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专注度,务必要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科学教学中,养成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培养小学生更高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教师
一、教师要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科学
其实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到科学,例如,在学习“玩具里的科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体验过玩具的乐趣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记忆和理解。一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科学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了解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知识少,实验经验不足,所以对抽象的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少问题。加强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分析的过程,它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实验的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实验中,当事物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学生心情就会无比激动,学习兴趣倍增,感到其乐无穷,从而享受到了自然实验成功带来的学习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快乐。
三、创造良好情景,提高动手兴趣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对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的“美丽的大自然”,是小学科学的入门向导课,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丽、可爱,从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把科学落实到实际的动手实践中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在制作中发现科学原理,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优秀的实验,要比头脑中的公式更加有价值,并且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实践性就非常强,要让学生在实验和制作中激发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发现万物生长的规律与现象,在实验中进行感悟。这样很容易活跃学習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科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四、注重学生个人发展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崇拜老师,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或者与老师在课堂之外有所交流、接触,学生都会表现的很兴奋,对这一学科也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在生活中无人体贴和照顾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爱。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由于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把老师看做朋友,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五、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凝,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自制标本展橱,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实物,亲手操作、尝试,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自然实验的成功,带来学习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快乐。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质量,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曹庆明.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2013年
[2]杨琴.如何学好科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教师
一、教师要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科学
其实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到科学,例如,在学习“玩具里的科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体验过玩具的乐趣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记忆和理解。一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科学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了解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知识少,实验经验不足,所以对抽象的科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少问题。加强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分析的过程,它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实验的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实验中,当事物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学生心情就会无比激动,学习兴趣倍增,感到其乐无穷,从而享受到了自然实验成功带来的学习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快乐。
三、创造良好情景,提高动手兴趣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对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的“美丽的大自然”,是小学科学的入门向导课,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丽、可爱,从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把科学落实到实际的动手实践中来,让学生自己进行创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在制作中发现科学原理,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优秀的实验,要比头脑中的公式更加有价值,并且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实践性就非常强,要让学生在实验和制作中激发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发现万物生长的规律与现象,在实验中进行感悟。这样很容易活跃学習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科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四、注重学生个人发展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那个老师有感情,就对那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崇拜老师,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或者与老师在课堂之外有所交流、接触,学生都会表现的很兴奋,对这一学科也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在生活中无人体贴和照顾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爱。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由于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把老师看做朋友,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五、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凝,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自制标本展橱,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实物,亲手操作、尝试,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自然实验的成功,带来学习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快乐。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质量,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曹庆明.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2013年
[2]杨琴.如何学好科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