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优势 创多维环境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结构制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地区流动和迁徙,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存在群体,其健康成长状况令人担忧。如何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1/24-0074-03
  2018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时,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据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统计,0~16岁的留守儿童约902万人,其中588万儿童在义务教育学校学习。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生活来源,而是缺乏亲情、缺少关爱,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儿童的情感需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身心健康无人关注,极易形成扭曲的人格,更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旭东表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人管教,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感知一些不良信息,更容易感知和加入到身边的不良团体,所以更要及时关注他们的精神狀况以及心理需求。
  一、借力校本课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以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而不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随着心里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一系列残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
  (一)校本课程侧重留守儿童能力的培养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应对压力时便显出更多地退避及幻想,做事任性,对人冷漠,性格内向、孤僻,遇事更加自卑和暴躁,甚至出现一些极端性格。针对留守儿童这些性格特征,校本课程在设计上注意侧重留守儿童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所在地现有的农业特点或地方建筑特色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把留守儿童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分工,以组为单位完成。完成后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并为家乡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样不但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爱国、爱家乡教育又培养了留守儿童的创新能力。
  (二)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动态调整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目前都是短期的,教师可据留守儿童心理动态随时调整校本教材内容。作为开发主体的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学生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在教师的眼里,教师就可根据近期学生的表现开发出适合解决学生心里问题的教材。如给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说说你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怎样解决的,是否需要父母或老师、同学的帮助,从而看出留守儿童近期遇到的问题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对症下药,及时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垫石铺路。
  (三)校本课程设计偏重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校本课程是从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设计的,这样学校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可多偏重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首先,请心理专家定期来校开展讲座,教育留守儿童怎样控制情绪、消除自卑、打开心结、树立自信,融入到班级、学校、社会;其次,请包校民警进校园宣讲法律法规,使留守儿童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双管齐下,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
  二、携手阅读,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素养
  良好的阅读不但可以娱乐身心,丰富其精神世界,还可以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提升其道德品质,有利于留守儿童个性的发展,为其终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创设阅读环境
  每周至少设置一节阅读课,并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制定一套行而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帮助留守儿童提升阅读水平。同时在教室外的走廊处,设置小书橱,一方面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另一方面营造一种书香处处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时时感受到书的存在和阅读的魅力。
  (二)与真实课堂建立联系
  让阅读与留守儿童的真实课堂建立联系,从而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让留守儿童爱上阅读。如在数学课上,让留守儿童通过阅读来理解和领悟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的精准含义,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转化为简洁的生活语言或直观图形,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让留守儿童从中体会到经过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提高留守儿童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留守儿童的自信;语文和英语课上,鼓励留守儿童把阅读后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儿歌、诗歌、小故事等用汉语或英语复述给同学听,老师充当助手,辅助其完成,并对表现突出的留守儿童提出表扬,这样既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和英语水平,又拉近了师生关系,从而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的存在。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
  如名篇诵读会、我与阅读演讲会,阅读随想交流会、优秀读书心得展评、名篇、名句手抄报、名篇续写比赛等形式开展定期测评。这样,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阅读步步深入。让留守儿童知道自己阅读后发生的变化,从而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为其终生发展创造条件。
  三、借力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最大程度的弥补了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空白。
  (一)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需要来设置内容:如选择关于自己制作绘本的课程,用Flash或画笔呈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然后讲给同学、老师听,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并把绘本保存起来,等父母回家时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这样,不仅锻炼了儿童的绘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更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全面帮助留守儿童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
  (二)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这就避免了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上由于担心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预设目标的问题。充足的时间保障,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内容,有利于留守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更有利于留守儿童学习研究的有效开展,以及有效注意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
  (三)依托不同场所,感受关爱
  综合实践活动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程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室外、学校外开展,室外、校外的教学不同于室内教学,它给了农村留守儿童更广阔的环境空间,接触不同人群和新鲜的事物,更多地感受到来自自然的新奇,来自社会的关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帮助孤老、帮助幼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因为被需要,所以有希望。用亲社会行为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家庭以外生活的光亮和生命的温暖,从而为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四)多种形式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是儿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是农村留守儿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终的劳动果实,它记录着农村留守儿童在活动中的点滴成就,从生涩到成熟,从粗糙到完美,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阶段的一个记录。它可以是一个MV,可以是一场活动,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让农村留守儿童看到自己成长的脚印,或平直或歪斜,或清晰或模糊,从而感悟到今后的人生取向,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裘指挥.留守儿童“亲情空洞”问题发生的特殊性及防范[J].中国教育学刊,2016,(5):37~41.
  [2]周   佳.留守儿童社会联结的多重断裂与积极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24~27.
  [3]陈国维.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及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1):65~66.
  [4]段升阳,刘丙元.从个人私利到社会责任:家庭教育社会职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9):39~44.
  [5]赫希·特拉维斯.少年犯罪原因探讨[M].吴宗宪,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1997:94.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把学科课堂作为生涯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是非常必要的。立足学科课堂渗透生涯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适切性原则、无痕迹原则、两条线原则、不干扰原则、系统性原则,是生涯渗透教育需要遵循的五原则。导入环节、情景设计环节、思维拓展环节、总结提升环节、课下实践性作业、课上课下的评价反馈环节都可成为生涯学科渗透的切入点。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学科渗透课;校本
期刊
摘 要:学前儿童数学核心经验是儿童在这一年龄发展阶段中可以获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能力。以幼儿“数运算”为例,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核心经验要点: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组合),而拿走一些物体则使集合变小(分解);可根据数量的属性来进行集合比较,并能根据多、少、相等来进行排序;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可以分成若干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情境故事数学化,给每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教研”是新时代教科研工作的生长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研的深度融合,让“将教科研送到每一位基层教师身边”的美好愿景成为可能。沧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学科组从“以人为本”的高站位,本着“共建·共享·共成长”的原则,积极打造“每周话题”网络教研活动品牌,发挥其对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服务”与“引领”作用,促进基层教师在课改中更好地胜任工作,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每周话
期刊
摘 要:校长负责制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校长全面负责和教职工民主参与共同管理学校事物的一种形式。但在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却未能完全参与学校计划的制定,在教师工资福利和职称评定上没有真正的发言权,这成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将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可以借鉴教师授权理论,通过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授权意识和能力、变革管理方式、构建教师共同体的方式探索校长负责制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有
期刊
摘 要:疫情期间,学校师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网课,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师生信息素养在网课实践中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掌握了线上教育和线上学习的多种技巧和方法。学校根据线上教育实践情况,结合理论分析,重塑相关概念,并以数学“加减乘除”法则及衍生思想为指导、为抓手,在师生群体智慧中,在“加减乘除”法则的具体化、精准化中,构建了混合式教育新模式,使教、学、育三者构成和谐有机的生态,使学校教育步入新的境界。
期刊
摘 要:机器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要加强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通过调查,当前河北省县级及以下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存在教师缺乏、机器人教育的硬件配置良莠不齐、机器人教育教学实效低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及有关部门应以师资、硬件及教学课程等为抓手,促进河北省县级及以下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师资建设;硬件设备;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2018年1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十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对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全国开展试点工作。石家庄市长安区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树立“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由最初的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到最终实现区域性推进发展
期刊
摘 要: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之下,区域教育既面临发展机遇又面临治理挑战,在深度推进内涵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建立U-A-S合作项目,引进大量首都优质教育资源,原有的“教育行政与学校二元管理结构”转型为“大学——教育行政——中小学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结构”,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教育行政部门从专业领域转变自身职能,通过建立自主发展机制、互动柔性机制、结果定向机制等,使得这种全新教育治理理念下的
期刊
摘 要:图画书阅读作为幼儿阅读形式的一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市面上的图画书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谈话法,通过对石家庄市某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的两个中班家长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在为幼儿选择图画书时的偏好,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中班家长选择图画书提出相对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中班家长;图画书;选择偏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当前,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展示各地教育新成果,建立符合学情、适应教师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以服务于基础教育学科,推动课堂教学的快速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一师一课”活动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适应未来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能加快教师间的学科融合力度,更重要的是能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关鍵词:一师一课;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