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太太爱上篮球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老太太,60来岁了十分爱打篮球,每天都坚持练习。”附近熟悉的市民如是说。在禅城区南浦公园,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一名老太太都来这里抛篮球,没有人陪练,就独自一人娱乐。据悉,她是受儿子的熏陶而爱上打篮球的。
  近日,我来到南浦公园靠西门的草坪,这个老太太果然出现在公园里。她正拿着一个红色的小皮球朝公园的一棵大榕树上抛去。她以大榕树一根高约2米半的树枝为球架,每次都要抛过树枝,而且定位在树枝的中间作为瞄准的目标,像抛进篮球架一样。没有人陪她练习,她就单独玩,左边抛过去,跑到右边捡球,再从右边抛过去,忙个不停,却乐在其中。大树下面还放着两张小凳子,上面还有枕头靠背。
  老太太有60多岁了,住在附近,每天上午买完菜都要来这里练习抛篮球。问她为什么不拿个大一点的篮球,她笑着说,大篮球太重,在公园里面抛,容易砸伤散步的人,安全起见,她拿了孙子玩的小型篮球来代替。
  “以前的工友要做饭,家人也要上班,没时间陪我练,我就自己练。附近又没有篮球场,为了过一下瘾,就来公园这里练习,十分方便的。”老太太说。练习了右手抛篮,她还换着用左手来抛,左右两个手都抛得比较准。抛累了,她就坐在树下的凳子上休息一下。
  抛篮球的花样玩过瘾了,她又把皮球当成足球来踢,还能用脚勾球、顿球、停球,似模似样。旁边的观众都被老太太的可爱样逗笑了,称赞老太太还真有点女足的风采。
  老太太是几年前爱上打篮球的,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打过篮球,技术很一般。她是在两个儿子的影响下喜欢这项运动的。她的两个儿子都十分高大,像山东汉子一样结实,也十分喜欢打篮球。耳濡目染,逐渐地她也不时地摸摸篮球,后来就自己练上了,当作健身运动,此外,她还会跳健美操,身体比较硬朗,精神也不错。目前她一 家人都爱运动,连读3年级的孙子都喜欢踢足球。
  练习完毕,老太太说一声:“明天再见”,带着凳子回家做饭了。
其他文献
今年64岁的何志章老人曾经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在讲台上默默度过了38个年头,放下教鞭后,他谢绝了私立学校的高薪聘请,面对儿女的不解和反对,毅然拿起扫帚做了一名普通的清洁工。  曾经当了38年数学老师  网友朱继信在华商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致敬!保洁工——城市美容师=塑造灵魂工程师》的帖子,文中说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有一名保洁工刘师傅,曾经做过数十年的中学数学老师,并对其大加赞赏:“曾经的刘老师
期刊
资兴市何家山乡百嘉村村民刘才通老人被评为“郴州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年事已高的他没能来到现场领奖,第二天,我们随同乡镇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探访,并将奖杯送到了他手上。  金黄的谷子,老人的宝贝  车子开到百嘉村村口就无法再前行,我们一行扛着采访器材,在混合了梨花、桃花和油菜花香味的乡村公路上步行三公里后,来到了刘才通老人的家。  我们的突然到访引来一些村民的围观,但他们并没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和好
期刊
这个世界需要会唱歌的牙刷或绷着网线的板球拍吗?“装配实验室”里的业余发明家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利用实验室里的先进设备,亲手将自己的创意制作成成品,一品发明的快乐。  装配实验室全球连锁,拥有几乎可以制造所有产品的工具,供每一个有好点子的人免费使用,前提是创意共享。它们是业余发明家的“梦工厂”,让人们相信,发明不只属于科学狂人,也属于普通百姓。  梦想成真  马特·金看上去不太像一个发明家。他身材
期刊
在修文县城,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会钦佩地竖起大拇指。这位老人叫刘钦向,现已79岁,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清匪反霸斗争,解放后担任过修文县工商局局长等职。1985年离休后,“闲不住”的他经常投身于修桥、补路、捡垃圾、种花草树木等公益事业。有人问他图什么,老人说:“我啥也不图,离休后不能白吃白喝国家的,比起在炮火中牺牲的战友们,我这点奉献算什么。”  20年,守望一
期刊
2012年川渝老年大学协作会暨川东北片区老年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绵阳市召开。会议强调,四川、重庆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传达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精神,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6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  会议认为
期刊
10月23日,重阳节,安义县新民乡凌家村70岁老太太贺梅秀忙得不亦乐乎。她自己开着私家车,载着舞伴们,到乡敬老院、珠珞村等地四处义务巡演。七旬老太开车去乡下跳舞,爱玩时尚的贺梅秀所到之处,常引得乡亲们看新鲜。65岁学会开车,70岁学会跳舞,“老来俏”贺梅秀不仅成为安义学车年龄最大的老人,也成为十里八村乡亲们聚焦的“乡村明星”。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特别是乡下老太太,人到古稀之年,一般都爱在家里晒
期刊
在车站的月台上,一对夫妻正在互相埋怨。丈夫望着已经开出的车对妻子说:“都怪你!要不是你一个劲地磨蹭,我们满可以坐上这趟火车。”  “都怪你!”妻子回敬道,“要不是你一个劲地催命,我们满可以不用花好多时间等下趟火车。”
期刊
15年前,儿子出生时,岳母大人曾来我家呆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老人才60多岁,耳聪目明,动作麻利,把我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妻子和儿子也都养得白白胖胖。只可惜,两个月后,岳母放心不下体弱的岳父和小孙子,执意要回农村老家,我和妻子只能顺从。  不过,这十来年里,妻子心里一直有这么个愿望:让乡下的老母亲在城里过几天好日子——毕竟,我们家的房子越住越大,而岳母的背却越来越驼。今年暮春,卧病在床的老岳父去世了
期刊
六十岁生日:在京刚过完,江青又安排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祝贺毛泽东六十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  可是,警卫人员们抑制不住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想给他祝寿。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走到毛泽东床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  毛泽东
期刊
10月过后,机票打折,部分景区实行淡季门票价,游客锐减……令淡季低价出游成为目前旅游市场的“主基调”。在种种诱人的实惠中,有哪些线路值得我们立即报名,哪些值得再推敲?我们为你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淡季实惠线,各取所需。  九寨沟冬景 寻觅民俗风情  推荐地:四川九寨沟  看点:藏羌族风情+冰瀑节  来到九寨沟,你可以发现,在旺季随处可见的激流瀑布,此时都凝成了冰条,一条条动感地悬挂着。而每年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