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缺乏基本的思维训练,不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缺少深度学习的关联性、针对性训练。提升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与思维课堂势在必行。笔者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情景任务训练,促进运用思维的深度;个性拓展训练,促进探究思维的深度;信息获取训练,促进概括思维的深度。思维训练探究,提升了深度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思维训练;深度学习;策略
一.背景
1.核心素养提升的需要,深度学习与思维课堂势在必行。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并能学以致用。而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整体性视角,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强调创新思维能力。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如文综全国Ⅱ卷37题第(4)小题,通过设置开放性任务,要求考生能够围绕滑雪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强调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努力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深度学习的关联性、针对性训练。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包括古今综合、中外综合、地理历史思想品德学科的综合等等。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
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不重视,缺乏积极性。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进度和难度,没有注意到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缺乏深度学习的发生。也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较少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联性训练和针对性训练。所以思维课堂势在必行。
二.界定
何谓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调动人的内在潜力。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他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独立思考等形式展开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思维课堂的五个环节包括激活旧知、任务驱动、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学以致用等。思维课堂不是说课堂上要五个环节都包含,而是要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策略
1.情景任务训练,促进运用思维的深度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要有用自己的身体、头脑和心灵去模拟地、简约地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聚焦细节,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和质疑的能力。
比如在上《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时,我一开始还是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但是要求学生按照地理方位去找出秦汉时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生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按照历史学科的学习结构(也就是历史五要素)进行圈画。然后请四位同学按地理方位进行板书主要历史事件。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有意义的任务。这里其实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即史地结合。接下来的课堂就围绕他们的板书展开。北方地区,主要是秦朝、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秦朝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干什么用呢?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那是因为北方的匈奴强大起来了,侵扰中原地区边境。汉初几十年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为什么还要送大量的珠宝等财物给匈奴呢?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那是刘邦白登之围的后遗症。到了汉武帝时期,三击匈奴,从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基本解除。到了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和亲。再到東汉时匈奴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被击败,西迁;南匈奴与汉立盟友好。接着老师把这些史实的简要概括放到一个年代尺上,学生再来思考秦汉与匈奴之间关系的变化,形成一个整体性思考。于是得出“秦汉与匈奴之间和、战相间”。这就是思维课堂中的建构过程。而画年代尺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即激活旧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匈奴与汉朝之间的关系,老师再请学生思考,前一阶段的“和亲”与后一阶段的“和亲”有什么异同?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统一认识“汉初国力弱所以只能屈辱地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所以主动出击匈奴,战胜后的和亲是平等互利的和亲”。讲完北方地区再来看西部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张骞出使西域。说完史实,老师追问“为什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中途被匈奴扣押而第二次出使西域却顺利通过呢?”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教材,发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也就是“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夺回了河西走廊”,而这也就是三击匈奴中的第二次,所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很顺利。把历史事件写在黑板上,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地添加关键词如“匈奴西迁”,一个箭头画向西部。学生在老师讲到张骞出使西域中途被押时就有人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奥……”。老师通过板书使学生模拟地简约地经历了秦汉时期的一些事情,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的脉络,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再现,而是联想地结构地去学习,对老师对学生都是运用思维的深度学习和实践。
2.个性拓展训练,促进探究思维的深度
传统的大量纸笔训练和题海战术存在不少弊端,如注重大量题目的训练而缺少方法的提炼,注重知识的反复巩固而缺少核心素养的提升等,不少初中生因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而忽视了对解题方法的提炼,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传统纸笔训练的弊端,我校教研组创造性地设计了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值得探究的话题,通过史料查询、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对学习的延伸性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以学校九年级备课组为例。在复习课《秦朝》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焚书坑儒是不是只有坏处?”,于是老师创造性得将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们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课本中一边倒的批判性问题进行探究。
最终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是统一国家的基础,对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但焚书坑儒同样限制了人们思想,造成了文化缺失。秦始皇的做法过于残暴,造成了反效果,使社会动荡不安引起人民不满。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的反面例子可参照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封建时期的君王统治,思想统一是必须需要的,但应怀柔政策,像秦始皇这样过于残忍,最终只会使人民反抗。
可见通过针对性的拓展性作业入手,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鼓励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开拓解题思路,从而促进了探究思维的深度。
3.信息获取训练,促进概括思维的深度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这对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和作业批改过程中,我们难免发现,文字量较大的材料分析题和文言文类型的题目成为不少学生的困难所在,且不少学生认为影响其答题速度和正确率的重要因素是对无法对无关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排除,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是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为了重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文字概括能力、无效信息的排除能力。七八年级可按照备课组计划每周开设大阅读课程,选择相应的学科书籍供学生集体阅读。以七年级备课组为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初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质,选择了一本书作为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阅读的主体材料,《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唐晓峰著,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月版)。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备课组评价反馈的有机结合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大阅读课程的开展,不少学生的阅读速度有所提升,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有所增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提升解题技巧的关键。以八年级朱老师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一课中特别关注对学生材料阅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方法指导。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也掌握了材料分析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再以九年级朱老师的《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一课为例,本节课在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局势时,特地让学生绘制了漫画与图表材料,并在介绍民族工业的发展现状时加入了文字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同的材料形式,在阅读时让学生总结归纳不同材料的阅读方法,及时提供各种材料的读法小提示,从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讲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时,渗透唯物史观,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问题。
在学习孙中山早年革命事迹时选用史地结合的方法,在地图上加以呈现,不仅渗透了地图学习方法,也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对孙中山的早年革命之路加以认识。在分析孙中山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原因时,采用地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孙中山先生人生当中最大的两次转变,也更凸显了他的国际视野,以及西方思想对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体现了史地综合的特点。
四.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深度学习》中指出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成长从“提高解答试题能力”转向“解决问题能力”,进而转向“做事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景中,在有意义的开放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强调思路方法的建构、打破与重构。正因如此我校提出了思维课堂的构想。
六年多的思维课堂实践表明,历史与社会的内容大多系统性强、概括性强、内容综合性强,教师要打破课本内容的限制,以超越考试范畴的心态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情境任务训练,学生初步学会了用联系的思维去构建知识体系。通过个性化的拓展作业,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探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信息获取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表面,不再是大量的知识的再现,而是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景中,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这就是促进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随着思维课堂的实践,不知不觉间我校的历史与社会中考成绩平均分连续几年都取得了超过杭州市平均分的好成绩。令人欣喜的是,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明显提高了。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教师的教从而改进学生的学,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创设环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善于从理解、实践、评价及能力培养的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 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7]林格.怎样培养习惯.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月.
[8]徐新仓.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解题能力[J].考试周刊,2017(1):8-9.
[9]曹传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1):152.
[10]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J].2018
关键词:思维训练;深度学习;策略
一.背景
1.核心素养提升的需要,深度学习与思维课堂势在必行。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并能学以致用。而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整体性视角,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强调创新思维能力。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如文综全国Ⅱ卷37题第(4)小题,通过设置开放性任务,要求考生能够围绕滑雪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强调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努力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深度学习的关联性、针对性训练。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包括古今综合、中外综合、地理历史思想品德学科的综合等等。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
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不重视,缺乏积极性。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进度和难度,没有注意到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导致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缺乏深度学习的发生。也由于各种原因,教师较少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联性训练和针对性训练。所以思维课堂势在必行。
二.界定
何谓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调动人的内在潜力。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他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独立思考等形式展开学习过程。深度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思维课堂的五个环节包括激活旧知、任务驱动、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学以致用等。思维课堂不是说课堂上要五个环节都包含,而是要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策略
1.情景任务训练,促进运用思维的深度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要有用自己的身体、头脑和心灵去模拟地、简约地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聚焦细节,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和质疑的能力。
比如在上《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时,我一开始还是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但是要求学生按照地理方位去找出秦汉时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生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按照历史学科的学习结构(也就是历史五要素)进行圈画。然后请四位同学按地理方位进行板书主要历史事件。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有意义的任务。这里其实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即史地结合。接下来的课堂就围绕他们的板书展开。北方地区,主要是秦朝、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秦朝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干什么用呢?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那是因为北方的匈奴强大起来了,侵扰中原地区边境。汉初几十年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为什么还要送大量的珠宝等财物给匈奴呢?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那是刘邦白登之围的后遗症。到了汉武帝时期,三击匈奴,从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基本解除。到了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和亲。再到東汉时匈奴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北匈奴被击败,西迁;南匈奴与汉立盟友好。接着老师把这些史实的简要概括放到一个年代尺上,学生再来思考秦汉与匈奴之间关系的变化,形成一个整体性思考。于是得出“秦汉与匈奴之间和、战相间”。这就是思维课堂中的建构过程。而画年代尺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即激活旧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匈奴与汉朝之间的关系,老师再请学生思考,前一阶段的“和亲”与后一阶段的“和亲”有什么异同?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统一认识“汉初国力弱所以只能屈辱地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所以主动出击匈奴,战胜后的和亲是平等互利的和亲”。讲完北方地区再来看西部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张骞出使西域。说完史实,老师追问“为什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中途被匈奴扣押而第二次出使西域却顺利通过呢?”学生再次仔细阅读教材,发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也就是“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夺回了河西走廊”,而这也就是三击匈奴中的第二次,所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很顺利。把历史事件写在黑板上,然后在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地添加关键词如“匈奴西迁”,一个箭头画向西部。学生在老师讲到张骞出使西域中途被押时就有人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奥……”。老师通过板书使学生模拟地简约地经历了秦汉时期的一些事情,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的脉络,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再现,而是联想地结构地去学习,对老师对学生都是运用思维的深度学习和实践。
2.个性拓展训练,促进探究思维的深度
传统的大量纸笔训练和题海战术存在不少弊端,如注重大量题目的训练而缺少方法的提炼,注重知识的反复巩固而缺少核心素养的提升等,不少初中生因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而忽视了对解题方法的提炼,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传统纸笔训练的弊端,我校教研组创造性地设计了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值得探究的话题,通过史料查询、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对学习的延伸性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以学校九年级备课组为例。在复习课《秦朝》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焚书坑儒是不是只有坏处?”,于是老师创造性得将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们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课本中一边倒的批判性问题进行探究。
最终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是统一国家的基础,对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但焚书坑儒同样限制了人们思想,造成了文化缺失。秦始皇的做法过于残暴,造成了反效果,使社会动荡不安引起人民不满。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做法的反面例子可参照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封建时期的君王统治,思想统一是必须需要的,但应怀柔政策,像秦始皇这样过于残忍,最终只会使人民反抗。
可见通过针对性的拓展性作业入手,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鼓励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开拓解题思路,从而促进了探究思维的深度。
3.信息获取训练,促进概括思维的深度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文本,这对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和作业批改过程中,我们难免发现,文字量较大的材料分析题和文言文类型的题目成为不少学生的困难所在,且不少学生认为影响其答题速度和正确率的重要因素是对无法对无关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排除,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是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为了重点提升学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文字概括能力、无效信息的排除能力。七八年级可按照备课组计划每周开设大阅读课程,选择相应的学科书籍供学生集体阅读。以七年级备课组为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初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质,选择了一本书作为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阅读的主体材料,《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唐晓峰著,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月版)。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备课组评价反馈的有机结合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大阅读课程的开展,不少学生的阅读速度有所提升,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有所增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提升解题技巧的关键。以八年级朱老师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一课中特别关注对学生材料阅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方法指导。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也掌握了材料分析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再以九年级朱老师的《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一课为例,本节课在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局势时,特地让学生绘制了漫画与图表材料,并在介绍民族工业的发展现状时加入了文字材料,创设情景,让学生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同的材料形式,在阅读时让学生总结归纳不同材料的阅读方法,及时提供各种材料的读法小提示,从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讲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时,渗透唯物史观,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问题。
在学习孙中山早年革命事迹时选用史地结合的方法,在地图上加以呈现,不仅渗透了地图学习方法,也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对孙中山的早年革命之路加以认识。在分析孙中山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原因时,采用地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孙中山先生人生当中最大的两次转变,也更凸显了他的国际视野,以及西方思想对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体现了史地综合的特点。
四.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深度学习》中指出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成长从“提高解答试题能力”转向“解决问题能力”,进而转向“做事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景中,在有意义的开放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强调思路方法的建构、打破与重构。正因如此我校提出了思维课堂的构想。
六年多的思维课堂实践表明,历史与社会的内容大多系统性强、概括性强、内容综合性强,教师要打破课本内容的限制,以超越考试范畴的心态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情境任务训练,学生初步学会了用联系的思维去构建知识体系。通过个性化的拓展作业,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交流讨论中,学生的探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信息获取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表面,不再是大量的知识的再现,而是在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景中,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通过实践、讨论、质疑和反思,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这就是促进了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随着思维课堂的实践,不知不觉间我校的历史与社会中考成绩平均分连续几年都取得了超过杭州市平均分的好成绩。令人欣喜的是,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明显提高了。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教师的教从而改进学生的学,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创设环境,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善于从理解、实践、评价及能力培养的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 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7]林格.怎样培养习惯.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月.
[8]徐新仓.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解题能力[J].考试周刊,2017(1):8-9.
[9]曹传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1):152.
[10]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J].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