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110综放采煤工作面由于自燃火灾封闭,经采用以压注液态二氧化碳为主的综合灭火措施、抽取闭内气体分析后,对3110封闭火区进行了探险,通过侦察结果,提前启封了工作面,大大缩短了封闭时间,快速的恢复了正常生产,减少了损失和不利影响,为今后类似情况的处理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封闭火区;探险;经验
中图分类号:TD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272-01
1 引言
3110综放采煤工作面因煤炭自燃发火自5月31日封闭之后,采取了压注二氧化碳等灭火措施。为尽快启封投入生产,必须掌握封闭区内灭火情况,为此于6月9日请矿山救护队进入封闭区内探险,检测启封条件是否达到。
2 3110工作面封闭前形势
3110工作面面长127米,采用“U”型通风方式, 3月16日调试生产,3110工作面双侧孤岛,两巷留设的煤柱压裂后造成两侧采空区漏风,由于采煤运输需要采用上行通风,同时因为安全隐患停止推进22天,工作面两切眼合茬停止推进一周,补切眼沿底板掘进导致的大量顶煤被遗入老塘,给两巷隅角和切眼遗煤氧化积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条件。至5月26日开始,工作面CO浓度升高较快,随后自然发火形势逐渐严峻,29日晚,3#架后出现冒烟,通过采取在进风隅角处直接注水灭火,并加大皮带巷CO2管路压注流量,在次日早晨,工作面曾一度好转。31日早班进风隅角又出现烟雾,在打开艾格劳尼闭时发现闭里2米至15米范围内有明火出现。为有效遏制工作面自然发火,5月31日对3110工作面进行了封闭灭火。
3 工作面封闭后采取的灭火措施及所取得效果
工作面于5月31日中班完成两巷封闭工作,利用封闭前敷设的惰性气体释放口向采空区内大流量压注高浓度低温CO2,充分惰化封闭区,降低采空区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截止至6月7日13时,工作面共压注液态高浓度CO2约279吨,具体灭火效果,通过束管抽取气样监测分析情况见表一:
以上取样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工作面自然发火形势得到有效控制,氧气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CO浓度明显降低,CO2 充满采空区并稳定存在。
为尽快启封并投入生产,于6月9日请矿山救护队来矿进入封闭区内探险,检测启封条件是否具备。
4 探险主要目的和内容
本次探险为锁风探险,由矿山救护大队执行。主要目的是要探查工作面内的情况,根据探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的启封方案。重点探查密闭内各种气体浓度,1#架至3#架的后部等火点是否熄灭,其它地点是否存在高温点,支架是否有压死、泄液等情况。
5 探险方案措施确定的注意事项
5.1探险时要确保现有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各类通风设施完好;各类通风设施的调整、风机的开停必须报告总工程师、调度室同意。
5.2侦察探险队员从3110皮带道快速密闭防爆门进入,进入后立即将防爆门封闭严密,尽量减少漏风供氧,各类监测设备确保完好可靠。
5.3侦察探险队员进入密闭内后,要认真探查面内有无高温点及冒烟点,如出现高温点及冒烟点,记录清晰并和封闭前高温点对比,以便决定启封后的针对性防灭火措施。
5.4检查工作面内支架及单体支撑情况,发现支架高压管路损坏导致支架自动泄液、单体泄液失去支护强度,及时记录以便启封后整改。
5.5探险完毕后,及时把快速密闭防火门关严,确保启封前采空区的密闭效果
6 探险经过及侦察的情况
救护队在6月9日9:20分到达现场,9:50分6名救护队员全副装备打开快速防火密闭门进入封闭区,于10:16分安全撤出,侦察的情况如下:
6.1封闭区内烟雾已消除,视线清晰良好。
6.2未发现高温点,但封闭区内温度仍较高,在32℃左右。
6.3现场检测封闭区气体浓度为:O2为3.2%,CO2为53.2%,CO为576ppm,C2H4为35ppm。
6.4封閉区内无积水冒顶现象。
6.5支架设备有少量锈蚀,支架无泄液、无其它损坏。
6.6现场采制了气样,上井经色谱分析,O2为3.2636%,CO2为57.2413%,CO为597ppm,C2H4为41ppm。
7 工作面启封
经组织专家分析,高温火点已消除,决定启封恢复生产。启封注意事项:
7.1由矿山救护队将两巷快速封闭防爆门打开,同时破除两巷密闭。
7.2利用全风压逐步恢复工作面正常通风。
7.3恢复通风施工前,3110工作面回风系统内,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停止一切无关的其它工作。
7.4在进入排放气体区域的所有巷道入口处,派专人设置警戒,严禁任何救护队以外人员停留在排放气体区域。
7.5排放气体期间,在矿山救护队的监护下,在联络巷与31皮下交叉点随时监测回风流气体变化情况,针对气体浓度决定工作面恢复通风的进度。
8 恢复生产情况
工作面启封后,通过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生产工作逐渐正常。重点加强了以下工作管理:
8.1两隅角封堵进一步加强,挡风帘吊挂进一步严密,端头挂网处铺设风筒。
8.2两隅角浮煤压注凝胶进一步加强,采用了高位压注。
8.3启封后,继续采取开区压注二氧化碳1月,之后改为压注惰气。
8.4 32采区通风设施较多,加强管理;回风隅角均压风机不经允许,不得人为任意开停。
8.5做好煤机等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降低过断层时生产事故率。
8.6加强放煤管理,提高煤炭回收率。
8.7确实做好煤层注水工作,注惰泡、注N2、注CO2、注凝胶四位一体,协调配合,保证工作面防灭火效果。
9 经验分析
9.1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压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良好,灭火迅速。在火灾的初期要及时封闭,之后,大剂量压注液态二氧化碳一周,即可能熄灭火点并迅速使温度下降。
9.2快速密闭防火门在临时封闭火区探险工作中有较好的适用性。避免了常规密闭启封时的破闭、之后的砌磊工作,同时快速的开启、关闭,减少了封闭区的漏风,为后期启封后的防灭火提供了良好基础。
9.3探险侦察检测得出的温度仍较高,虽然火点已熄灭,如不启封,由于是封闭区,封闭火区内热交换条件受限,温度将缓慢回降数月,才可正常。同样,如不启封,CO、C2H4等标志气体将在封闭区内不易逸出,只能在封闭区内发生缓慢反应消耗,持续数月才可回落正常。
9.4此案例可以说明,如生产接续紧张,在火灾初期及时封闭后,大剂量压注液态二氧化碳一周即可开展探险侦察,确定是否具备启封条件。尽快的恢复生产,对于矿井的经济效益和人员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封闭火区;探险;经验
中图分类号:TD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272-01
1 引言
3110综放采煤工作面因煤炭自燃发火自5月31日封闭之后,采取了压注二氧化碳等灭火措施。为尽快启封投入生产,必须掌握封闭区内灭火情况,为此于6月9日请矿山救护队进入封闭区内探险,检测启封条件是否达到。
2 3110工作面封闭前形势
3110工作面面长127米,采用“U”型通风方式, 3月16日调试生产,3110工作面双侧孤岛,两巷留设的煤柱压裂后造成两侧采空区漏风,由于采煤运输需要采用上行通风,同时因为安全隐患停止推进22天,工作面两切眼合茬停止推进一周,补切眼沿底板掘进导致的大量顶煤被遗入老塘,给两巷隅角和切眼遗煤氧化积热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条件。至5月26日开始,工作面CO浓度升高较快,随后自然发火形势逐渐严峻,29日晚,3#架后出现冒烟,通过采取在进风隅角处直接注水灭火,并加大皮带巷CO2管路压注流量,在次日早晨,工作面曾一度好转。31日早班进风隅角又出现烟雾,在打开艾格劳尼闭时发现闭里2米至15米范围内有明火出现。为有效遏制工作面自然发火,5月31日对3110工作面进行了封闭灭火。
3 工作面封闭后采取的灭火措施及所取得效果
工作面于5月31日中班完成两巷封闭工作,利用封闭前敷设的惰性气体释放口向采空区内大流量压注高浓度低温CO2,充分惰化封闭区,降低采空区内温度及氧气浓度。截止至6月7日13时,工作面共压注液态高浓度CO2约279吨,具体灭火效果,通过束管抽取气样监测分析情况见表一:
以上取样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工作面自然发火形势得到有效控制,氧气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CO浓度明显降低,CO2 充满采空区并稳定存在。
为尽快启封并投入生产,于6月9日请矿山救护队来矿进入封闭区内探险,检测启封条件是否具备。
4 探险主要目的和内容
本次探险为锁风探险,由矿山救护大队执行。主要目的是要探查工作面内的情况,根据探查结果再决定下一步的启封方案。重点探查密闭内各种气体浓度,1#架至3#架的后部等火点是否熄灭,其它地点是否存在高温点,支架是否有压死、泄液等情况。
5 探险方案措施确定的注意事项
5.1探险时要确保现有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各类通风设施完好;各类通风设施的调整、风机的开停必须报告总工程师、调度室同意。
5.2侦察探险队员从3110皮带道快速密闭防爆门进入,进入后立即将防爆门封闭严密,尽量减少漏风供氧,各类监测设备确保完好可靠。
5.3侦察探险队员进入密闭内后,要认真探查面内有无高温点及冒烟点,如出现高温点及冒烟点,记录清晰并和封闭前高温点对比,以便决定启封后的针对性防灭火措施。
5.4检查工作面内支架及单体支撑情况,发现支架高压管路损坏导致支架自动泄液、单体泄液失去支护强度,及时记录以便启封后整改。
5.5探险完毕后,及时把快速密闭防火门关严,确保启封前采空区的密闭效果
6 探险经过及侦察的情况
救护队在6月9日9:20分到达现场,9:50分6名救护队员全副装备打开快速防火密闭门进入封闭区,于10:16分安全撤出,侦察的情况如下:
6.1封闭区内烟雾已消除,视线清晰良好。
6.2未发现高温点,但封闭区内温度仍较高,在32℃左右。
6.3现场检测封闭区气体浓度为:O2为3.2%,CO2为53.2%,CO为576ppm,C2H4为35ppm。
6.4封閉区内无积水冒顶现象。
6.5支架设备有少量锈蚀,支架无泄液、无其它损坏。
6.6现场采制了气样,上井经色谱分析,O2为3.2636%,CO2为57.2413%,CO为597ppm,C2H4为41ppm。
7 工作面启封
经组织专家分析,高温火点已消除,决定启封恢复生产。启封注意事项:
7.1由矿山救护队将两巷快速封闭防爆门打开,同时破除两巷密闭。
7.2利用全风压逐步恢复工作面正常通风。
7.3恢复通风施工前,3110工作面回风系统内,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停止一切无关的其它工作。
7.4在进入排放气体区域的所有巷道入口处,派专人设置警戒,严禁任何救护队以外人员停留在排放气体区域。
7.5排放气体期间,在矿山救护队的监护下,在联络巷与31皮下交叉点随时监测回风流气体变化情况,针对气体浓度决定工作面恢复通风的进度。
8 恢复生产情况
工作面启封后,通过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生产工作逐渐正常。重点加强了以下工作管理:
8.1两隅角封堵进一步加强,挡风帘吊挂进一步严密,端头挂网处铺设风筒。
8.2两隅角浮煤压注凝胶进一步加强,采用了高位压注。
8.3启封后,继续采取开区压注二氧化碳1月,之后改为压注惰气。
8.4 32采区通风设施较多,加强管理;回风隅角均压风机不经允许,不得人为任意开停。
8.5做好煤机等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降低过断层时生产事故率。
8.6加强放煤管理,提高煤炭回收率。
8.7确实做好煤层注水工作,注惰泡、注N2、注CO2、注凝胶四位一体,协调配合,保证工作面防灭火效果。
9 经验分析
9.1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压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良好,灭火迅速。在火灾的初期要及时封闭,之后,大剂量压注液态二氧化碳一周,即可能熄灭火点并迅速使温度下降。
9.2快速密闭防火门在临时封闭火区探险工作中有较好的适用性。避免了常规密闭启封时的破闭、之后的砌磊工作,同时快速的开启、关闭,减少了封闭区的漏风,为后期启封后的防灭火提供了良好基础。
9.3探险侦察检测得出的温度仍较高,虽然火点已熄灭,如不启封,由于是封闭区,封闭火区内热交换条件受限,温度将缓慢回降数月,才可正常。同样,如不启封,CO、C2H4等标志气体将在封闭区内不易逸出,只能在封闭区内发生缓慢反应消耗,持续数月才可回落正常。
9.4此案例可以说明,如生产接续紧张,在火灾初期及时封闭后,大剂量压注液态二氧化碳一周即可开展探险侦察,确定是否具备启封条件。尽快的恢复生产,对于矿井的经济效益和人员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