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师VS日本纪录片导演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01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起工作的28天,我每天都在心里叫他“虐待狂”。回到自己的工作环境中,我却觉得,这段为日本导演大野当摄影师的日子,是我体力、耐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一次“强化培训”。
  
  彩云之南,拥有许多世界级的美景。在日本电视人眼中,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梅里雪山等,都是不可错过的拍摄题材。对云南的民族风情和各地的民风民情,他们也很感兴趣。
  去年,作为日本东京旅游卫视导演大野清司的摄像师,到云南的罗平县、建水县、蒙自县、石屏县拍摄美食题材的电视片。
  早听朋友说过日本导演的专业精神令人咂舌——
  一个故事是说2002年春天,一位日本女导演带摄制组来拍摄罗平油菜花。他们每天都到几乎相同的位置拍摄,从清晨到日暮,从油菜花长出花骨朵,拍到油菜花凋谢,然后结菜籽、榨油,时间长达三个多月。后来,她的摄像师几乎崩溃了。但是这个片子在日本国内播放后,第二年就为罗平带来几千名日本游客。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日本摄制组到北京民族大学找到一个全是云南傣族女生的学生宿舍,拍摄她们的学习和生活。两个摄制小组,像影子一样跟着她们,事无巨细地跟着拍。常常是女孩子们还没起床,外面就响起敲门声。跟到教室里,摄像机连地板缝里的纸团都不放过。一个星期的拍摄,让几个女孩子铭记终身。
  听了这些故事,我对这次为期一个月的拍摄工作充满了期待。我想,也许正是日本人的这种敬业精神,成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今天,我们中国正在飞速地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我们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无法得到增强。要提高我们的职业素质,必须从培养敬业精神开始。
  想象归想象,现实归现实。我第一次见到大野带来的设备就有些傻眼——两台HDV,SONY的Z1J和V1J。 Z1J的长焦端还聚不了焦。拍摄格式为NTSC 1080i,都已经用得“斑驳陆离”;无线话筒为SONY的UIX-B1和URX-P1,两只650W的照明灯,一只手持的电池照明灯,一块普通反光板。在我们看来,这样的配置无疑是“简陋”的,可一点儿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这倒让我想起有一年日本一个摄影代表团来到昆明,和昆明摄影家协会做摄影交流活动,虽说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但他们带来的设备在我们看来,却很“寒碜”,机械相机多,而且都很旧,有的甚至是自己DIY的镜头。不像我们的:数码、高档、大画幅!但他们的作品却很有内涵。同是拍摄云南某地的一个风光,我觉得他们的作品更有艺术味,少了些“技术”味。这是个观念的问题,是否“唯器材论”,是玩器材还是玩摄影?
  
  开机没几天,我就可以用下面几个描述短语来勾勒工作中的大野——
  
  “近乎古板的严谨”
  刚到罗平,不是阴天,也不是阳光强烈的大晴天,多云又有些薄雾的天气特别适合拍摄。可是大野偏不开机,一定要所有踩点结束后,做好详细的拍摄计划才开机。我建议先拍些镜头“保本”,他也不听,结果第二天阴了,雾气弥漫,好镜头错过了。
  
  “傻子一样的细致”
  踩点时的大野,每时每刻都“竖着耳朵”。听到一点与片子有关的东西,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哪怕是类似“井水从哪里来”、“炒菜先放什么”、“做豆腐的豆子要怎么磨”之类常识性的问题都要一遍遍问清楚,好几次问得对方不胜其烦、哭笑不得。
  
  “目不斜视地拍摄”
  拍纪录性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哪怕之前对拍摄对象已经做了详尽的了解,在正式开机之后,也有可能见到其他可以拍摄的相关内容。可大野偏偏对他计划外的东西,哪怕是更有趣更生动的人和事,也一概视而不见,不拍,一根筋按他的思路去拍。
  
  “分秒必争地折腾”
  摄制组的拍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常把一分钟当五分钟来用。比如到一个地方先联系好,让对方先准备着,趁这一小段时间就赶到别处去先拍。这样一天之内要来来回回跑几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几个小时以上,有一次在石屏拍人家做豆腐,从半夜3点拍到第二天的晚上11点,只想趴下了!把司机也累得够呛。
  
  同时,日本导演专业化操作的本事也让我感受颇深。一句话,不要艺术(或者说不要太美),不要技术(或者说导演不用懂技术),只要节目(就是说只要他需要的东西)。
  首先是案头工作,大野总是电脑不离身,每个镜头拍完后,都要仔细记录拍摄地点、时间、分组,在坐车到下一个拍摄地点时,也要用电脑仔细完善下一个地点的拍摄计划。一切为了不漏拍一点儿内容。
  其次是分工明晰,导演是片子的“监理”,摄像师是片子的“施工方”。导演是不碰摄像机的,摄像师对拍摄流程也基本没有发言权。不过大野也不是什么都不能沟通,开始时,他要我每个镜头都按他的感觉来拍,后来他让翻译告诉我,这样拍出来的镜头往往只有五分之一能用,还是让摄像师来决定镜头,他只告知拍摄意图就可以了。事实上,有几次我和他在拍摄的取景时都发生了分歧,但事后他让翻译告诉我:“还是我的意见正确”。
  我从事电视拍摄制作十多年,这20多天,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累,什么是“铁人”。“工作狂”大野先生就不多说了,那漂亮的主持人铃木小姐也让我十分佩服。
  美食节目的主持人,表面看来十分幸福。其实个中苦楚只有那个镜头面前的人才知道,就像陈佩斯早年的著名小品《吃面条》一样,再美味的东西,一遍遍吃,还要努力做出享受的样子,那真是不容易。从炒油菜花、烧豆腐、豆腐宴到过桥米线,吃到发恶心,我在镜头里都跟着主持人铃木小姐难受。
  敬业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敬业。从低层次来讲,“拿一份钱,出一份力”。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所得报酬有个交代。如果我们上升一个高度来讲,那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具备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不管从哪个层次来讲,“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其实,这也没什么关系,你出钱我出力,情理之中的事。再说,要是老板不赚钱,你怎么可能在这个公司好好呆下去呢?但有些人认为,反正为人家干活,能混就混,公司亏损不用我去承担。
  和日本导演20多天的合作,我最受益的是拍摄的认真和细致。当然,拍摄技术上认真和细致是一个摄影师的基本素质,而镜头表现上的细致,大野导演给我上了20多天的课。比如:过桥米线的汤怎样熬?添火、往汤里放一块姜、放一勺盐,什么时候放生鸡、下骨头……做豆腐从泡豆子、磨豆浆、点豆腐、压豆腐块,一个细节不能少。作为大野导演的摄影师,一个镜头都不能漏,机器一上肩就几个小时下不来,只希望能换到左肩……哈哈!
  (责任编辑:顾峰)
其他文献
翻过雪山出国    来到西藏,发现在雪域高原上很难感受到边境。也许边境线被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所以不像我在东北中朝边境和中俄边境时那么明确地可以紧挨着边境线的铁丝网前行。这里许多地方没有明显的边境线。  不过,也是大山筑成了天然的边境。长久以来,两边的人们来往起来并不容易。  当我来到定日县城,珠峰大本营的必经之地时,问到两个生长在这里的会说汉语的藏族少女,是否知道珠峰的另一边是哪一个国家。她们睁
期刊
DV(Digital Video)指不同于电影胶片记录影像的介质,一种个人化的影像表现方式。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同时,动态影像不仅指DV数字动态影像,还包括数字软件制作的动态影像作品。它们都以自己低成本和轻巧灵便的特点拉近了被摄者和拍摄者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有的记录影像的媒介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它的关注生活和表现生活,进而传达制作者对动态影像的“意境”追求。    关键词:数字动态影像千与千寻宫崎骏
期刊
引领影像潮流的EOS MOVIE近期似乎成为数字电影的新宠。除了众多优秀的摄影师开始尝试使用EOS MOVIE系列照相机的动态影像功能在拍摄图片的同时,开始拍摄动态影像,更有诸如宁浩、岩井俊二等电影人开始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摄自己的新作。高画质和便捷性的优势使EOS MOVIE在未来的电影制作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2010年8月10日,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主题为“影像革命
期刊
说说DV这些事,咱们接着聊。这个月小郝可是太忙了,从8月初开始简直就是“空中飞人”的生活,因为和索尼公司合办了“索尼杯”婚庆视频大赛的活动,所以我和BOLIN新文化团队的沈博、王琳组成了一个讲师团,奔赴北京、上海、广州进行了婚庆设备的讲座。  我不止一次在“白话DV”中谈到了婚庆行业,这是一个发展迅速且值得DV人尊敬的行业,因为大家都在使用DV进行着消费,只有婚庆行业在使用DV作为工具来创造价值,
期刊
“阿凡达”其实是梵文的词汇,意思为“化身”。最近如火如荼的3D电影《阿凡达》采用了拉丁写法:Avatar,当然意思并没有变化。在这部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潘多拉”星球源于希腊神话,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故事描述方式算是“博采众长”吧。  与以往不同,阿凡达创造的是无数部影片所不能达到的票房神话,也许这是导演卡梅隆的特异功能,我们现在仍然对他的上一部作品《泰坦尼克号》膜拜不已,从一个神话到另一个神话,除
期刊
被“冯迷”们翘首以盼了近一年的《唐山大地震》终于在2010年7月中旬上映了,除了震撼的IMAX视觉效果,这个“谋杀”观众纸巾的故事就像片花中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的广告语一样触动了不少人的内心世界。而这个故事背后,也有不少年轻人的理想成为了现实。   肖洋,《唐山大地震》年轻的“80后”剪辑师,一个理想主义的坚持者。在肖洋看来,这部票房已经突破5亿元的影片除了有丰沛的情感外,更让人震撼的是影片
期刊
从法兰克福晕晕乎乎地飞了十多小时回到杭州,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再飞,降落的地点,是雾城重庆。以前我总以为上海是一个够魔幻的地方,令我没想到的是,重庆竟是一个使我产生更多魔幻想象的城市。它的整一个世界都笼罩着似是从古墓中掘起来那股迷离,在这样的环境中,注定是要邂逅一个“范特西”(魔幻)的影展的。    造影青春的“范特西”    离开机场,与CIFVF的接待志愿者约在瓷器口古镇见面,组委会把所有入选的
期刊
事实上,如今炙手可热的3D电影,中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行了尝试,只是当时还没有“3D”的噱头,被称作是立体电影。1960年,上海东湖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影院采用国产立体电影设备改建而成,片源以国产的彩色立体纪录片为主,比如《青春的旋律》《欢乐的童年》《黄浦江畔》。从那时开始,立体电影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
期刊
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放映的8分钟的主题电影《和谐中国》是在一个49米层的放映厅里放映的,这是郑大圣导演采用CG技术和中国传统的手工水墨动画完成的最新作品。  “700个座位,每天60场循环放映,四万多人次的流水席。我认为它是一个公众事件中的公共设施,一个超大型行为艺术中的公共装置。”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系的郑大圣对“实验影像”有着独到的见解。    跟美国人学什么    郑大圣说,他学电影最
期刊
3D电影引发的热浪还未消散,4D电影的概念又接踵而至,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  4D影院最早出现在美国,如著名的《蜘蛛侠》、《飞跃加州》等影片,都广泛采用了4D电影的形式。事实上,我们常说的4D电影是3D立体电影与具备特殊设备的影院相结合的产物,除了通常3D电影具备的立体视觉画面外,影院还具有环境模拟仿真系统和动作模拟系统,营造出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从而将电影画面带给观众的立体视觉感受拓展到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