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G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图书馆需要完善自身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为此,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图书馆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移动互联时代高职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服务 图书馆 移动互联
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1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大型机、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四个阶段,伴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逐渐向第五阶段的移动互联网迈进。2011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宣布:我国互联网用户达4.57亿,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23%。我国手机用户达8.89亿,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18%;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年增约7000万。2013年,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互联网用户。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Web应用的不断普及,使得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凭借自身獨特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优势,创新了商业模式,同时拓宽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空间。使得移动互联网由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资料下载等逐渐发展到深入融合互联网业务,在当前的条件下,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战略重点。
1.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1.2.1 终端移动性。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接入互联网,进而在移动状态下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随时使用。
1.2.2 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在网络方面,无线网络受到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终端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2.3 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受到网络和终端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其业务内容和形式需要与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相匹配。
1.2.4 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手机支付等业务无论是内容,还是服务都变得更加私密。
2 移动互联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
2.1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通过网络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持设备随时享受网络服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将会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为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提供可能,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和习惯,另一方面改变用户在图书馆建筑内使用信息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2.2 图书馆利用手持移动终端可开展的服务 随身携带的手持移动设备所具有的功能也为图书馆开展新型服务提供了可喜的机遇,图书馆通过音频和视频电话、电子邮件等开展咨询服务,提供移动设备对图书馆资源进行随时查看和浏览,为了方便用户阅读和接收电子邮件可以发展移动馆藏,建立图书馆资源网,提供相应的服务,借助GPS导航系统对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提供情景服务。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移动互联时代可以大有作为
3.1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点 高职高专图书馆由于先天不足,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是从以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升级而来,所以高职高专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馆藏少,经费不足等困难。数字图书馆建设较为滞后。
3.2 积极参与高校图书馆联盟克服先天不足努力扩展自己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各种数字资源快速增长,图书馆服务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这样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先天不足就被无限放大。作为高职院校来讲,参与地方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条有百利而无一弊的道路。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经费十分有限,各种馆藏资源紧张。但是,本馆积极参与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Zhejiang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即ZADL),通过图书馆联盟的统一检索、文献传递、虚拟咨询等服务,大大提高了本馆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并通过这种地方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的形式,增强了与其他兄弟馆的业务联系,在无形中又开阔了业务思路,增强了感情。
3.3 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紧跟时代步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手持终端设备的快速增加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想不被时代抛弃,不被学生读者抛弃,必须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切不可固步自封,疏忽大意。现在有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读者稀少,人气冷清。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底是图书馆自身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学生的胃口。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各类电子信息资源已经取代了图书馆本来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门可罗雀也是必然的。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图书馆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在提供传统服务基础上,深化和优化服务,吸引用户。其次,针对服务系统问题,移动图书馆可采取尽可能调用已经整合的系统平台,目前国内的超星公司和书生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第三,图书馆要重视服务推广宣传。在宣传方式上,一方面利用图书馆主页、宣传彩页、学校广播台、校报等,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网络论坛、社交网络、手机图书馆等进行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忻,娄路.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03).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04).
[3]肖娟.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1.
关键词:服务 图书馆 移动互联
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1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大型机、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四个阶段,伴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逐渐向第五阶段的移动互联网迈进。2011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宣布:我国互联网用户达4.57亿,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23%。我国手机用户达8.89亿,约占全球互联网用户18%;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年增约7000万。2013年,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互联网用户。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Web应用的不断普及,使得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凭借自身獨特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优势,创新了商业模式,同时拓宽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空间。使得移动互联网由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资料下载等逐渐发展到深入融合互联网业务,在当前的条件下,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战略重点。
1.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1.2.1 终端移动性。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接入互联网,进而在移动状态下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随时使用。
1.2.2 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在网络方面,无线网络受到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终端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2.3 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受到网络和终端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其业务内容和形式需要与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相匹配。
1.2.4 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手机支付等业务无论是内容,还是服务都变得更加私密。
2 移动互联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
2.1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通过网络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持设备随时享受网络服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将会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为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提供可能,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和习惯,另一方面改变用户在图书馆建筑内使用信息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2.2 图书馆利用手持移动终端可开展的服务 随身携带的手持移动设备所具有的功能也为图书馆开展新型服务提供了可喜的机遇,图书馆通过音频和视频电话、电子邮件等开展咨询服务,提供移动设备对图书馆资源进行随时查看和浏览,为了方便用户阅读和接收电子邮件可以发展移动馆藏,建立图书馆资源网,提供相应的服务,借助GPS导航系统对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提供情景服务。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移动互联时代可以大有作为
3.1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点 高职高专图书馆由于先天不足,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是从以前的中等专业学校升级而来,所以高职高专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起点低,底子薄,规模小,馆藏少,经费不足等困难。数字图书馆建设较为滞后。
3.2 积极参与高校图书馆联盟克服先天不足努力扩展自己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各种数字资源快速增长,图书馆服务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这样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先天不足就被无限放大。作为高职院校来讲,参与地方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条有百利而无一弊的道路。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来说,经费十分有限,各种馆藏资源紧张。但是,本馆积极参与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Zhejiang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即ZADL),通过图书馆联盟的统一检索、文献传递、虚拟咨询等服务,大大提高了本馆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并通过这种地方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的形式,增强了与其他兄弟馆的业务联系,在无形中又开阔了业务思路,增强了感情。
3.3 抓住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紧跟时代步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手持终端设备的快速增加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想不被时代抛弃,不被学生读者抛弃,必须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切不可固步自封,疏忽大意。现在有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读者稀少,人气冷清。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到底是图书馆自身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学生的胃口。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各类电子信息资源已经取代了图书馆本来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门可罗雀也是必然的。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图书馆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在提供传统服务基础上,深化和优化服务,吸引用户。其次,针对服务系统问题,移动图书馆可采取尽可能调用已经整合的系统平台,目前国内的超星公司和书生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第三,图书馆要重视服务推广宣传。在宣传方式上,一方面利用图书馆主页、宣传彩页、学校广播台、校报等,另一方面通过用户的网络论坛、社交网络、手机图书馆等进行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忻,娄路.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03).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04).
[3]肖娟.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