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那么该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呢?南通市虹桥二小在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情境语文游戏”,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一、“一切为了儿童”启迪开发初衷
实施新课改十几年来,不少学校和一线老师站在新课程的高度去开发、选择、补充、整合教学内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南通市虹桥二小是南通市首批情境教育实验学校,他们非常熟悉李吉林老师以及她的情境教育思想,一直在研究并实践她的情境教育思想。情境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儿童”。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更是运用知识、经验不可替代的场景。因此,怎样创设情境十分重要。情境教育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只有让活动融入课程,儿童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情境语文游戏”选择了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在情感的纽带作用下,儿童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游戏活动顺乎自然地融入语文课程,使语文学习与游戏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皮亚杰的学习心理学同样认为,应把游戏运用于具体教学中,通过游戏发展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小学阶段以规则游戏为主,小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参考带有竞赛性质的群体游戏活动。这不仅易于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与求知欲望,而且,由于这类游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会形成规则意识与认知理性。由于儿童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好奇心较强,热衷于探索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因而在进行游戏时,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开展情境游戏——“句子变变变”的时候,教师先简洁明了地介绍完游戏规则,接着同学之间讨论,请个别听明白游戏规则的同学先开始。为了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其余的同学则会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默默地模仿游戏中的同学。不一会儿,他们也渐渐活跃起来,热情不断高涨。最后,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游戏当中。随着一轮一轮游戏的开展,学生也掌握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一结构。
二、“快乐、高效学习”催生开发策略
“情境语文游戏”坚持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教师通过把整合好的知识寓于游戏情境中,让儿童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体验和感悟,进而反思。游戏情境该怎么创设呢?
1.用游戏中的竞争规则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情境语文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探究心出发,设计有竞争性的游戏情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比如语文课上的诗歌教学游戏,要求孩子在十分钟之内,去搜寻表现酸甜苦辣的古诗句,看哪一组的同学收集得多。第一次收集写甜的古诗词,“看看哪些古诗词里让我们感觉到甜的滋味”,孩子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搜集:快乐是甜的,自然的香甜味道也是甜的,等等。第一次游戏课结束的时候,小组的分界线就会很明显,有的小组会拿很多分,有的小组分数会很低,教师可以安慰并鼓励分数低的学生,这样,学生课后可能会搜集更多的描写酸甜苦辣等人生百味的古诗词。在接下来的这个星期当中,孩子们会自发地去阅读大量的诗词,为下一次冲关做好充分的准备。情境游戏远比逼着孩子去背那些古诗词更有效果。枯燥的古诗词背诵,以竞争性游戏的方式开展,我们会很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改变,他们从被动的学变成了主动的学,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比赛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让“输”的儿童心理不平衡,这时,需要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用艺术元素创设儿童快乐学习的游戏情境。
情境教学主要是运用艺术的直观和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手段创设情境,课程研发中心的老师们在材料准备这一部分时,准备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如一年级下册里有:“有趣的象形字”中的象形文字;“击鼓传花”中的各种形态的鼓;“小动物找家”中的小动物头饰、怪兽头饰等……让原本单调的游戏活动罩上了“美”的情境,儿童一开始就会产生兴趣,跃跃欲试。一旦进入课堂,游戏规则就出现了,儿童在“有趣的象形字”中观察、认识和临摹象形文字,在“击鼓传花”中欣赏各具特色的鼓的同时把握旋律节奏的变化,在“小动物找家”中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这样的游戏能让儿童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即使有的知识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很费力,但通过设计美的游戏情境以后,难度就降低了。儿童被吸引进多彩的情境当中,学习对他们的压迫感也减轻了,他们学得特别轻松,而且特别深入,不知不觉间竟掌握了大量知识和技能,实现了让广大儿童快乐、高效地学习,健康、活泼地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情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3.用网络游戏之树嫁接儿童学习的兴趣。
现在是信息时代,更是网络时代,调查发现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而且许多家长也乐意让孩子偶尔玩会儿网络游戏,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稍作休息。教师们在设计情境游戏时,利用儿童对网络游戏的兴趣,首先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筛选出儿童最喜欢的网络游戏,然后借助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进行创造性地改编。这样,游戏的情境是儿童熟悉的,他们不再困惑于游戏规则,能很快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情境游戏“谁是‘卧底’”就是教师们根据微信上的同名游戏改编而来,课间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这个游戏特别感兴趣,他们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都玩过这个游戏,所以他们很清楚游戏规则。课堂上,教师刚刚分析完游戏规则,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参加游戏,一时间整个课堂欢腾了起来,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效果完全超乎了平时的口语交际课。
三、“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引入课程活水
“情境语文游戏”中游戏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小学生对这门校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实践者。因此,虹桥二小成立了课程研发中心,老师们从语文教材中筛选游戏活动,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不同的车”“谁编的故事最有趣”“我身边的名人(猜猜他是谁)”……这些游戏活动来源于语文教科书,这样,老师们在编写“情境语文游戏”的时候难度小一些,同时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要求。
“情境语文游戏”最直接的获益者是小学生,为了避免老师们仅仅从成人视野开发课程,老师们向小学生征集游戏活动,如:“词语接龙”“交头接耳”“击鼓传花”……这些都是儿童玩过的游戏,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游戏。
除此之外,“情境语文游戏”广泛吸收借鉴网络、报刊、影视资源,纵观“情境语文游戏”的目录,许多情境游戏似曾相识。例如:有个叫“舌尖上的语文”的情境游戏,会让人马上联想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还有“句子变变变”“内容形式连连看”“我爱记歌词”“谁是‘卧底’”等等。
经过一个寒假,教材研发小组编出“情境语文游戏”教材,并正式投入使用。在实施过程中,不断邀请特级教师、行政领导和特邀专家走进情境游戏课堂,了解游戏课程的实战情况。课后大家一起评课、讨论,进一步完善游戏课程;建立家长委员会,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咨询机构和顾问;设立语文学习开放日,让学生家长走进语文课堂;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来校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对校本课程提出中肯的意见。“情境语文游戏”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调动不同的力量,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从而丰富了游戏资源,为课程开发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对当今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具指导意义,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的建构、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各方面,都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内涵。因为她始终立足于儿童,着眼于儿童的发展,致力于为儿童寻求一条快乐高效的学习之路。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一切为了儿童”启迪开发初衷
实施新课改十几年来,不少学校和一线老师站在新课程的高度去开发、选择、补充、整合教学内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南通市虹桥二小是南通市首批情境教育实验学校,他们非常熟悉李吉林老师以及她的情境教育思想,一直在研究并实践她的情境教育思想。情境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儿童”。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情境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更是运用知识、经验不可替代的场景。因此,怎样创设情境十分重要。情境教育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只有让活动融入课程,儿童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情境语文游戏”选择了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在情感的纽带作用下,儿童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游戏活动顺乎自然地融入语文课程,使语文学习与游戏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皮亚杰的学习心理学同样认为,应把游戏运用于具体教学中,通过游戏发展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小学阶段以规则游戏为主,小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参考带有竞赛性质的群体游戏活动。这不仅易于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与求知欲望,而且,由于这类游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会形成规则意识与认知理性。由于儿童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好奇心较强,热衷于探索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因而在进行游戏时,他们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开展情境游戏——“句子变变变”的时候,教师先简洁明了地介绍完游戏规则,接着同学之间讨论,请个别听明白游戏规则的同学先开始。为了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其余的同学则会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默默地模仿游戏中的同学。不一会儿,他们也渐渐活跃起来,热情不断高涨。最后,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游戏当中。随着一轮一轮游戏的开展,学生也掌握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一结构。
二、“快乐、高效学习”催生开发策略
“情境语文游戏”坚持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教师通过把整合好的知识寓于游戏情境中,让儿童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体验和感悟,进而反思。游戏情境该怎么创设呢?
1.用游戏中的竞争规则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情境语文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从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探究心出发,设计有竞争性的游戏情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比如语文课上的诗歌教学游戏,要求孩子在十分钟之内,去搜寻表现酸甜苦辣的古诗句,看哪一组的同学收集得多。第一次收集写甜的古诗词,“看看哪些古诗词里让我们感觉到甜的滋味”,孩子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搜集:快乐是甜的,自然的香甜味道也是甜的,等等。第一次游戏课结束的时候,小组的分界线就会很明显,有的小组会拿很多分,有的小组分数会很低,教师可以安慰并鼓励分数低的学生,这样,学生课后可能会搜集更多的描写酸甜苦辣等人生百味的古诗词。在接下来的这个星期当中,孩子们会自发地去阅读大量的诗词,为下一次冲关做好充分的准备。情境游戏远比逼着孩子去背那些古诗词更有效果。枯燥的古诗词背诵,以竞争性游戏的方式开展,我们会很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改变,他们从被动的学变成了主动的学,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比赛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让“输”的儿童心理不平衡,这时,需要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用艺术元素创设儿童快乐学习的游戏情境。
情境教学主要是运用艺术的直观和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手段创设情境,课程研发中心的老师们在材料准备这一部分时,准备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如一年级下册里有:“有趣的象形字”中的象形文字;“击鼓传花”中的各种形态的鼓;“小动物找家”中的小动物头饰、怪兽头饰等……让原本单调的游戏活动罩上了“美”的情境,儿童一开始就会产生兴趣,跃跃欲试。一旦进入课堂,游戏规则就出现了,儿童在“有趣的象形字”中观察、认识和临摹象形文字,在“击鼓传花”中欣赏各具特色的鼓的同时把握旋律节奏的变化,在“小动物找家”中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这样的游戏能让儿童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即使有的知识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很费力,但通过设计美的游戏情境以后,难度就降低了。儿童被吸引进多彩的情境当中,学习对他们的压迫感也减轻了,他们学得特别轻松,而且特别深入,不知不觉间竟掌握了大量知识和技能,实现了让广大儿童快乐、高效地学习,健康、活泼地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情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3.用网络游戏之树嫁接儿童学习的兴趣。
现在是信息时代,更是网络时代,调查发现小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而且许多家长也乐意让孩子偶尔玩会儿网络游戏,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稍作休息。教师们在设计情境游戏时,利用儿童对网络游戏的兴趣,首先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筛选出儿童最喜欢的网络游戏,然后借助网络游戏的游戏规则进行创造性地改编。这样,游戏的情境是儿童熟悉的,他们不再困惑于游戏规则,能很快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情境游戏“谁是‘卧底’”就是教师们根据微信上的同名游戏改编而来,课间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这个游戏特别感兴趣,他们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都玩过这个游戏,所以他们很清楚游戏规则。课堂上,教师刚刚分析完游戏规则,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参加游戏,一时间整个课堂欢腾了起来,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效果完全超乎了平时的口语交际课。
三、“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引入课程活水
“情境语文游戏”中游戏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小学生对这门校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实践者。因此,虹桥二小成立了课程研发中心,老师们从语文教材中筛选游戏活动,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不同的车”“谁编的故事最有趣”“我身边的名人(猜猜他是谁)”……这些游戏活动来源于语文教科书,这样,老师们在编写“情境语文游戏”的时候难度小一些,同时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要求。
“情境语文游戏”最直接的获益者是小学生,为了避免老师们仅仅从成人视野开发课程,老师们向小学生征集游戏活动,如:“词语接龙”“交头接耳”“击鼓传花”……这些都是儿童玩过的游戏,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游戏。
除此之外,“情境语文游戏”广泛吸收借鉴网络、报刊、影视资源,纵观“情境语文游戏”的目录,许多情境游戏似曾相识。例如:有个叫“舌尖上的语文”的情境游戏,会让人马上联想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还有“句子变变变”“内容形式连连看”“我爱记歌词”“谁是‘卧底’”等等。
经过一个寒假,教材研发小组编出“情境语文游戏”教材,并正式投入使用。在实施过程中,不断邀请特级教师、行政领导和特邀专家走进情境游戏课堂,了解游戏课程的实战情况。课后大家一起评课、讨论,进一步完善游戏课程;建立家长委员会,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咨询机构和顾问;设立语文学习开放日,让学生家长走进语文课堂;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来校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对校本课程提出中肯的意见。“情境语文游戏”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调动不同的力量,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从而丰富了游戏资源,为课程开发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对当今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具指导意义,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内容的建构、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各方面,都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内涵。因为她始终立足于儿童,着眼于儿童的发展,致力于为儿童寻求一条快乐高效的学习之路。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