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任务
  在抗战最为紧张的时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谭世民,趁赴前线视察的机会,投靠了汪伪。作为高参,谭世民知道太多党内的秘密,国军从此将可能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他本人还是个特工,曾留学美国,并为中情局工作过一段时间,据说,连“特工王”戴笠都向他请教过谍战谋略。
  汪伪政府如获至宝,升谭世民为伪国民政府中将高级参议。
  谭世民叛变后,军统南京站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重庆方面的电报。站长华一骁立即下令各分站转移。饶是如此,还是有两个分站被一窝端了,被杀、被捕了30多名兄弟。最让华一骁揪心的是,他费尽心思安排在汪伪内部的两名内线也被捕了!
  接下来,南京和上海两处美国谍报机构被日军破获,疑是谭世民提供的信息和作的行动指导。
  戴笠指示华一骁:谭世民的危害性难以估量,务必在半月之内除掉他,不惜一切代价!
  华一骁毕业于戴笠创办的杭州青训班,算得上是戴笠的得意门生。他曾被送往苏联特工培训基地受训3年。在苏联学习、实习期间,华一骁单独探到一处深藏于莫斯科的纳粹盖世太保的情报点,并击毙两名、活捉一名盖世太保,还因此受到了朱可夫元帅的接见。
  可是,如今面对如此严峻的任务,没了内线的华一骁一时间竟有些无从下手。到了第十天,华一骁用尽了一切办法,仍旧查不到谭世民的出行踪迹。
  这天晚上,华一骁和副站长老万在上海路一间“自己人”开的咖啡馆里,边喝咖啡边思考对策。突然,一个伙计敲门进来,递给华一骁一张散发着幽香的纸条。
  华一骁打开纸条,里面有一张“首都大剧院”的电影票,纸条上写道:华一骁先生,请去看此场电影,你会得到你想要的。不必怀疑,既然知道你的行踪,要杀你早就杀了。
  电影票是一张包厢票,位置是30排右8号厢,开映时间是明天晚上8点。华一骁决定去看那场电影。
  隔天晚上,他提前3分钟来到大剧院,进了第30排右8号包厢。电影是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开演前10秒钟,灯光全熄了。就在这时,一股幽香钻入华一骁的鼻子。他微微扭头,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着学生服的清秀女子,胸前挂着两朵白色的黄桷兰花。
  “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华一骁直奔主题,低声说。
  “谭世民的行踪。”女子的嗓音若黄莺婉啼。
  “你是什么人?对我有什么条件?”华一骁问道。
  果然,女子说:“云南白药百瓶装一百箱、盘尼西林百盒装一百箱、阿司匹林百盒装一百箱、奎宁一万支、纱布绷带……”
  虽然女子对第一个问题没有回答,但听了她的条件,华一骁已几乎可以认定她是什么人了—只有八路军或新四军,才非常缺乏这些药品。华一骁笑道:“虽然数量不少,但我还是可以办到的。不过,我如何才能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在刺杀谭世民成功后,你再把东西交给我,划算吧?”女子说。华一骁略一考虑,说:“好。”
  女子靠近华一骁,低声说:“谭世民即将去沈阳,飞机后天下午5点20分起飞。如果情况有变,你会看见有人胸前只戴有一朵黄桷兰,如果戴两朵,说明一切正常。”
  华一骁说:“你不怕我耍赖?”
  女子说:“小女子对你仰慕已久。像你这样的人,是完全值得我信赖的。我叫阿兰。再见!”说完,她便出了包厢。
  华一骁独自在包厢内沉思:自己的行踪,她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如果阿兰是共产党,那么她提供的情报应该是可信的。如果她是日伪的人,其目的是什么?提供假情报,引我上钩?没必要,她如此神出鬼没,若是要杀我,早就杀了。
  2. 初刺
  眼看就要到上头限定的时间了,华一骁没有其他方法获知谭世民行踪,他决定相信阿兰。
  南京机场外围,每隔数十米就是一个岗哨;跑道边的草地上围了一层铁丝网,网内和网外有数队日伪士兵,日夜不斷穿梭巡逻。
  第二天晚上,华一骁带着一支冲锋枪、一把手枪,以及数枚烟雾雷和手雷,开始了行动。
  下半夜,华一骁穿过跑道外围的灌木林带、草地缓冲带,突破铁丝网,潜至距起飞点130米的位置,进入了有效射程。
  华一骁一直潜伏到隔天下午5点整,这时,只见三辆轿车缓缓驶向一架待飞的飞机。一个中队的日军士兵立即围上去保护。
  通过冲锋枪的瞄准具,华一骁看见,一个40出头、中等身材,一身军装、佩戴中将军衔的人下了轿车,应该就是谭世民。
  华一骁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身为特工的谭世民,出行怎么可能如此招摇?另外两辆轿车上下来的是几个男女军官,有日军,有伪军。有些是同机人员,有的是送行人员。华一骁认出其中一个日军少尉女军官,竟然是阿兰!难道阿兰是日军女间谍?阿兰的胸前戴着一朵白色黄桷兰!难道情况有变?
  眼见大汉奸即将登机,华一骁来不及多想了,他瞄准谭世民的头正要扣动扳机,谁知距他五六十米的地方突然枪声大作。十余个几乎与青草同色的人破土而出,手执冲锋枪,向谭世民方向猛烈扫射。
  倒下的都是谭世民身周的人。日军的火力全部集中向对方射击。那群人毫不怕死,一边扫射,一边向飞机冲去。两个随从护着谭世民,打开车门,谭世民一矮身,正要钻入车内。“砰!”华一骁开枪了,子弹从谭世民右耳下侧穿了进去。顿时,日伪军的火力,约有三分之一向华一骁方向集中过来。
  华一骁接连扔出三枚烟雾手雷,在一大片烟雾的掩护下,他敏捷地做着避弹动作,逃往机场内部—借着那些建筑物,成功撤离的把握性要大些。
  “哧”的一声轻响,华一骁感觉右大腿像被火燎了一下,中弹了!他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一辆黑色轿车从烟雾中冲过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上车!”华一骁拉开车门,一头扎了进去,开车的正是日军少尉阿兰。
  阿兰的驾车技术娴熟至极,轿车做着各种高难度的特技动作,躲避着枪弹冲上跑道左侧的公路。   待大队日伪军骑着摩托追上去时,只看见长江边的乱石滩上,仰翻着一輛弹迹斑斑的空车。
  子弹没伤着骨头,华一骁暂时还跑得动。他脱下外衣裹着伤口,以免沿途滴血。两人逃进江边一片密林,穿过密林,进入市郊,此时天已全黑。
  接着,阿兰带着华一骁进入一家酿酒的大户人家的院子。一个老头儿赶紧把两人迎了进去。阿兰管老头儿叫“王善人”。王善人拿来了碘酒、白药、棉纱等,为华一骁处理伤口。
  “阿兰小姐,你已经暴露了,干脆就加入我们组织吧?”王善人边给华一骁上药边说。
  阿兰说:“我再考虑考虑。”
  王善人出去后,华一骁问:“他们才是共产党?你不是?”
  阿兰摇摇头,笑道:“我和共产党是合作关系。为了救你,可把我的大好仕途完全葬送了啊。”
  华一骁盯着阿兰胸前那朵已经发黄了的黄桷兰,问:“你究竟是哪个组织的?为什么要救我?你今天只挂了一朵黄桷兰,是什么意思?不让我杀谭世民?”
  阿兰说:“我是日军里的翻译,陪同长官伊春中佐送谭世民到机场,发现飞机周围的日伪军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再看谭世民的下车动作有些笨拙,我顿时意识到此人只是个替身,是来机场吸引刺客的。我本来戴着两朵黄桷兰,在下车时悄悄摘下一朵。我救你,一是因为我向你提供的情报有误;二是,我……我舍不得眼睁睁地看着你死。至于我是什么人,现在既然已经暴露,告诉你也无妨。”
  3. 再刺
  阿兰说,她本名叫鱼田镜子,中国名字叫俞兰,是明朝与戚继光将军齐名的抗倭名将、著名武术家俞大猷将军的后代。
  当年,俞将军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很多次秘密军事行动,都被倭寇事先知道,明军屡次吃了大亏。俞将军想尽办法进行深挖,竟然发现在自己军中,有几个中下级军官祖上来自日本!其中一位居然是俞将军的一位谋士!
  肃清间谍后,俞将军在对倭作战中,势如破竹。灭完倭寇,俞将军深感谍战工作的重要,他让自己两个儿子东渡日本,“变”为日本人,让自己的后代,伺机渗入日本军队。假如中日开战,他们就能秘密为祖国效力。阿兰早已跟共产党地下组织进行了合作。
  “我的行踪,是共产党地下组织提供给你的?”华一骁问道。
  阿兰说,共产党对华一骁感兴趣已久,认为他是个有能力、真正有爱国心的人,想要争取他。
  “若你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将会受到什么处置?”阿兰问。华一骁黯然摇头:“那得看上面的心情了。”
  “上面明知谭世民是高手,为什么要让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杀他?”阿兰问。华一骁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不想往更深处去想。
  阿兰替他回答了:“一,你太优秀,太正义,他们容不下你;二,你跟过冯玉祥副委员长,他亲共,所以他们怀疑你也是,打算通过这个等同于送死的任务除掉你!当然,你能杀了谭世民更好。”
  次日,华一骁在伪《民国日报》上看到谭世民在沈阳活动的消息。还在这张报上看到,昨日在机场袭击谭世民的那十几个人是美国花高价雇佣的南洋死士。
  华一骁脱离了军统,但他并未加入共产党,只是与地下党保持着密切关系。伤好后,他与阿兰成了伴侣。凭两人的机智与身手,要逃脱军统加害,自然不是太难。
  谭世民这个大汉奸,必须得杀!华一骁和阿兰准备完成这个目标后远走他乡。可两人行动多次,始终没能成功,有两次还差点儿送命。
  军统虽然对同胞干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但他们对日伪要人所采取的行动也有一定成效:1942年12月,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陆军中将冢田攻的坐机在太湖上空被击落,冢田攻及其高参藤原武及同机11人全部毙命;1943年5月,日军少将浅野克己遇刺于广东东江;同年9月,汪伪另一大汉奸李士群在上海被毒杀……
  谭世民身边的防范更加严密。1944年9月,华一骁和阿兰再次追寻到了在杭州公干的谭世民。两人瞅准机会,一个瞄准头部,一个瞄准胸部,同时向大汉奸开了枪。
  谁知,谭世民竟然躲开了射向他头部的子弹,胸前那颗子弹被他身上的防弹衣挡下了。接着,谭世民一挥手,七八个手下闪电般扑向华一骁和阿兰,将他们摁倒在地。
  谭世民看了两人一眼,面无表情地说:“善待他们。”
  一年后,华一骁和阿兰被押到一间办公室。谭世民正等在里面,他竟为两人打开了手铐脚镣。
  “华一骁先生,俞兰小姐,你们受苦了!”谭世民向两人深深鞠了个躬,“感谢两位和军统的多次真假刺杀。如果不是你们,冢田攻和李士群等恶人也死不了那么快;琉球海域的一百多艘日本军舰,也不可能会被美军击毁得那么彻底。上个月,日本已经投降。两位有什么打算?入国军,还是去延安?”
  原来,华一骁被派到南京,一开始,就是计划用他及许多弟兄的牺牲,来掩护假叛变的谭世民,使得他能得到日伪高层的充分信任,获取更多的机密情报。
  华一骁心情复杂地说:“给谭将军造成那么多次惊吓,实在是不好意思。日寇既已投降,我和阿兰打算赴南洋经商,望将军恩准。”
  谭世民送了华一骁和阿兰一大笔盘资,并亲自送两人上了去南洋的邮轮。
其他文献
过去,在山东济南府,当时济南伪主席是韩复榘(音、义同“矩”),这位主席是由匪变兵,由兵变官,乌合之众,独霸山东。  有一回,韩复榘骑自行车,他本身足有一百六十斤,用的这位副官也有一百五十多斤。韩学骑车,副官要在车后边扶着。  这一天韩复榘对副官说:“老马,过两天是俺妈的生日,准备大办寿日。除去招待酒席以外,还要唱一台大戏,把所有好演员都喊来给我唱。”  馬副官不敢怠慢,及时地都办好了。做寿那天,京
期刊
一、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前的秦岭腹地。那年的五黄六月,腰身壮实、天生一把好力气的苏老大腰别镰刀,接连赶了两天两夜的山路后,走进了一个名叫栖鸦堡的小村落。  栖鸦堡村子不大,三面靠山,一面临河。山是荒山,连名字都没有,当地人就那么东山北山的叫;河有名字,叫饮马河,约有二三十米宽,水深流急。赶上下大雨刮大风,浪头呼啦啦乱飞乱蹿,能完全淹没那座一走上人便颤颤晃晃、嘎吱作响的木桥。
期刊
在夏天来临前,程芳如愿搬进满庭芳公寓的16楼,她将几袋垃圾装好临时搁在门外,不料当夜,袋子被老鼠咬得乱七八糟。  程芳无法容忍老鼠的存在,于是去找物业管理员理论。管理员边在本子上登记边说:“以前多好,你对面那家就养过一只猫,可惜死掉了。”  程芳自从搬来,对门的房子就没见过人,只恍惚记得当初签合同时房产经纪告诉过,那房主是画家刘枫。  程芳在报社工作,听说过刘枫。他是这个城市炙手可热的时尚画家,他
期刊
圣上选妃在即,趋之若鹜者有之,避之不及者同样有之,如谢家。  小蛮是谢家的独生女,更是青花镇首屈一指的美人儿。当地知府巫德虽口碑极差,眼光却不赖,他内心比谁都清楚。小蛮这妮子,正是自己时来运转飞黄腾达的跳板。  谢家以经商为生,虽非大富大贵,家境倒也殷实。半年前,谢道远为生意上的事前往福建后,便一直杳无音讯。谢夫人与小蛮忧心如焚。  “娘啊,只怕这一两日官府便会来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怎可抗衡?
期刊
在母亲陈兰眼里,女儿陈初七一直是个温顺可爱的乖乖女。从小到大,似乎也只做过一件任性的事:改姓。本来,初七随父姓,叫宋初七,自从8岁那年父亲抛妻弃女与另一个女人远走高飞后,初七异常固执地随了母亲的姓。转眼十几年过去,初七大学毕业,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最近这段日子,陈兰觉察到女儿变了,经常和一些来路不明的男男女女泡吧喝酒,四处游荡,玩到很晚才回家。  这天傍晚,陈兰早早做了晚饭,和江舜坐在桌边等
期刊
当县党部的卫兵把一张午夜起航的船票送到沈老爷手上时,沈老爷矜持片刻,皱了一下眉头,转而沉下脸来,问卫兵:“家眷呢?”  卫兵没有回答。沈老爷也没再追问。但是,他预感要大事不好了!  果然,等沈老爷傍晚返回盐区,想与家人道别时,发现他家宅院四周,似乎被人布下了“眼线”。  那一刻,沈老爷本想让马夫汪九调转马车,折回县党部,或直接到盐河口的小码头上候船去。可他转而又想,此刻若过于慌张,岂不更容易引起人
期刊
你从魔镜里看到的  大年三十的中午,曹金鹏在空空荡荡的古玩市场上,见到一个怪老头儿在摆地摊卖魔镜。所谓的魔镜就是普通的塑料框小圆镜,爱漂亮的人士臭美用的。但怪老头儿却声称这是魔镜,因为能够从镜子里,看到你想要看到的情景。  听完怪老头儿介绍,曹金鹏虽然不信,却有点儿心动。他大学毕业后,在这个城市的电脑城站柜台,已经三年没回家了。原因无外乎火车票难买,回去后串亲戚买礼物,给老人及小辈们发红包,开销太
期刊
1. 父女吵架  四川,有一座名为藏山的大山。藏山脚下,有一个村落,临江背山,叫秀峰村。  王延北是江上的艄公,撑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踩着老旧的筏子,终年打着赤脚,渡河的人习惯性地叫他—王赤脚。  王赤脚鳏居多年,只带着一个女儿,小名四丫,伶俐秀气,被王赤脚许给了村东头开磨坊的田老六。可四丫并不喜欢田老六,田老六太土气,不识字,也不爱说话,只晓得低头干活儿,像极了家里那头拉磨的黑驴。  四丫喜欢张诩
期刊
神医无双,年事已高,在一风景秀丽的地方隐居。因其医术高明,许多人慕名而来。可神医性格古怪,心情好分文不要,心情不好万金不治。  这日春暖花开,神医屋门前站一富商,隔门请其问诊,呼唤良久。无人应答,富商无奈离去。  不久,神醫屋门前又立一官员,携厚礼请其诊治,恳求良久,仍是无人应答,官员黯然离去。  傍晚,一镖师站于屋前,恳请为其老母诊治,久唤无声,镖师席地而坐,拿干粮坐在门口,一等两天,其间言词切
期刊
进山  清末民初,在长白山脚下有一个村子,上百年来,这个村子的人都以结伴进山挖人参为主要经济来源。王大山就有一个挖参的小团队,他是大哥,身强力壮,经验丰富,老二叫黑子,老三叫狗子,他们仨从小玩到大,一起结伴挖参,日子过得还不错。  天有不测风云,王大山的儿子忽然得了病,花了不少钱也治不好,而黑子的老婆上山采菌子时失足落入深谷摔死了。只有狗子家一切顺心,媳妇生了大胖儿子,加上五岁的女儿,也算儿女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