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随访分析

来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人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1994年5月~1998年5月期间行搭桥术1年以上的所有病人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了解其近期及远期临床症状、心功能状况及心性事件的发生率、存活率的变化,随访以死亡作为终点或截止至1999年5月底.随访率达100%.随访时间1~5年,平均2.4年.结果 5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并低排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不全4例,伤口感染5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1例,心律失常10例,仅1例患者于术后83天死于鱼精蛋白过敏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在60岁以上病人较60岁以下病人多见,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病人早期心绞痛改善达100%,以后仅9.8%有残余心绞痛.大部分病人心功能状态较术前改善.术后1年生存率为96.16%,3~5年生存率均为91.79%.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不仅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心功能状态,而且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其他文献
以苯酚、甲醛为单体,水为分散介质,PVA1788为分散剂,甲苯、DOP、十八醇等为致孔剂,在NaOH催化条件下,采用悬浮缩聚法制备了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微球产率达86%.讨论了致孔剂种类
应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检测技术(MAIA)对210名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清进行HCG定量测定,平均值为3.549mIU/ml血清.另外,对10名不全流产患者、15名葡萄胎患者及5名早孕误诊患者血
以陆地棉岱字-15号棉纤维细胞为材料,用~3H-葡聚糖示踪方法测定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的合成。PEG4000促进分β-1,3-葡聚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对刺激纤维素的合成更有效;随着非
根据酪氨酸激酶EphB2受体的碱基序列,用PCR方法扩增其结合配体的关键结构域N端球状区,定向克隆到融合表达质粒载体rRSET A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DE3).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由T
本研究用 HE染色和超薄切片技术 ,对 4~ 8月胎儿小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细胞构筑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从胚胎 4月开始 ,小脑已由两侧的小脑半球和蚓部组成 ,可见皮质和髓质
通过紫外线诱变筛选出能利用葡萄糖高积累PHB的突变株-真养产碱杆菌920.研究了碳源和氮源对该菌株发酵积累PH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批摇瓶发酵中碳源和氮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
[目的]探讨一种利用伏安型生物传感器快速识别微生物细胞的新方法.[方法]所用传感器由一个平面热解石墨电极、铂电极及Ag/AgCl电极的三电极系统组成.将阻留微生物细胞的滤膜
目的 :改进碱裂解制备质粒DNA的方法。方法 :在小规模制备中 ,采用 7 5mol/LNH4 Ac中和碱溶液及室温下异丙醇沉淀 ;在中规模制备中 ,采用三步沉淀将质粒分离纯化 ;在大规模制
在正己烷中应用工业用脂肪酶催化油酸和正十二醇的酯合成反应 ,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考察了酶和底物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 :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底物抑制及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