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正处于认知生活和社会的初级阶段,有如一张白纸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来增长见识,丰富人生。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艺术情感,不断激活艺术思维,基于幼儿的阶段性特征,艺术启蒙教育课程设计需要找到并用好载体。本文探讨以“珠宝”为载体的幼儿艺术启蒙课程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当前的幼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珠宝”;幼儿艺术启蒙;课程设计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应以“兴趣”为切入点,要善于借助形象、生动的载体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先产生浓厚的学习意愿,然后围绕这个载体设计多元化课程内容,逐步渗透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笔者围绕“珠宝”的精美造型、丰富色彩、不同功能,设计课程内容,让幼儿初步感知形体美、色彩美,达到艺术启蒙教育目的。
一、园本艺术课程开发目标
一是,通过设计艺术课程,促进幼儿获得艺术感知和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变现能力,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增强艺术体验情感,实现全方位均衡发展。二是,促使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合作,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艺术美感和人文素质融合发展。三是,优化和丰富园本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启发延伸功能;既符合幼儿的当前学习需要,也能够为幼儿的继续成长打好基础。[1]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及个性特点,结合“珠宝”载体来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课程,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较大热情。围绕这一载体开展“识宝”、“画宝”、“制宝”系列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增进认知,还可以促使其他多种能力的培养。凸显我园特色化教育思想。
二、以“珠宝”为载体的艺术启蒙课程设计
(一)在“识宝”中形成形体概念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一般通过物体的形状外观,只要让幼儿多次反复观察、认识某一物体,他们便会逐步熟悉这些物体,久而久之会在大脑里形成深刻记忆,而只有大脑里有了具体物象,才能通过思维加工形成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灵感,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使用“珍珠”、“金条”、“叶形耳环”这些外形构造简单的珠宝道具,让孩子们进行认真观察,孩子们被这些“珠宝”的外观造型所吸引,你摸摸我看看。我教他们认识圆形、方形、叶形,了解这些“珠宝”的外形特点,同时引导孩子去观察教室内的篮球,衣服上纽扣,黑板、直尺,室外的树叶等来强化大脑印象,慢慢地他们头脑中有了形体概念。
(二)在“画宝”中培养审美情趣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第二步就是引导孩子将感官获得的物象转化为图画,因为每个孩子对物体的认识和感觉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画出的图画也各不相同。在孩子们知道了“珍珠”是圆形的,“金条”是方形的,耳环像树叶后,再引导他们认识“白色”、“黄色”、“绿色”等色彩,然后鼓励和指导孩子们用手中的水彩笔大胆尝试画出喜爱的“珠宝”。有的孩子把“珍珠”画成了椭圆形,还染上了绿色、蓝色等不同色彩,对我说“老师,有这样的珍珠吗?”有的孩子画的叶形“耳环”像一只小船,有的孩子却把叶形改成了一朵小花,还涂上了鲜艳的红色、紫色。孩子们在“画宝”中思维活跃,绘画过程中并不是死板地照着物体形象勾画,还加入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情感,如图1所示。
(三)在“制宝”中锻炼动手能力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不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练习,也不能采用枯燥的说教模式,可以采取其他多种教学形式,其中手工艺术品制作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还有助于不断加深孩子们对艺术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创造能力。[2]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制宝”手工活动课程,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孩子们展示玉手镯、金项链、钻石戒指、元宝、金银项圈等多种珠宝图片,造型精美、色彩丰富的各式珠宝,进一步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感受到珠宝的艺术魅力。其次,我告诉孩子们要创造出这些精美的珠宝,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还要积极动手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表现出来,随后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纸盒、积木、泡沫、橡皮泥等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珠宝”。孩子们将积木涂成金黄色,制成“金砖”,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其一个個堆放起来,形成一座“金山”;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揉成一颗颗“珍珠”并将其放于用纸盒制成的“宝箱”中;还用泡沫制作了“钻石”、“元宝”等各种各样造型的“珠宝”。“制宝”活动中,孩子们相互配合,讨论制作什么“珠宝”,涂什么颜色,还水彩笔将自己喜爱的花、动画人物、小动物等形象画到制作的“珠宝”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活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
结语
幼儿天生好奇心重,对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的物体印象深刻,通过从长期环境下的直观感知,会慢慢地在大脑里形成具体物象,随着感知和理解的逐步深入,继而形成审美意识,再驱使自己去创造。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我们的艺术启蒙教育提供了重要线索,把握这个规律,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载体来设计课程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娜.艺术启蒙,价值引导——论学前美术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2018(12):26-27
[2]张晓梅.论幼儿园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苑教育,2020(5):73
关键词:“珠宝”;幼儿艺术启蒙;课程设计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应以“兴趣”为切入点,要善于借助形象、生动的载体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先产生浓厚的学习意愿,然后围绕这个载体设计多元化课程内容,逐步渗透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笔者围绕“珠宝”的精美造型、丰富色彩、不同功能,设计课程内容,让幼儿初步感知形体美、色彩美,达到艺术启蒙教育目的。
一、园本艺术课程开发目标
一是,通过设计艺术课程,促进幼儿获得艺术感知和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变现能力,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增强艺术体验情感,实现全方位均衡发展。二是,促使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合作,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艺术美感和人文素质融合发展。三是,优化和丰富园本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启发延伸功能;既符合幼儿的当前学习需要,也能够为幼儿的继续成长打好基础。[1]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及个性特点,结合“珠宝”载体来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课程,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较大热情。围绕这一载体开展“识宝”、“画宝”、“制宝”系列活动,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增进认知,还可以促使其他多种能力的培养。凸显我园特色化教育思想。
二、以“珠宝”为载体的艺术启蒙课程设计
(一)在“识宝”中形成形体概念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一般通过物体的形状外观,只要让幼儿多次反复观察、认识某一物体,他们便会逐步熟悉这些物体,久而久之会在大脑里形成深刻记忆,而只有大脑里有了具体物象,才能通过思维加工形成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灵感,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我使用“珍珠”、“金条”、“叶形耳环”这些外形构造简单的珠宝道具,让孩子们进行认真观察,孩子们被这些“珠宝”的外观造型所吸引,你摸摸我看看。我教他们认识圆形、方形、叶形,了解这些“珠宝”的外形特点,同时引导孩子去观察教室内的篮球,衣服上纽扣,黑板、直尺,室外的树叶等来强化大脑印象,慢慢地他们头脑中有了形体概念。
(二)在“画宝”中培养审美情趣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的第二步就是引导孩子将感官获得的物象转化为图画,因为每个孩子对物体的认识和感觉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画出的图画也各不相同。在孩子们知道了“珍珠”是圆形的,“金条”是方形的,耳环像树叶后,再引导他们认识“白色”、“黄色”、“绿色”等色彩,然后鼓励和指导孩子们用手中的水彩笔大胆尝试画出喜爱的“珠宝”。有的孩子把“珍珠”画成了椭圆形,还染上了绿色、蓝色等不同色彩,对我说“老师,有这样的珍珠吗?”有的孩子画的叶形“耳环”像一只小船,有的孩子却把叶形改成了一朵小花,还涂上了鲜艳的红色、紫色。孩子们在“画宝”中思维活跃,绘画过程中并不是死板地照着物体形象勾画,还加入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情感,如图1所示。
(三)在“制宝”中锻炼动手能力
幼儿艺术启蒙教育,不必局限于传统的绘画练习,也不能采用枯燥的说教模式,可以采取其他多种教学形式,其中手工艺术品制作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还有助于不断加深孩子们对艺术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创造能力。[2]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制宝”手工活动课程,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孩子们展示玉手镯、金项链、钻石戒指、元宝、金银项圈等多种珠宝图片,造型精美、色彩丰富的各式珠宝,进一步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感受到珠宝的艺术魅力。其次,我告诉孩子们要创造出这些精美的珠宝,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还要积极动手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表现出来,随后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纸盒、积木、泡沫、橡皮泥等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珠宝”。孩子们将积木涂成金黄色,制成“金砖”,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其一个個堆放起来,形成一座“金山”;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揉成一颗颗“珍珠”并将其放于用纸盒制成的“宝箱”中;还用泡沫制作了“钻石”、“元宝”等各种各样造型的“珠宝”。“制宝”活动中,孩子们相互配合,讨论制作什么“珠宝”,涂什么颜色,还水彩笔将自己喜爱的花、动画人物、小动物等形象画到制作的“珠宝”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活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
结语
幼儿天生好奇心重,对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的物体印象深刻,通过从长期环境下的直观感知,会慢慢地在大脑里形成具体物象,随着感知和理解的逐步深入,继而形成审美意识,再驱使自己去创造。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我们的艺术启蒙教育提供了重要线索,把握这个规律,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载体来设计课程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娜.艺术启蒙,价值引导——论学前美术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2018(12):26-27
[2]张晓梅.论幼儿园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苑教育,202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