造成的,也是出口大幅度增加的结果。例如,自2009年以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出口超过了欧洲平均水平。用以解决本次危机出现原因的另一个基础性改革,是欧元区相关制度架构的加强和完善。
  财政政策管理在几个方面都已加强。最近,25个欧盟成员国签订了《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也叫做《欧洲财政协定》),该协定在本年初开始生效。成员国承诺实施结构平衡的财政政策,并且在自己国内首要立法中引入相应的对财政政策的规定。另外的一些规定也强化了欧洲财政政策管理的框架。其中,作为最后的内容,所谓的“政策两套装”将会极大增加欧元区财政政策纪律。充分实施和遵循这些法则非常重要,这将增加财政政策的可信度,从而降低投资者对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担忧。
  宏观经济政策监管框架缺失问题,是通过创立一个密切监控宏观经济不平衡的程序来实现的,例如监控过度信贷增长和房价的过快增长。此外,一种有关“改革合约”的新观念将在明年得到持续探讨。在这种改革合约中,成员国承诺采取特定措施提高其竞争力,作为回报,能够得到来自欧元区的金融援助。
  3.朝着银行联盟发展。
  但是,最重要的监管进步应该是在欧元区建立一个银行联盟,以解决我在前面提到的“金融三元悖论”。这项工作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将监管责任提高到欧盟层面。
  2012年10月中旬,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部长达成了一致意见,将有关银行监管任务归至欧洲中央银行,并建立单一监管机制的立法框架。这个立法框架预计能够在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有关建立单一监管机制的协议在货币联盟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成员国同意将在欧盟层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银行监管机构,该监管机构将对欧元区成员国、希望加入此单一监管机制的欧盟成员国的所有银行具有监管权力。这些监管权力包括授权、《巴塞尔协议》中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监管、早期干预以及惩罚措施。而且,单一监管机制还将对欧元区整体金融系统和各国单独的金融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负有责任,这是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政策的必要补充。这也是本次危机给我们的教训。
  单一监管机制的建立对货币联盟的运行十分重要。单一监管机制这种独立的超国家的监管体制将有利于恢复金融部门的信心。这将扭转向金融分割发展的方向,防止信息不足导致的存款流出,并将帮助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银行间市场。
  这对统一的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单一监管机制将简化监管,并支持欧盟银行监管主体建立统一的监管规则。这将更好地解决欧洲的系统性风险。
  单一监管机制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朝着银行联盟发展的第一步。第二步即是建立统一决议机制亦即单一清算机制,这是对单一监管机制的必要补充。你们也看到了,欧洲对这些挑战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成员国个体在平衡国内经济方面有所进展,在共同健全欧盟的制度设计方面也有进步。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万万不可在自满上浪费时间。持续的政策措施对于恢复欧元区信心和重启增长潜力非常必要。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减少财政和结构不平衡,同时,金融部门的重组和欧洲制度设计建设也需要同步进行。在这些改革前沿的任何进步,都将对市场发出强烈的信号。
  4.货币政策回应。
  我再稍微谈谈货币政策对本次危机的反应。众所周知,欧盟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在危机面前,欧洲央行对实现价格稳定这一目标的要求和决心从未改变。
  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工具范围拓宽了不少。本次危机严重破坏了货币政策传达机制,导致了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不能在欧元区同步传导。而且,对传导机制的干扰源也在随时间不断变化。所以,随着危机演化,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非标准政策工具:我们采用固定利率、全分配模式提供流动性;大大延长了中央银行信贷的期限,扩大了合格抵押品范围,立即购买了政府债券,并且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
  我们宣布的最后一个政策工具是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 OMT的设计目的是解决对欧元逆转的毫无根据的恐惧,这种恐惧能够扭曲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这种预期的重估价值风险,导致金融市场按国家边界划分,危及欧盟货币政策的单一性和一致性。OMT就是对这种自我加强的负面市场预期的有利阻止,并且成功缓解了前面提到过的很多紧急危机。
  OMT的另一设计目的是保持对审慎经济政策的激励。ECB只会干预满足了某些ESM项目有效条件的国家的政府债券市场,所以这就加强了对我前面提到的系统性挑战的解决力度。OMT能够阻止不良预期,无疑巩固了自2012年8月初ECB决策机构决定创设OMT以来它在市场中的可信度,同时,主权债券的收益率和收益率差额有显著改善。
  结论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五年了,它暴露了欧元区制度建设方面的几个结构性缺陷。然而,欧元区受到的教训促成了政策措施的转化。在应对危机的所有必要方面,欧元区都在做出努力:成员国成功地进行了调整项目措施;金融市场的救助机制得以建立;货币政策为金融部门提供流动性的角色得以实现;成员国更是启动了一个能够深化欧洲一体化和改善货币联盟框架的制度改革的雄伟计划。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欧盟创立之父让·莫内(JEAN MONNET)的智慧,他曾经写道:人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而且通常只会在危机的时候才认识到行动的必要性。
  欧洲国家再一次显示了把欧元打造成为一个成功的单一货币的决心,欧洲国家更加坚定了建立一个共同的、更强势的联盟的政治承诺。
  (本文是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于2013年1月12日在北京的中欧经济学家座谈会的上讲话,版权属于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所有,本文原文为英文,可在欧洲中央银行网站免费浏览。(http://www.ecb.int/press/key/date/2013/html/sp130112.en.html)本文由《中国经济报告》国际编辑李巍翻译并承担法律责任。)
  最重要的监管进步应该是在欧元区建立一个银行联盟。这项工作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将监管责任提高到欧盟层面。第二步即是建立统一决议机制亦即单一清算机制
其他文献
珍妮特·耶伦接替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可谓生不逢时。美联储正处于近代以来危机最深重的时刻之一,它在5月公告中关于可能开始逐步缩小长期资产收购规模的说法,令各国央行大吃一惊,随即引发全球市场抛售。但一些对美国经济利好的消息对金融市场却可能是坏消息。因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基于这类新闻做出的潜在紧缩政策,要比新闻本身更具有重要意义。  然后,上个月美联储推迟撤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市场又迅速兴奋起来。事
期刊
7月19日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表明,中国金融领域新一轮的改革已进入快车道。  此次央行推进的政策,有着强大的社会共识,提速之快超出市场预期,但也被指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基本已在10%以内,取消30%的利率浮动限制水到渠成。  央行的人士则表示,即使是一小步也来之不易。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1-3月全国
期刊
欧洲金融危机自始至今已有六年时间,有必要从千丝万缕的关系中抽丝剥茧,整理成一个简单一维的逻辑关系。欧洲金融危机也是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个更广泛的组成部分,前期由2007年中期市场对美国房地产抵押证券丧失信心和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引起,后期随着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的市场冲击继续发酵。在欧洲内部,关于危机发生的不同原因被人们所认知,包括:不健全的财政政策、结构僵化、生产力效率低、地区宏观经济不平衡
期刊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中国的能源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1980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三倍于同期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当下,中国能源系统正面临着供应安全、经济效率和迅速攀升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这三大挑战。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三大挑战当中恐怕没有一个能够得以化解。  相对
期刊
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银行出问题,那银行的股东和债权人就需要为此付出代价,而纳税人却可以独善其身。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鉴于前几年的一些状况,这个说法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即使如此,在欧盟财长发布了拯救和重组银行的最新决议后,人们对于这类情况又有了新的希望。毕竟,统一所有权和责任将是迈向责任个人化的重要一步,当然也就是解决欧元区重点问题的一个合理方案。最初,责任个人化是由欧盟基本条约的“不救援”条款解决的
期刊
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的形象越来越成为国家实力的基石。中国的形象正处于上升期,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世界各国人民都持正面态度看待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成功,使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或者迟早会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超级大国。中国崛起极大提升了中国企业、中国科研,甚至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形象。  然而,公众对中国实力的看法并不会完全转化为对中国的全面肯定。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就很差。中国的人权记录
期刊
得有多大的力量,才能让这么富饶的地方,在无灾之年的现代社会的孩童,都过上这种痛苦的生活啊十一长假,我在故乡小村边寻访曾经熟悉的植物。  “油树”!  我眼睛一亮,一株胳膊粗的油树,掩映在杂树丛中,树叶碧绿透亮,间或有几张小树叶,呈枣红色,叶子间的枝顶上,过了花期的果蕾收在一起,表明秋天已到。  不过,气温尚暖,油树叶还未显出更为漂亮的红色出来。叶落之前,油树和榉树叶一样,会变成靓丽的红色,与冬青竹
期刊
尽管巴西人喜欢人多热闹,但当100余万名游行抗议者出现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时,巴西人还确实感到十分惊讶。抗议者反对政府为筹办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浪费数十亿公帑,并表达对医疗、教育和社会安全等制度的不满。没有人预料到会有抗议,也没有人想到巴西民众的愤怒和失望之情如此之深。巴西总统、其他政治领袖、媒体、专家、学者、智库分析人士、银行家、商人、外国投资商,甚至是抗议最开始的组织者,都讶异于竟然有如此多
期刊
斯诺登事件对大众传媒来说是一件天赐的礼物,这个事件还在不断地发展。他的个人遭遇和其产生的国际性复杂影响相互交织,提供了大量的新闻话题。这其中包括:为什么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防务雇员会泄密?他去了哪里?接下来又回到什么地方?这件事对他本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对国际关系,例如美俄中之间以及任何为其提供避难的国家又会有什么影响?  “棱镜计划”争议  尽管新闻专题报道越来越多,但媒体似乎已经跟丢了故事
期刊
7月份的国际社会很热闹,斯诺登找不到容身之地;巴西百万人上街游行;肯尼亚新总统要挑战裙带主义。在本期国际版块中,牛津大学教授分析了媒体是如何跟丢斯诺登的。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专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对巴西出现问题的分析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  今年以来,巴西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物价不断上涨。不久前,巴西国内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巴西经济缘何突然放缓?巴西出现局势不稳的原因是什么?就这些问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