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策略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对学生本身的成长,还是促进我国教育事 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教学策略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益,是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提高实验有效性的策略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 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 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从而提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那么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上好化学第一课对初中学生而言影响重大。比如,教师在进行第一节化学课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面写着:学好化学。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布满欢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向上飞?” “ 假如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向上飞呢?” 。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使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具有什么性质的药物治疗?森林火灾如何预防?等等。在学生面前不断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永不满足,不断进取。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训练,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比如在初中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知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不变)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然后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在密闭的容器中放入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的气体再用澄清的石灰水吸收,观察变化前后质量是否相等) “学生讨论,启发思考”“交流表达,拓展迁移”(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正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得以成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经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实验、思考、分析后,从而得出质量守恒的规律 。
  四、提倡绿色实验
  在人们的脑海中,一般提起化学实验,就会产生污染的意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化学实验完 全可以实现无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实验有了质的飞跃。绿色化学的概念被提出来,一种新型的、无污染的、绿色的实验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其核心内容是在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有害的物质,获得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好参与反应的每个因子,采取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创设一个没有环境污染的理想实验教学方法。当然,由于受经济水平等各种原因的限制,在我国 初中化学教学中完全实现绿色无污染还需要时间,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 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志刚.对化学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雪山中学)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眼干症状的发病原因、特点及对策。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脑梗死患者210例,分析脑梗死后眼干症状的发病率、部位及时间。结果在210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眼干症状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重点、难点。特别是中学生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阅读量少,视野不开阔,生活经历贫乏,表达能力较差,因此作文教学尤为重要。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一、克服畏难情绪;二、正面引导,激发兴趣;三、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选取素材;四、富有艺术性,激励性的评语。  【关键词】提高 学生 写作能力  一、克服畏难情绪  当前,畏惧作文是
<正>大大小小的商业项目正在谋划着自己的地铁梦商业!商圈!商机!所谓"在商言商",因地铁开通而来的"商事",自然也逃不出商家的火眼金睛。在城市建设蓝图上,地铁除了在投资修建
【目的】了解磷脂酰肌醇三激酶(PI3-K)在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12例正常
民生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通常地表现在民众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等最基本的生活方面。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笔者运用芪参胶囊配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
收录范中林运用姜(生姜、干姜、炮姜等)、桂(桂枝、肉桂等)、附(制附子、生附子、乌头等)的医案共58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范中林运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使用比例、配伍、加减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时,正逢中东地区发生剧烈动荡、亟需恢复政治经济秩序、谋求发展之时。阿拉伯媒体"一带一路"报道
目的 观察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输卵管通液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