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电影不是因低成本而诞生的,它的精髓,是用拍电影的方法讲述故事,把情感浓缩在一点来打动人心,适应这个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2012年春节期间,百事《把乐带回家》的短片,把微电影营销推向了高潮。这部不到10分钟的短片,集中了张国立,古天乐等6大明星,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借春节团圆的文化大势,巧妙地将百事可乐、乐事等产品,语带双关地寓“乐”于“乐”,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从传播形式看,人们对它也产生了异议:除了时长不到10分钟外,这还是一部微电影吗?
虽然业内对微电影尚无标准定义,但微电影脱离不了它的“微”。“微”时间:作品时间短、便于网络传播与观看;“微”投资:30万~50万元的成本便足以完成制作;“微”传播:放到网上自然浏览,病毒营销,传播费用几乎为零。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乐带回家》显然不够“微”——6位明星的身价自不必说,广告的拍摄水平,制作费用必然不菲。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单纯放到网上,让人们自然浏览和转发,而是通过电视广告、平面宣传、线下活动结合网络推广,全覆盖、立体式地全社会传播。作为食品饮料业巨头、全球媒体的重要客户之一,百事春节期间策划的这一轮投放,哪里是“微”传播,简直是铺天盖地。
微电影在去年风生水起,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一新的营销模式。除成本较低,企业借此营销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为市场注入了资金活水的原因外,微电影制作进入门槛低,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个人工作室,甚至发烧网友,都可以扑腾进来一显身手,也为内容的百花齐放提供了智力和活力支持。而视频网站的兴起和竞争,则为此提供了平台。
但最为根本的一点是,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到来,在资本、智力和传播平台都不再是瓶颈的情况下,受众的关注度——“注意力”,成为传播链条中的最稀缺的资源。微电影从一开始就携带着网络的基因:题材贴近网民、片子时间短、便于转发传播……这一切,不光是为了节约成本,更是为了适应传播规律,直抵受众内心,寻求情感共鸣,从而抓住网民的眼球。
这样回过头来看百事的《把乐带回家》,它还是一部微电影,只是发生了嬗变。微电影不是因低成本而诞生的,它的精髓,是用拍电影的方法讲述故事,把情感浓缩在一点来打动人心,适应这个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微电影可以低成本,但高成本运作,并不违反它的精神,只不过是抬高了竞争的门槛。
事实上,对微电影这一论断,也可以推及对微博等工具的传播分析。微博初生时,因其制作发布快捷,使用和推广门槛低,被草根阶层引为自媒体。但不到3年时间,精英潮、企业潮、政府潮一波波涌入微博,这个因低使用成本、低技术门槛而为草根所迅速接纳的媒体,现在已经成为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宠儿。而它们拥有电视台、广播、报纸和杂志,何苦还来微博与草根争夺这话语平台?事实上,它们看上的不是运营微博的低成本,而是这里的人气。
而微博的人气,正与微电影一脉同生。低门槛、低成本、方便快捷只是表象,微博的精髓,在于它契合了这个时代人们真实而自由地表达情感的需求。无论是微博公关,还是微博营销,甚至包括微运营,如果不看到这点,不了解微传播的嬗变,在这上面做事,恐怕要吃隔靴搔痒的苦头。
2012年春节期间,百事《把乐带回家》的短片,把微电影营销推向了高潮。这部不到10分钟的短片,集中了张国立,古天乐等6大明星,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借春节团圆的文化大势,巧妙地将百事可乐、乐事等产品,语带双关地寓“乐”于“乐”,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从传播形式看,人们对它也产生了异议:除了时长不到10分钟外,这还是一部微电影吗?
虽然业内对微电影尚无标准定义,但微电影脱离不了它的“微”。“微”时间:作品时间短、便于网络传播与观看;“微”投资:30万~50万元的成本便足以完成制作;“微”传播:放到网上自然浏览,病毒营销,传播费用几乎为零。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乐带回家》显然不够“微”——6位明星的身价自不必说,广告的拍摄水平,制作费用必然不菲。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单纯放到网上,让人们自然浏览和转发,而是通过电视广告、平面宣传、线下活动结合网络推广,全覆盖、立体式地全社会传播。作为食品饮料业巨头、全球媒体的重要客户之一,百事春节期间策划的这一轮投放,哪里是“微”传播,简直是铺天盖地。
微电影在去年风生水起,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一新的营销模式。除成本较低,企业借此营销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为市场注入了资金活水的原因外,微电影制作进入门槛低,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个人工作室,甚至发烧网友,都可以扑腾进来一显身手,也为内容的百花齐放提供了智力和活力支持。而视频网站的兴起和竞争,则为此提供了平台。
但最为根本的一点是,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到来,在资本、智力和传播平台都不再是瓶颈的情况下,受众的关注度——“注意力”,成为传播链条中的最稀缺的资源。微电影从一开始就携带着网络的基因:题材贴近网民、片子时间短、便于转发传播……这一切,不光是为了节约成本,更是为了适应传播规律,直抵受众内心,寻求情感共鸣,从而抓住网民的眼球。
这样回过头来看百事的《把乐带回家》,它还是一部微电影,只是发生了嬗变。微电影不是因低成本而诞生的,它的精髓,是用拍电影的方法讲述故事,把情感浓缩在一点来打动人心,适应这个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微电影可以低成本,但高成本运作,并不违反它的精神,只不过是抬高了竞争的门槛。
事实上,对微电影这一论断,也可以推及对微博等工具的传播分析。微博初生时,因其制作发布快捷,使用和推广门槛低,被草根阶层引为自媒体。但不到3年时间,精英潮、企业潮、政府潮一波波涌入微博,这个因低使用成本、低技术门槛而为草根所迅速接纳的媒体,现在已经成为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宠儿。而它们拥有电视台、广播、报纸和杂志,何苦还来微博与草根争夺这话语平台?事实上,它们看上的不是运营微博的低成本,而是这里的人气。
而微博的人气,正与微电影一脉同生。低门槛、低成本、方便快捷只是表象,微博的精髓,在于它契合了这个时代人们真实而自由地表达情感的需求。无论是微博公关,还是微博营销,甚至包括微运营,如果不看到这点,不了解微传播的嬗变,在这上面做事,恐怕要吃隔靴搔痒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