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是行政公益诉讼主体的构成部分,也是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关键。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界热门的话题,随着实际生活中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逐渐增多,对于其原告资格确立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虽然国内现在已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我国立法上仍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组织部门的协作,并适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在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方面的法律制度,以更好的保护行政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构想
  一、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 利害关系理论
  利害关系理论认为,当政府侵犯了法律上的利益时,利害关系人就有权起诉要求政府在法院那里证明其侵犯行为是通过立法授权而认可的。法律上的利益被解释为“法律上保护的利益”和“法律上值得保护的利益”两种情形,原告的利益范围不仅指法律上保护的利益,还包括事实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或者反射的利益。据此,如果当事人受到不利影响或损害的利益包含在一定的公共利益之中,该当事人享有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也就是说“即便受到侵害或威胁的公共利益中包含有原告私人的直接利益,法律一般也不排除他通过公益诉讼程序一并获得救济。”
  (二) 公共信托理论
  “公共信托”产生于罗马法,根据这一理论,国民通过委托方式由政府管理这些非属私人的水、空气、河流等自然资源和财政税收财产。如果政府滥用权力或未尽善良保管人的义务,或损害受托人的利益或不公平地对待多数受益人,公民可以主张权利,请求政府履行受托人的义务。公共信托理论引申行政公益诉讼信托,即当全体国民交给国家信托管理的财产受到侵害时,国家就有义务保护信托的财产不受损害,国民委托政府管理公共财产的同时,将自己的一部分诉权也托付给国家。但国家作为众多机关的集合体,不可能自己亲自出庭起诉、应诉,于是又将诉权分配检察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由这些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当然,如果国家机关未依职权向法院起诉,任何一个公民均可依公共信托的理论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信托的财产。
  (三)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美国有关该理论的规定为“在出现官吏的违法行为时,为了制止这种违法行为,国会可以授权一个公共官吏,例如检察总长,主张公共利益提起诉讼,这时就产生了一个实际存在的争端。同时,国会也可以不授权一个官吏提起诉讼,而制定法律授权私人团体提起诉讼,制止官吏的违法行为。这是像检察总长的情况一样,也有一个实际的争端存在。宪法不禁止国会授权任何人,不论是官吏或是非官吏提起这类争端的诉讼,即使这个诉讼的唯一目的是主张公共利益也可以。得到这样授权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私人检察总长。”在英国该理论的表现为“检察总长在别人要求禁止令或宣告令或同时请求这两种救济时,为阻止某种违法而提起的诉讼。”
  二、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一)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转型时期,权力腐败的问题突出,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害公益的现象相当严重。虽然对此有多种救济方式,但行政公益诉讼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不仅可以充分积极的保护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同时也对行政机关起到了一个依法监督的作用,符合依法治国原则。再加上中国“入世”势必要顺应国际潮流,需借鉴外国先进的理论与制度,弥补这一制度的缺失。因此,对于如何确定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确认将会推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向前迈进一大步。
  (二)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必然性
  由于目前我国不管在法律条文中还是在司法解释上都没有关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因此对于如何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在立法上也是空白。但是从我国行政诉讼原告制度的发展状况来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建立存在着必然性。
  三、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实生活当中各种利益不断交织发生冲突,公民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为国家和公共利益提起的诉讼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增多,对于其原告资格确立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内在立法上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公民的行政公益诉权在司法过程中往往因主体资格不符合而无法落实到位。如何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再联系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目前理论界倾向于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于建立何种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制度模式又分为两大类观点,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各方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提出完善的制度构想方案。同时,也要兼顾实际诉讼过程当中的问题。
  (一)模式构想
  现在行政诉讼法学界对我国该建立什么样的行政公益诉讼模式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
  其一,在我国目前公民法律素质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建立以检察机关为唯一原告的单一制诉讼模式。
  因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利益,能够运用国家公权力对行政主体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司法保护。
  其二,建立多元化原告的复合型诉讼模式。
  因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有限的,因其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对社会上大量的行政公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无暇顾及,力不从心。在此基础上又分为三种观点:一是基于诉讼经济和防止滥诉的考虑,应当只允许检察机关和相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人。二是应该赋予个人和社会组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也应当给予公民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定的诉权。
  参考文献:
  [1]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17.
  [2] 盐野宏.行政法[M].杨建顺,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8-9.
  [3] 张晓玲.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讨[J].法学评论,2005(6).
  [4]齐树洁,郑贤宇.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是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出现了以丑为美、审美意识模糊的现象,审美逐渐的走向了审丑,并逐渐改变着大学校园的风气,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具有很多现实因素,本文力求寻找出其中最典型的几个根源。  【关键词】 西方文化输入;互联网伦理缺失;美育教育匮乏;大学生审丑
期刊
【摘 要】 现如今,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显得极其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施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关优化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重要性;优化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适应国家法治化进程的剧烈变革,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几年学生与高校之间纠纷案件时有发生。从依法治校内涵的基础上,阐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这一系统工程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对策。  【关键词】 学生;高校管理;法治化  一、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涵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中共
期刊
国家将城市社区居委会界定为居民自治的基本组织形式,力图使居委会成为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主体,从而实现强化国家政权基层治理基础的目的。在此种意图的作用下,城市社区居委会虽然法理上是社会性质的自治组织,但实际上却承担着种类繁多的行政任务,居委会在基层治理的实践过程中俨然变成了国家政权的末梢。可以说,作为自治组织的城市社区居委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政组织,其工作重点同居委会的自治要求有所偏离。诺斯认为,推行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业余时间较为充裕,对校门外的世界也充满着好奇,好奇的心理就会转化为活跃的行动。结伴出行、户外探险、长途旅行等都是大学生们最喜爱的活动,而非循规蹈矩地游览常规线路,于是乘车出行成为必然选择。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显露,校外乘车安全的话题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  【关键词】 大学生;乘车安全;人身安全  一、 关于大学生乘车安全问题的背景研究及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
期刊
【摘 要】 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四个全面”的重大的战略思想。“四个全面”分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党和国家当前及今后的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认真贯彻和学习“四个全面”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宪法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大法。但在我国,基本大法之“大”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则规定而非可以运用的法律武器,以至有人质疑:宪法是不是法。中西方宪法及宪政的生成、演进历史已经表明:宪法的权威来自宪法的实效,宪政的实现离不开宪法实施的制度建设。所以,构建一个宪法实在化的现实进程便成为我国宪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宪法解释方面的探讨在我国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休闲娱乐中不可或缺的网络平台,它不仅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发生改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形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带来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由此导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以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
期刊
【摘 要】 利用艺术审美途径提升我国思政教育实效性,可以说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人员全力支持认可的引导模式,如此一来,原本单调乏味的思政课程就会瞬间被赋予全新的趣味和综合教育特性,顺势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主体适应地位有机凸显出来,令其快速感知该类课程的核心理念,为学生今后健全化社会民族信仰树立,奠定基础。因此,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加以系统化验证解析,希望
期刊
【摘 要】 历史经验表明腐败问题解决是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阶段,还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治体制不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和法律制度不成熟等,这种复杂的状况表明我国惩治预防腐败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各项工作中,完善、改进我国的惩治预防腐败法律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腐败;惩治;预防;法律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