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停止资助不感恩的贫困生吗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为应该停止的持论者理由有三:其一,不知感恩何以为人,人且不人则生将不生,做人不及格的学生有何资格享受资助?其二,没有明确而又有持续性的感恩反馈行动,会让施助者心寒。其三,不知感恩的受助者罕能成功。
  推理不可不谓严谨,言辞不可不谓恳切,冠冕不可不谓堂皇。然而,我看不出感恩和接受资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无可厚非,但千篇一律的感恩戴德而且要见诸行动则让人无语。从施助者入手看似入情入理,实则入情不入理。至于感恩与能否成功,联系太过牵强。
  上述持论者基于施助者的立场,却至少忽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标准问题。我们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标准。如果感恩能成为是否资助贫困生的标准,那么学习成绩、常规表现是否也应该成为一个标准呢?那么学习位于多少名以后将不能享受贫困生资格?常规扣多少德育积分就不能再递交贫困申请?所以我认为,贫困是资助贫困生的唯一理由。第二关注对象。他们只是替高高在上的资助者代言却忽略了受资助者的处境。难道被资助的学生就没有资格再谈尊严了么?以牺牲尊严为代价换取资助,这种变了味的资助还有意义吗?第三,逻辑错误。资助在前,感恩在后,如果因为没有及时感恩就停止对他的帮助,岂不是从人格上判定了他做人不及格,這样不但没有帮到他,反而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接受道德的审判,请问这是我们资助一个人的初衷吗?
  所以,我认为,资助是一种福利性善举,无论感恩与否都不可停止。原因如下:
  其一,从条件讲,资助贫困生是因为他“贫困”不应因其是否感恩而有所差别。国家资助贫困生,主要考虑学生家庭情况,至多参考学生的日常表现,并没有让受助学生写下保证书现在如何如何感激将来如何如何回报。没有任何一所大、中、小学这样做,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贫困是资助的充分必要条件,让他能够维持学业是资助他的唯一理由。除此之外,不应有他。如果感恩是一个必选条件,那么学习成绩、思想状况、日常表现、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努力程度、文化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是不是都要成为必选条件呢?
  其二,从施助者看,自古“施恩不图报”,难道施与者是为了获得受助者某种形式的感恩,而不是发自真诚的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慷慨解囊”的吗?
  其三,从受助者看,物质的杯水车薪往往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当受助者被聚焦在绚烂的聚光灯下,站立在众人面前,手持一张夸张的大支票,向恩人们“鞠躬答谢”的时候,这种感觉与乞讨何异呢?也许,不是每一次资助都会伤害受助者的心,但如果明确要求受助者必须以某种形式持续不断地感恩的话则无疑给受助者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有骨气的孩子是不屑于拿尊严换面包的,于是他们选择拒绝。不是他们傻到拒绝帮助而是他们必须捍卫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少的可怜的尊严。贫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也许是家庭,也许是社会。既然贫困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那么为什么接受资助必须得成为他一个人背负的沉重枷锁?
  不停止资助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我们在资助他们的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物质资助的同时也要精神援助,而不是对他们赶尽杀绝——停止资助。
  纵观古今中外,对弱者的援助是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备的功能。福利健全的美国暂且不说,渐趋和谐的中国也已如此,哪怕在最恶劣的封建社会也会由国家和大户出面组织无条件地开仓放粮赈济贫苦百姓。依靠制度而不依靠某个人,施与者不必自以为高,受助者也不必忐忑不安。让资助成为一种规范,让那些寒门学子可以坦坦然受之无愧,施施然乐此不疲。当他们回首往事时,可以庆幸有这样一段经历,不必知道是谁帮助了他们,只要知道将这种无私帮助的精神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就可以了,因为让每一位受助者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下,已然是最好的回报与感恩!
  我们施与的是帮助,收获的是希望。不在乎他感不感恩,只要他坦然接受就好。因为我们是希望他活的更好,而不是在他贫乏的物质困境中再加上精神要求,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康德老人说过,能够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一是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资助就是这样一种无私而又崇高的善行,既然铸就了光环,就不要让这种光环成为受资助者沉重的精神枷锁吧!
其他文献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居核心地位,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与他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较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品质,外化为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行为。一些错误思想、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违法乱纪的行为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最
期刊
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几乎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故我。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做了些尝试:  一、转变观念,还阅
期刊
人类的历史有多漫长,世间的战争就有多残酷,同时,反战的声音就有多强烈。战争在客观上促进科技,引起变革,推动历史,但也带来了哀鸿遍野,妻离子散,家破国亡。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
期刊
新课标出台后,语文教材在编选意图上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文学鉴赏水平的培养,主张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加阅读容量。这些变化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却让不少孜孜不倦于传统教法的语文教师一下子慌了手脚,乱了方寸。现实问题摆在那里:如此众多的优秀文章如何取舍,捉襟见肘的教学课时如何安排?以不变应万变看来是不行了,一篇课文动辄三四堂乃至五六堂
期刊
30年代中期开始,曹禺向剧坛奉献的几部剧作精品,就像挖不尽的宝藏一样,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话题。其主要依凭是《雷雨》、《日出》等早期剧作所显示的艺术造诣。当我们潜心研习这些剧作时,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意”现象,感受到其间流荡着一股浪漫主义气息,由此构成了曹禺剧作别样的浪漫主义特征。曹禺戏剧的特点,浪漫而有诗意。  1935年《雷雨》东京首演之前,导演致信曹禺,表示要去掉序幕和尾声。曹禺回信中明确表示: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也指出:语
期刊
诗歌艺术,首先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缀。其次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面、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一、由实景到
期刊
新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既不像以往材料作文中要求根据材料中心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比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比传统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
期刊
一、重拾课堂的语言美  这是一堂语文课最低的要求。以《荷塘月色》的导语为例,试着对比效果。例一:当你走进教室,和颜悦色,声音柔美地对学生颇含感情: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一篇美文写出了一个作者的故事,却写尽了很多人的似曾相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随同朱自清先生漫步月下荷塘。  高中语言课堂的美有如下几种:  第一,语言的文学性、情感性。学生毕竟年纪小,容易受感染,快乐的、忧伤的都能在他们心头留下印记。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渝黔交界的偏远山区,在当前激烈的“生源大战”中,生源数量少,不仅如此,生源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离异的学生及贫困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这些学生在入校后表现出自信心严重不足,行为习惯不规范,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欠佳。他们往往自由散漫、对学习没有兴趣,迟到、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如果我不能及时地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