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期间,我原计划去趟深圳,一为逃避江南阴冷而享受南国温暖,另一是赶赴题为《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的艺术盛宴。世事难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席卷全国,出于对人对己负责,计划泡汤,来一场说停就停的“自我隔离”!
此时此刻,我所在的城市完全变了。无论天气阴沉还是明媚,街道还是那个熟悉的街道,地铁还是那个熟悉的地铁,却因为到处空空荡荡、悄无声息而显得异常陌生。游移于街头、看似“人非人、鬼非鬼”的身影,都失去真实面目,严严实实的口罩之上,只露躲闪不定的眼睛。这是电影吗?这是小说吗?这是艺术吗?若在以往,答案不言而喻,但今天,却是千真万确的现实,数以亿计的人们正与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激烈厮杀,何日是尽头,不知道!大约到了夏季,人们才能痛快地彻底扔掉口罩,而这还是乐观的结果。
这场疫情,促使我对艺术、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不同的观察视角。
在时间长河中,人类从来不满足于“改变”世界,也从未停止行动。中国曾流行这样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世界人民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骄傲:万生万物,唯有人这个尊贵的“物种”,是地球的主宰,这一观念浸透了教科书和人们的思想,由此,人们缺乏对自然的敬畏,缺乏对支配其他生灵的“克制”,占上风的是“无知无畏”。
100多年前,一位导师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但多少人听得进呢?
转而说到深圳的展览,来自奥地利林茨的电子艺术40年回顾展,呈现了中外艺术家对于艺术、科技和人类社会三者关系的思考。林茨电子艺术节自1979年创立以来,成为公认的顶级数字艺术和媒体文化国际性交流平臺。它每年颁出的电子艺术大奖,算是数字媒体领域中关于创新与先锋精神最重要的认可之一。每年来自超过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级艺术家参与角逐,令它成为当代“科技艺术”(又称“媒体艺术”)走向的晴雨表。
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策展人Martin Honzik,在谈及艺术、科技与人类社会关系时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与科技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一轮全新的范式转换正在酝酿之中。迹象之一就是数字本身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一场独立运动。这次范式转换不仅对工业产生影响,也将作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之为人的定义。”
我想,审视和思考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的确是艺术探索的重要主题。
艺术有别于语言作品,需要借助“表现力”,而在艺术变得无限多元的今天,纯视觉表现力早已演化成多感官综合表现力。此次林茨电子艺术节深圳站便呈现了大量视听体验兼具的科技艺术,譬如,诗意流动的数字绘画,通过算法生成的河流景观,AI重塑的园艺静物,将口述的词汇构成“新山水”,等等,种种颠覆传统艺术的声电光表现,令人脑洞大开。
但在罕见疫情的压迫下,我不由地想到,人们在“科技艺术”里看到的是什么?是科技高歌猛进的狂欢,科技“危机”带来的惊骇,还是艺术家发出的赛博婴儿的哭泣?
毫无疑问,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啥姆雷特。但愿,人们懂得,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人之为人,绝不能无休止地霸凌自然,更需要向自然低下所谓“尊贵”的头颅!
此时此刻,我所在的城市完全变了。无论天气阴沉还是明媚,街道还是那个熟悉的街道,地铁还是那个熟悉的地铁,却因为到处空空荡荡、悄无声息而显得异常陌生。游移于街头、看似“人非人、鬼非鬼”的身影,都失去真实面目,严严实实的口罩之上,只露躲闪不定的眼睛。这是电影吗?这是小说吗?这是艺术吗?若在以往,答案不言而喻,但今天,却是千真万确的现实,数以亿计的人们正与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激烈厮杀,何日是尽头,不知道!大约到了夏季,人们才能痛快地彻底扔掉口罩,而这还是乐观的结果。
这场疫情,促使我对艺术、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不同的观察视角。
在时间长河中,人类从来不满足于“改变”世界,也从未停止行动。中国曾流行这样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世界人民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骄傲:万生万物,唯有人这个尊贵的“物种”,是地球的主宰,这一观念浸透了教科书和人们的思想,由此,人们缺乏对自然的敬畏,缺乏对支配其他生灵的“克制”,占上风的是“无知无畏”。
100多年前,一位导师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但多少人听得进呢?
转而说到深圳的展览,来自奥地利林茨的电子艺术40年回顾展,呈现了中外艺术家对于艺术、科技和人类社会三者关系的思考。林茨电子艺术节自1979年创立以来,成为公认的顶级数字艺术和媒体文化国际性交流平臺。它每年颁出的电子艺术大奖,算是数字媒体领域中关于创新与先锋精神最重要的认可之一。每年来自超过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级艺术家参与角逐,令它成为当代“科技艺术”(又称“媒体艺术”)走向的晴雨表。
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策展人Martin Honzik,在谈及艺术、科技与人类社会关系时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与科技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一轮全新的范式转换正在酝酿之中。迹象之一就是数字本身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一场独立运动。这次范式转换不仅对工业产生影响,也将作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之为人的定义。”
我想,审视和思考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的确是艺术探索的重要主题。
艺术有别于语言作品,需要借助“表现力”,而在艺术变得无限多元的今天,纯视觉表现力早已演化成多感官综合表现力。此次林茨电子艺术节深圳站便呈现了大量视听体验兼具的科技艺术,譬如,诗意流动的数字绘画,通过算法生成的河流景观,AI重塑的园艺静物,将口述的词汇构成“新山水”,等等,种种颠覆传统艺术的声电光表现,令人脑洞大开。
但在罕见疫情的压迫下,我不由地想到,人们在“科技艺术”里看到的是什么?是科技高歌猛进的狂欢,科技“危机”带来的惊骇,还是艺术家发出的赛博婴儿的哭泣?
毫无疑问,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啥姆雷特。但愿,人们懂得,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人之为人,绝不能无休止地霸凌自然,更需要向自然低下所谓“尊贵”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