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为应该停止的持论者理由有三:其一,不知感恩何以为人,人且不人则生将不生,做人不及格的学生有何资格享受资助?其二,没有明确而又有持续性的感恩反馈行动,会让施助者心寒。其三,不知感恩的受助者罕能成功。
推理不可不谓严谨,言辞不可不谓恳切,冠冕不可不谓堂皇。然而,我看不出感恩和接受资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无可厚非,但千篇一律的感恩戴德而且要见诸行动则让人无语。从施助者入手看似入情入理,实则入情不入理。至于感恩与能否成功,联系太过牵强。
上述持论者基于施助者的立场,却至少忽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标准问题。我们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标准。如果感恩能成为是否资助贫困生的标准,那么学习成绩、常规表现是否也应该成为一个标准呢?那么学习位于多少名以后将不能享受贫困生资格?常规扣多少德育积分就不能再递交贫困申请?所以我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唯一理由。第二关注对象。他们只是替高高在上的资助者代言却忽略了受资助者的处境。难道被资助的学生就没有资格再谈尊严了么?以牺牲尊严为代价换取资助,这种变了味的资助还有意义吗?第三,逻辑错误。资助在前,感恩在后,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感恩就停止对他的帮助,岂不是从人格上判定了他做人不及格,這样不但没有帮到他,反而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接受道德的审判,请问这是我们资助一个人的初衷吗?
所以,我认为,资助是一种福利性善举,无论感恩与否都不可停止。原因如下:
其一,从条件讲,资助贫困生是因为他“贫困”不应因其是否感恩而有所差别。国家资助贫困生,主要考虑学生家庭情况,至多参考学生的日常表现,并没有让受助学生写下保证书现在如何如何感激将来如何如何回报。没有任何一所大、中、小学这样做,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贫困是资助的充分必要条件,让他能够维持学业是资助他的唯一理由。除此之外,不应有他。如果感恩是一个必选条件,那么学习成绩、思想状况、日常表现、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努力程度、文化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是不是都要成为必选条件呢?
其二,从施助者看,自古“施恩不图报”,难道施与者是为了获得受助者某种形式的感恩,而不是发自真诚的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慷慨解囊”的吗?
其三,从受助者看,物质的杯水车薪往往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当受助者被聚焦在绚烂的聚光灯下,站立在众人面前,手持一张夸张的大支票,向恩人们“鞠躬答谢”的时候,这种感觉与乞讨何异呢?也许,不是每一次资助都会伤害受助者的心,但如果明确要求受助者必须以某种形式持续不断地感恩的话则无疑给受助者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有骨气的孩子是不屑于拿尊严换面包的,于是他们选择拒绝。不是他们傻到拒绝帮助而是他们必须捍卫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少的可怜的尊严。贫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也许是家庭,也许是社会。既然贫困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那么为什么接受资助必须得成为他一个人背负的沉重枷锁?
不停止资助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我们在资助他们的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物质资助的同时也要精神援助,而不是对他们赶尽杀绝——停止资助。
纵观古今中外,对弱者的援助是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备的功能。福利健全的美国暂且不说,渐趋和谐的中国也已如此,哪怕在最恶劣的封建社会也会由国家和大户出面组织无条件地开仓放粮赈济贫苦百姓。依靠制度而不依靠某个人,施与者不必自以为高,受助者也不必忐忑不安。让资助成为一种规范,让那些寒门学子可以坦坦然受之无愧,施施然乐此不疲。当他们回首往事时,可以庆幸有这样一段经历,不必知道是谁帮助了他们,只要知道将这种无私帮助的精神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就可以了,因为让每一位受助者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下,已然是最好的回报与感恩!
我们施与的是帮助,收获的是希望。不在乎他感不感恩,只要他坦然接受就好。因为我们是希望他活的更好,而不是在他贫乏的物质困境中再加上精神要求,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康德老人说过,能够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一是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资助就是这样一种无私而又崇高的善行,既然铸就了光环,就不要让这种光环成为受资助者沉重的精神枷锁吧!
推理不可不谓严谨,言辞不可不谓恳切,冠冕不可不谓堂皇。然而,我看不出感恩和接受资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无可厚非,但千篇一律的感恩戴德而且要见诸行动则让人无语。从施助者入手看似入情入理,实则入情不入理。至于感恩与能否成功,联系太过牵强。
上述持论者基于施助者的立场,却至少忽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标准问题。我们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标准。如果感恩能成为是否资助贫困生的标准,那么学习成绩、常规表现是否也应该成为一个标准呢?那么学习位于多少名以后将不能享受贫困生资格?常规扣多少德育积分就不能再递交贫困申请?所以我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唯一理由。第二关注对象。他们只是替高高在上的资助者代言却忽略了受资助者的处境。难道被资助的学生就没有资格再谈尊严了么?以牺牲尊严为代价换取资助,这种变了味的资助还有意义吗?第三,逻辑错误。资助在前,感恩在后,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感恩就停止对他的帮助,岂不是从人格上判定了他做人不及格,這样不但没有帮到他,反而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接受道德的审判,请问这是我们资助一个人的初衷吗?
所以,我认为,资助是一种福利性善举,无论感恩与否都不可停止。原因如下:
其一,从条件讲,资助贫困生是因为他“贫困”不应因其是否感恩而有所差别。国家资助贫困生,主要考虑学生家庭情况,至多参考学生的日常表现,并没有让受助学生写下保证书现在如何如何感激将来如何如何回报。没有任何一所大、中、小学这样做,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贫困是资助的充分必要条件,让他能够维持学业是资助他的唯一理由。除此之外,不应有他。如果感恩是一个必选条件,那么学习成绩、思想状况、日常表现、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努力程度、文化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是不是都要成为必选条件呢?
其二,从施助者看,自古“施恩不图报”,难道施与者是为了获得受助者某种形式的感恩,而不是发自真诚的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慷慨解囊”的吗?
其三,从受助者看,物质的杯水车薪往往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当受助者被聚焦在绚烂的聚光灯下,站立在众人面前,手持一张夸张的大支票,向恩人们“鞠躬答谢”的时候,这种感觉与乞讨何异呢?也许,不是每一次资助都会伤害受助者的心,但如果明确要求受助者必须以某种形式持续不断地感恩的话则无疑给受助者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有骨气的孩子是不屑于拿尊严换面包的,于是他们选择拒绝。不是他们傻到拒绝帮助而是他们必须捍卫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少的可怜的尊严。贫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也许是家庭,也许是社会。既然贫困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那么为什么接受资助必须得成为他一个人背负的沉重枷锁?
不停止资助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我们在资助他们的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物质资助的同时也要精神援助,而不是对他们赶尽杀绝——停止资助。
纵观古今中外,对弱者的援助是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备的功能。福利健全的美国暂且不说,渐趋和谐的中国也已如此,哪怕在最恶劣的封建社会也会由国家和大户出面组织无条件地开仓放粮赈济贫苦百姓。依靠制度而不依靠某个人,施与者不必自以为高,受助者也不必忐忑不安。让资助成为一种规范,让那些寒门学子可以坦坦然受之无愧,施施然乐此不疲。当他们回首往事时,可以庆幸有这样一段经历,不必知道是谁帮助了他们,只要知道将这种无私帮助的精神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就可以了,因为让每一位受助者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下,已然是最好的回报与感恩!
我们施与的是帮助,收获的是希望。不在乎他感不感恩,只要他坦然接受就好。因为我们是希望他活的更好,而不是在他贫乏的物质困境中再加上精神要求,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康德老人说过,能够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一是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资助就是这样一种无私而又崇高的善行,既然铸就了光环,就不要让这种光环成为受资助者沉重的精神枷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