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需要学生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它不是学生或者老师单方面能完成的事。我校大力开展课改活动,我本人就我校课改方面有些想法和看法,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主次;教学;兴趣;提问;课堂
Reflections on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Wu yinling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the tacit understanding that it is not a student or teacher can do things unilaterally. Vigorously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our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I am on my school there are some ideas and views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riting, and we discuss them. Hope that we can give valuable advice.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ing; Interest; Questions; Classroom
最近学校大力搞课改,要求老师每周必须听一定量的课。我听了几位同行的课,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按理,一节课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会迎刃而解,或基本得到解决。但我发现,老师授课总是放不开,好像始终在围绕一些“简单无味”的问题在提问,导致部分学生的兴趣不浓;另一部分学生表现好,顺着老师的启发在认真的学,但我觉得该提的问题师生都没有提,听完课后总令人觉得不过瘾。由此我有了一些关于课堂提问思考的看法。
1.为什么提问不到位呢
1.1意识上因循守旧。
在教学上有些老师死记教学任务——与考试密切联系的内容,把这当作教学的最高点,如语文教学的任务当成字词、分段、手法、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等等。除此之外别无他想。若鼓励学生随便提问,那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成绩,所以还是选择稳一点的传统办法好。放着稳得不干,谁还爱冒险呢?
1.2内心上懒于思考。
传统式教学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备课来上课,上起来肯定轻松,若鼓励学生随便提问,谁能估计到学生会问什么,那太费脑子。放着轻松的不干,谁还爱伤脑子?
1.3行动上懒于管理。
上课如果鼓励学生只要是联系到的、不会的问题就随便问,那么势必会“导致”纪律难于管理。再加上那么几个“行为超长生”,那就更难收拾了。放着省心的不干,谁还爱费力劳神呢?
2.怎样才能让学生问的透彻,老师又管理的轻松到位呢
2.1解放观念。
素质教育的首倡者孙云晓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孩子,发展孩子。也就是说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更轻松;潜能更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更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我们有许多人在这方面走了弯路。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高分数而走近路,过分抑制孩子的思维,使孩子的思维变得呆板、狭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是好方法。我们应有这样的新观念。
2.2勤于学习。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坚持起来很不容易。在此我只想说,一个没有养成时时和学生共同学习习惯的老师,肯定成为不了一个好老师。
2.3重在引导。
既要让学生自由提问,又要把握好课堂纪律。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问题之上,心无旁骛。这样,教室自然有秩序,一些捣乱分子也会受到影响。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引导在这一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好的引导我想还应加一条,就是要有适当的幽默。一节课穿插几句幽默的话,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课堂纪律。
3.课堂提问我们还应注意什么
3.1忌浅尝辄止。不要只对一个问题只提“该提”(紧扣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没有深入下去。这样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都受到一定影响。在听一位教师的课——《学与问》时,教师围绕那节课的教学任务(串讲课文),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只说了它的字面大意。为什么其它的花都谢了,而深山寺庙里的桃花却依然茂盛开放?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求甚解。我想如果不管是哪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既紧扣主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但没有学生提出来,其实孩子的思维在此已经受到了抑制。
3.2忌主次不分。提问也应有主次之分,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不能越俎代庖,主次颠倒。一节成功的课后,学生应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有时可能会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1)对学生的提问肯定鼓励,(2)不妨把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资料思考。如《观潮》中的“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我就让学生查后再回答,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钱塘潮最盛的时候(提示:这牵扯到地球、月亮之间的吸引力等知识)。这样既学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浅尝辄止是相对一个问题而言的;主次不分是指全部问题而言的,这二者有区分点。
3.3忌结构松散。课堂提问也应在一条主线的串引之下井然有序,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听者不知所云。在这方面我们就应该学习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能把互相挨不着的节目——歌唱、舞蹈、杂技等有序紧凑的联系到一块,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有个浑然一体的感觉。教师上课也应该有这种能力。结构松散在我所听的课中并不少见。
3.4忌面面俱到。提问越是想面面俱到,就越是面面都不到。学知识不能急,要日积月累,一节课能清清楚楚解决一两个问题,这本身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3.5忌避重就轻。有些老师上课只提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说明他没有用心教学,这是一种损人也不利己的行为。
最后说明一点,课堂提问还应尽量使用表扬性的词汇和鼓励性的语气。对问题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对待,结果更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学习有时也是在比谁更认真,谁经常认真对待学习谁成功的几率就更大。
总之,课堂提问看似简单,实是不易;看似随意,实很关键。特别是在当下要求必须进行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这个问题就更显得很有必要认真思考。
收稿日期:2009-04-22
【关键词】主次;教学;兴趣;提问;课堂
Reflections on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Wu yinling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the tacit understanding that it is not a student or teacher can do things unilaterally. Vigorously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our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I am on my school there are some ideas and views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riting, and we discuss them. Hope that we can give valuable advice.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ing; Interest; Questions; Classroom
最近学校大力搞课改,要求老师每周必须听一定量的课。我听了几位同行的课,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按理,一节课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会迎刃而解,或基本得到解决。但我发现,老师授课总是放不开,好像始终在围绕一些“简单无味”的问题在提问,导致部分学生的兴趣不浓;另一部分学生表现好,顺着老师的启发在认真的学,但我觉得该提的问题师生都没有提,听完课后总令人觉得不过瘾。由此我有了一些关于课堂提问思考的看法。
1.为什么提问不到位呢
1.1意识上因循守旧。
在教学上有些老师死记教学任务——与考试密切联系的内容,把这当作教学的最高点,如语文教学的任务当成字词、分段、手法、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等等。除此之外别无他想。若鼓励学生随便提问,那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成绩,所以还是选择稳一点的传统办法好。放着稳得不干,谁还爱冒险呢?
1.2内心上懒于思考。
传统式教学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备课来上课,上起来肯定轻松,若鼓励学生随便提问,谁能估计到学生会问什么,那太费脑子。放着轻松的不干,谁还爱伤脑子?
1.3行动上懒于管理。
上课如果鼓励学生只要是联系到的、不会的问题就随便问,那么势必会“导致”纪律难于管理。再加上那么几个“行为超长生”,那就更难收拾了。放着省心的不干,谁还爱费力劳神呢?
2.怎样才能让学生问的透彻,老师又管理的轻松到位呢
2.1解放观念。
素质教育的首倡者孙云晓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孩子,发展孩子。也就是说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更轻松;潜能更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更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我们有许多人在这方面走了弯路。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高分数而走近路,过分抑制孩子的思维,使孩子的思维变得呆板、狭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是好方法。我们应有这样的新观念。
2.2勤于学习。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坚持起来很不容易。在此我只想说,一个没有养成时时和学生共同学习习惯的老师,肯定成为不了一个好老师。
2.3重在引导。
既要让学生自由提问,又要把握好课堂纪律。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问题之上,心无旁骛。这样,教室自然有秩序,一些捣乱分子也会受到影响。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引导在这一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好的引导我想还应加一条,就是要有适当的幽默。一节课穿插几句幽默的话,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课堂纪律。
3.课堂提问我们还应注意什么
3.1忌浅尝辄止。不要只对一个问题只提“该提”(紧扣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没有深入下去。这样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都受到一定影响。在听一位教师的课——《学与问》时,教师围绕那节课的教学任务(串讲课文),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只说了它的字面大意。为什么其它的花都谢了,而深山寺庙里的桃花却依然茂盛开放?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不求甚解。我想如果不管是哪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既紧扣主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但没有学生提出来,其实孩子的思维在此已经受到了抑制。
3.2忌主次不分。提问也应有主次之分,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不能越俎代庖,主次颠倒。一节成功的课后,学生应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有时可能会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1)对学生的提问肯定鼓励,(2)不妨把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资料思考。如《观潮》中的“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我就让学生查后再回答,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钱塘潮最盛的时候(提示:这牵扯到地球、月亮之间的吸引力等知识)。这样既学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浅尝辄止是相对一个问题而言的;主次不分是指全部问题而言的,这二者有区分点。
3.3忌结构松散。课堂提问也应在一条主线的串引之下井然有序,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听者不知所云。在这方面我们就应该学习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他们能把互相挨不着的节目——歌唱、舞蹈、杂技等有序紧凑的联系到一块,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有个浑然一体的感觉。教师上课也应该有这种能力。结构松散在我所听的课中并不少见。
3.4忌面面俱到。提问越是想面面俱到,就越是面面都不到。学知识不能急,要日积月累,一节课能清清楚楚解决一两个问题,这本身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3.5忌避重就轻。有些老师上课只提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说明他没有用心教学,这是一种损人也不利己的行为。
最后说明一点,课堂提问还应尽量使用表扬性的词汇和鼓励性的语气。对问题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对待,结果更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学习有时也是在比谁更认真,谁经常认真对待学习谁成功的几率就更大。
总之,课堂提问看似简单,实是不易;看似随意,实很关键。特别是在当下要求必须进行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这个问题就更显得很有必要认真思考。
收稿日期: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