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师生互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特定问题,或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交流、探讨中相互表达个人见解,以达到集思广益、探求真理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此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课堂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69-01
课堂讨论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和探求真理,而且还能够打破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谈论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将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讨论的合理运用,在讨论前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主题,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以此确保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1 讨论题目的设计质量是课堂讨论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积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开展历史教学。想要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论题的设计无疑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论题,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讨论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论题设计技巧。首先,教师在设计论题时应注意题目的综合性。例如,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逐步开始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却仍表现为极大的革命性,结合史实分别指出反动性和革命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在该论题中,涉及到了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教材带来的知识裂隙,而且还能使有关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教师在设计论题时,应当尽可能体现出新颖和多角度,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利于捕捉到其中的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的性质,如果当时前苏联不派兵,那么捷克斯洛伐克会选择何去何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给出了以下几种假设:一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却会被前苏联踢出社会主义阵营,就好比当时的南斯拉夫一样,变成不结盟国家;另一种是随着捷克所落伐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其领导人有可能带领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有一种是捷克斯洛伐克也会出现一位向邓小平一样的领袖人物,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取得成功,这样很可能会使世界历史被改写。由此可见,合理的论题设计是课堂讨论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必须对此予以重视,这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2 激發学生的课堂讨论兴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当遵循就地取材、适度拓宽渠道的原则,将社会、生活上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使学生开阔眼界,走出教材的局限,将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相结合,增强课堂讨论的吸引力。当教学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打破沉默,进行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阶段,尤其在学生出现不同见解、难分伯仲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向更深层次的讨论迈进,并在讨论结束阶段做好总结。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扬表现良好、积极发言的学生,鼓励大胆质疑、突破传统思维的学生。即使有些学生所得出的讨论结论有失偏颇,教师也不能给予全盘否定,而是要从思维创新性的角度去给予一定肯定,而后再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分析结论的不足,让学生发现自身错误所在,并指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完善,从而促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质的飞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重要的历史遗址,如古城墙、会馆遗址等,让学生直观感知历史事件,拉近现实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铭记历史,在历史中体会时代的变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历史课堂讨论提供更有力的历史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3 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谈论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和手段十分单一,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差强人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都建设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历史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前预先准备好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并在课堂让学生进行观看,借此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例如,在讨论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短片,让学生对论题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有些学生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经济困难与美国的经济危机等事件联系到一起,他们认为可以照搬罗斯福新政,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进行回顾,借此来揭示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随后教师在将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引起的,这种问题并非是持久的,而是暂时性的,与美国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仅有极少数的情况有所类似。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不但使学生明确了讨论的方向,还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既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自由的讨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对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1] 朱信阳.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课堂讨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9):84.
[2] 赵啊娟.在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历史课堂讨论[J].信息教研周刊,2012(10).
[3] 蒙吉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8(4X):97-98.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课堂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69-01
课堂讨论是高中历史教学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和探求真理,而且还能够打破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谈论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将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讨论的合理运用,在讨论前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主题,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以此确保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1 讨论题目的设计质量是课堂讨论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积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开展历史教学。想要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论题的设计无疑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论题,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讨论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论题设计技巧。首先,教师在设计论题时应注意题目的综合性。例如,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逐步开始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却仍表现为极大的革命性,结合史实分别指出反动性和革命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在该论题中,涉及到了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教材带来的知识裂隙,而且还能使有关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教师在设计论题时,应当尽可能体现出新颖和多角度,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利于捕捉到其中的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的性质,如果当时前苏联不派兵,那么捷克斯洛伐克会选择何去何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给出了以下几种假设:一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却会被前苏联踢出社会主义阵营,就好比当时的南斯拉夫一样,变成不结盟国家;另一种是随着捷克所落伐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其领导人有可能带领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有一种是捷克斯洛伐克也会出现一位向邓小平一样的领袖人物,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取得成功,这样很可能会使世界历史被改写。由此可见,合理的论题设计是课堂讨论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必须对此予以重视,这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2 激發学生的课堂讨论兴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当遵循就地取材、适度拓宽渠道的原则,将社会、生活上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使学生开阔眼界,走出教材的局限,将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相结合,增强课堂讨论的吸引力。当教学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打破沉默,进行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阶段,尤其在学生出现不同见解、难分伯仲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向更深层次的讨论迈进,并在讨论结束阶段做好总结。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扬表现良好、积极发言的学生,鼓励大胆质疑、突破传统思维的学生。即使有些学生所得出的讨论结论有失偏颇,教师也不能给予全盘否定,而是要从思维创新性的角度去给予一定肯定,而后再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分析结论的不足,让学生发现自身错误所在,并指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完善,从而促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质的飞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重要的历史遗址,如古城墙、会馆遗址等,让学生直观感知历史事件,拉近现实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铭记历史,在历史中体会时代的变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历史课堂讨论提供更有力的历史依据,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3 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谈论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和手段十分单一,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差强人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都建设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历史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前预先准备好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并在课堂让学生进行观看,借此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例如,在讨论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短片,让学生对论题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有些学生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经济困难与美国的经济危机等事件联系到一起,他们认为可以照搬罗斯福新政,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进行回顾,借此来揭示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随后教师在将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引起的,这种问题并非是持久的,而是暂时性的,与美国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仅有极少数的情况有所类似。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不但使学生明确了讨论的方向,还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既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自由的讨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对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1] 朱信阳.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课堂讨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1(9):84.
[2] 赵啊娟.在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历史课堂讨论[J].信息教研周刊,2012(10).
[3] 蒙吉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8(4X):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