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也可“万紫千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选材要学会用一双“慧眼”,写真实人生;要学会用优美语言,绘温馨场面;要学会带一份感悟,寄情山光水色;要持一份自觉,捕捉地域传统之光。
  【关键词】记叙文;真实;温馨;山水;传统
   在中考卷中,作文的分值几乎占据了一半。60分的作文是初中生最头疼的一项。每每学生写到作文,无外乎母爱、考试之类的选材。当然,这的确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千篇一律的文章让阅卷老师看来索然无味。
   作为阅卷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有一番独特的风味呢?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角度尝试:
   一、用一双“慧眼”,写真实人生
   作文在叙写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要善于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并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
   学生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学习、考试、挫折、友情、母爱,这些充斥着他们生活的主流。所以他们的作文也比较真实且单调。
   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与我们相关的人和事也有很多。我曾经让学生留心观察每天遇到的每一個人,包括他们的职业、外貌、动作、神态等,然后就有学生注意到了这些人物,如上学路上遇到的环卫工阿姨、自行车坏掉之后主动帮忙的陌生人、学校食堂打饭的胖叔叔、小区打扫卫生处理绿化的后勤大叔、放学经过的小面馆的服务员、晚上在小区散步的老夫妻……这些人都是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只是被我们无意间忽略了。还有一些人我们遇到的比较少,但也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在特定的环境中也可以遇到,通过学生的总结,我们可以归纳为有卖水果的阿姨、来往送外卖的京东小哥、附近影楼的老板、书店里专心看书的柜员、小区巡查的民警……
   至于如何发现,我觉得平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布置一些周末作业,比如观察周围各种工种的人,写一篇关于他们的文章。比如观察一下生活中与你有关的人,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日常等等。
   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交流会的方式相互探讨、交流,这样有助于勾起学生的写作欲和表达欲。
   二、用优美语言,绘温馨场面
   学生的作文,是呈现他们思想的媒介。不必要苦大仇深,也不要满满负能量,而要呈现一种真善美。
   为此,对文章的描写,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淡雅、自然、朴实、超脱、静谧的文学样式。就像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一样,带给人舒适、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文章若能做到这点,就能带给阅卷老师独特的情感愉悦。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文章达到这种效果呢?
   1.加入温馨片段来描绘亲情
   亲情是我们身边最重要的情感,在作文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描绘一些温馨的亲情画面。比如,除夕夜在鞭炮声中,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中秋节一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上元花灯节父母带着子女一起去看花灯,清明节一家细雨中祭祖,重阳节赏菊插茱萸……这些温馨的画面、传统的节日习俗能勾起人记忆深处的美好,体现中国人以人为本的传统美德。
   2.营造和谐美好场景来渲染情感
   场景描写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可以为一篇平淡质朴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例如,在写对老家的情感时,不妨加入一些对老家典型景物的描写,可以是山间石径、野外田野、田塍篱角等,也可以是小桥流水、古街古巷、青石板连接的粉墙黛瓦。写人,可以加入挑担的农民、插秧的叔伯、捕鱼的乡亲,也可以加入摇橹的船娘、青石板上坐着的阿公阿婆。写特定的景物,可以是邻家的枣树青青翠翠、夕阳下的炊烟袅袅升起,也可以是墙角的一支腊梅独自芬芳,古墙上的常春藤缠缠绕绕,朱漆的大门口的石狮子沉默不语,水边的芦苇在风雨中坚韧顽强……这些特定的人、事、物营造出来的特定环境,既优美又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三、带一份感悟,寄情山光水色
   山水草木,只要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观赏,都是有情味的。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山川大泽、花草树木,尤其是自己所处地域的花草树木,这也是我们身边不能忽视的风景。
   1.挖掘田园之趣,品味劳作之喜
   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用生动清新的语言,回忆了童年时期与祖父在后园里拔草、摘花、铲地、浇花的情景,生活味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走进田园山地,采丝瓜,剥蚕豆,采茶、挖地瓜、摘桑葚、掐香椿.....甚至可以去插秧、割麦、播种等,作文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劳动之趣写在作文中,岂不是妙哉?
   2.观察身边花木,感受草木精神
   世界上的花草树木都是有情的,著名散文家汪曾祺就有《人间草木》一书,在书中写了葡萄、写栀子花、槐花、牵牛花,既雅致又有生活情韵。在写作中,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写生活中的花草,春天的迎春花、梨花、桃花、樱花、蔷薇花等;夏天的荷花、栀子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腊梅等。即使不写艳丽的花朵,蓊郁的树也是作文中比较新颖的选材,村口的枣树,老街旁的梧桐树、院子里探出头的石榴树,乡间小路中随处可见的苦楝树,深秋时热烈灿烂的枫树,小区里随处可见的冬青,老宅里的一丛佛肚竹......梅兰竹菊,皆有风骨,花草树木,均带人情。只要带着情感去观察,你就会发现草木身上也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让人思考,给人以启迪。
   四、持一份自觉,捕捉地域传统之光
   现在的作文缺少生活,尤其缺少人文。我们的教育需要知识,尤其需要人文。文化传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基石,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关注传统、重视传统,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为此,我觉得在作文中,我们可从以下方向进行引导:
   1.引导学生作文中加入些地区特色美食和特色工艺和特色建筑风格
   我们的学生来自整个苏州不同的城镇,每个城镇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和工艺,说到美食,甪直的红烧蹄髈、香脆萝卜干,藏书的羊肉羊羔,洞庭东西山的各色新鲜瓜果,太湖镇上的水八仙,都有独特的制法和口味。说到工艺,镇湖的刺绣、甪直的船娘服饰、木渎的湘妃扇、桃花坞的年画堪称有名,更别说什么珍珠饰品、木雕根雕、丝绸制品了。说到传统建筑,苏州这座城市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苏州每条街巷路名,都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例如,东山的雕花楼有明清建筑的风格,陆巷古镇的解元、会元、探花三大牌坊让你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科举文化,王鏊故居又能让你联想到唐伯虎点秋香的典故;苏州以园林闻名,网师园、拙政园等苏州园林小巧精致,移步易景,漫步其中,文化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若是在文章中加入这些传统美食、传统工艺和传统建筑风格,自然更有文化和历史底蕴,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2.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融入传统节日和传统风俗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苏州也留下了很多独特的风俗传统,有些传统节日我们还能参与其中,窥探出古人的祭祀大礼、生活习俗。除夕之夜枫桥夜泊,听寒山寺的钟声敲响;元宵节胥门灯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四月十四,阊门神仙庙轧神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虎丘庙会、天平山红枫节、拙政园荷花节、太湖梅花节,让我们能够领略苏州自然风光的美丽,甪直水乡服饰文化节、中国丝绸旅游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特色。
   我们还可以加入二十四节气中苏州人的传统习惯,如二月二剃头,吃撑腰糕;立夏时节蚕豆旺相;端午要吃咸鸭蛋、冬至要喝冬酿酒;重阳节要登高吃重阳糕,小雪老苏州要腌制雪里蕻等。
   在作文中,适当加入这些元素,可让学生的作文更有传统味,也能使阅卷老师看到一个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坚持。
   文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是真实而温馨、寄情山水、热爱传统的事,都是清新的选材。万紫千红总是春,新颖清新的选材,成就考场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旷可卿.一篇学生习作引发的思考——如何让记叙文从浅层次的徘徊中走出来[J].中学语文,2012(24):80-82
   [2]王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和生活情感的结合[J].名师在线,2016(11):73-74
   [3]余志明.优化写作教学 创新学生思维——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8(05):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杂糅又相辅相成,强化“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本次研究通过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就读写结合提出了几点有价值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阅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   初中教育大多以基础教育为主,通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感知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更是如此,灵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拿来主义》一课为例,反思在备课环节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学生学情的了解,以及依此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备课;有效教学;文本;学情;教学方法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准备工工作。备课不仅是教学设计,还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又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更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备好课是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高中,分层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最大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在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背景   学生在步入高中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班往往是以中考分数为依据。这种对分班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异,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存
期刊
对初中语文而言,课外阅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及学科素养。同样,课外阅读不能变成一种程式,让学生只进行表层阅读,应使学生多维地了解它、深刻地体验它,使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要组织一定量的主题阅读,进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立体的了解。主题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以相关的主题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口。现以《创业史》为例,展示粗浅
期刊
【摘 要】英语是高中教学阶段的一项重点教学项目,也是最具难度的一项教学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探究时应当注重方法与模式的创新,或整合性应用来增强教学成效,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前景,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实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导学案来为教学内容的导入进行准备性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与培养。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便可将导学案与微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两项教学模式的教学优
期刊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课程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初中英语教学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就是教师用中文讲课,照着课本让学生读英语,然后是讲英语语法,让学生做题,这种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忽略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形成了现在学生只会做题,不会交流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这样既满足素质教育要求,也符合培养
期刊
【摘 要】空间感知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针对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及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地理模块当中促进学生地理水平的提高和地理素养的提升,老師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引导学生积极复习,让学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读图识图能力和对空间差异的分析比较能力。本文结合实践教学,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例,对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思维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已发生了变化,在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重点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语文学科在所有的学科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打好语文学科的基础,这样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过分追求教学课件外在形式而忽视语文课程本身的美质、一味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语文教学被PPT占领而忽视了学生对课程本身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即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期刊
【摘 要】如今,在农村初中生教育过程中,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语文的作文形式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就是通过细节描写的方式,描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细节描写可以“扮靓”记叙文的语言。但是,大多数农村初中生在写作中总是存在跑题、纸上谈兵、难以表达情感等问题,为了减少这类问题出现,需要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存在的细节,依托教材中对细节描写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