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海关的第一任洋税务关——斯普林格尔德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2年,《中俄伊犁条约》规定设嘉峪关海关,因为嘉峪关属肃州管辖,所以海关衙门就设在肃州北城门外。这是酒泉历史上最早的海关,第一任海关税务官,就是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选定的比利时人——斯普林格尔德(汉名林辅臣)。
  保罗·斯普林格尔德(Balu,Splingaerd),1842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郊区的农村,他出身微贱,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品格高尚,吃苦耐劳,聪明机智,对劳苦大众有同情心和正义感。20岁时他到布鲁塞尔服兵役, 23岁时( 1865年8月)以仆人身份随四位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在内蒙古崇礼县西弯子落脚(现为河北省管辖)。他当时只是一名助手,主要任务是干零活、做劳务、搞联络、采购物品以及打杂等。因为他常和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所以汉语进步很快,讲得很好。26岁时(1868年),他离开崇礼到北京谋生,在德国公使馆任警察。此时,他对中国语言文化进行了深入学习。因工作关系来往于京津,他结识了一些外国朋友,其中包括著名的地质学家德国人李希霍芬。后来他受雇于这位地质学家,利用协助李希霍芬找矿、担任翻译和助手的机会,深入中国的北方地区,走遍了当时中国18个省中的11个,找到了一些矿藏,特别是煤矿。从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风俗人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李希霍芬很喜欢他,并把他推荐给欧洲商行。
  在他30岁时(1872年),以欧洲商行代理人的身份,从上海来到张家口购买羊毛、驼毛、绵羊皮等物品卖给英商怡和洋行,再将茶叶、食糖、面粉、棉织品等物品卖给张家口。斯普林格尔德在内蒙古购买过几年皮毛,卖过几年棉织品,在这段经商经历中,他因公正诚信,声誉颇佳。
  1873年1月,31岁的斯普林格尔德在张家口和一位信教的中国姑娘结婚,他们共同生活了33年,生有三男九女。由于生意很好,便于1875年在呼和浩特市又开了第二家皮货商店。全家也从张家口搬到了呼和浩特。他们在这里住了近七年,因生意萧条,不愿意再干下去。
  1882年,《中俄伊犁条约》规定设嘉峪关(肃州)海关,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选定了斯普林格尔德作为朝廷命官担任第一任肃州的洋税务官。因为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当时对德国地质学家找矿非常感兴趣,经常阅读李希霍芬发表在《华北先锋》刊物上的文章,并且由此了解到了斯普林格尔德,知道了他的经历和能力,想顺便让斯普林格尔德在甘肃境内勘探一下矿藏,因为德国地质学家未曾去过那里。
  1882~1896年,斯普林格尔德在肃州共居住了14年。他的海关衙门就设在肃州北城门口。由于他是朝廷命官,所以享受正式待遇,不仅衙门宽敞舒适,而且配备了许多房屋供家属使用。据载,他不仅是税务官,还是司法、公共事务、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清政府代表,因而他又被授权在肃州审理汉人、蒙古人和土耳其语系民族之间的诉讼。由于他断案公正,不循私情,不仅得到朝廷和洋人的赏识,而且在肃州人民中口碑较好。更有趣的是他还兼管“种痘局”,在当时天花流行的中国,人们把这项西方医疗技术看得很了不起,加之斯普林格尔德早年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会了做简单外科手术,他自然成了肃州城中声望很高的外科医生。在他的衙门里就设了一个药铺和一处诊所,他的妻子和女儿承担护士工作。在这里就诊的不仅有当地官员及其家属,更多的是士兵、农民和商人。据说,有一次,天降大雨,北大河河水猛涨,有两人被困在河中的小岛上,他分两次骑马将两人分别救到河岸上,受到岸上观看此事的老百姓的欢呼赞颂。在肃州人眼中他是一位仁爱勤政的朝廷命官。
  肃州位于长城之内,是甘肃最西部的一个城市,因此来自新疆甚至于中亚地区的日用商品均要在肃州交纳税款。斯普林格尔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在税收困难的情况下,他的税务局能够收入大量现金。这就是为什么这位比利时人,在这遥远的偏远城市能够长时间担任这个职务的缘由。
  后来,斯普林格尔德被派往新疆的乌鲁木齐工作,后又被李鸿章派到唐山附近的开平煤矿工作。
  1905年,63岁的斯普林格尔德从新疆处理完教案后,回到甘肃兰州,陕甘总督想请他设法恢复早在1883年就关闭了的左宗棠创办的兰州织呢厂。同时,斯普林格尔德呈报陕甘总督,建议设立甘肃制造油烛糖酒公司,开采玉门石油,制造洋蜡、洋胰子,并种植糖萝卜、葡萄,造糖造酒。甘肃当局即批准成立公司,并聘他为公司总办,由其先行赴比利时招雇工匠、购置机器。其时他已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在比利时奔波四个月后,返回甘肃途中,在上海由于病情严重,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但他为了把三位比利时工程师送到甘肃,坚持赶路,不幸病故于西安的一家教会医院。
  林辅臣的大儿子林阿德继承父志,将其父雇用的五金化学矿师贺尔慈、纺绩织造师穆赉、路矿工程师戴世拨等人及购置的机器,亲自送到甘肃,并把自己的家从北京迁到兰州,开始试办矿务、织呢、制造等。具体开办的企业有:甘肃织呢局、甘肃官铁厂、甘肃官金铜厂、甘肃洋蜡胰子厂等,还参与了技术人员的培训。林阿德还在当时的法政学堂担任外语教职,他的儿子、女儿多数留在中国,参与洋务活动。目前林氏家族在比利时很有名望,已编辑出版了《林辅臣传》。
其他文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揭晓  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文化部揭晓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
期刊
洮河林区地处黄河上游,是甘肃省主要天然林区之一,也是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林区。保护和管理好这片森林,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黄河泥沙输入量,巩固治黄成效,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洮河林业局冶力关林场的辖区范围为基础建立的。于2000年秋在辖区内的香子沟
期刊
编者按:2006年5月,龙源期刊网记者蔡凛立网上采访了《丝绸之路》主编季成家先生,就本刊的发展及相关事宜提出了24个问题。季成家主编一一作了回答。现将采访问答全文刊出,以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成长历程,并期望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蔡凛立(龙源期刊网记者):为答谢各期刊及期刊负责人对龙源期刊网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也为了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各期刊的风格、内容、发展历程及刊社负责人的魅力,更
期刊
  
期刊
新丝路、新机遇、新发展     踏着2 000年前古老驼队的漫漫足迹,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客人又重新来到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共同探寻丝路的复兴与繁荣。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联合国贸发大会、世界旅游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共同协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于2006年6月7~9日,在丝绸
期刊
甘肃旅游发展会议在兰州召开    4月20日,甘肃旅游发展会议在兰州隆重召开。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的研究部署旅游产业发展的会议。会上,有关领导就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做了重要讲话,为兰州等3座旅游城市、兰州水车博览园等11家国家4A级景区、酒钢公司等10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举行了授牌仪式,组织于会代表观看了音乐风光片《印象甘肃》,进行了交流发言。借此机会,甘肃省旅游局奉献上了“河西走廊丝路精
期刊
沿丝绸之路东段回中道西行,经过平凉、翻越六盘山后,如果不走天水、金城(今兰州)一线,将在今天甘肃、宁夏交界处的固原一带,穿过秦汉长城和一个很著名的古关隘——萧关,然后至甘肃靖远、景泰一带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    萧关,约建于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担心匈奴进犯,迅速在北地郡与今天固原的接壤地带筑起长城,设立萧关,使这里成了由塞外朔方进入北地与关中的惟一通道,并派长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在此驻
期刊
杨望科,1947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受家庭熏陶,自幻酷爱绘画,数十年自学不辍。近20年结合文学以大量铅笔风景写生画,表现神州大地、陇原山川自然和人文景观。题材贴近生活,风格别具新意。特别是为众多大树造像立传,倾注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生命的风骨,让人看后颇感振奋,深受鼓舞。
期刊
《长城保护条例》12月施行 破坏长城将重罚    《长城保护条例》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单体文物出台专项保护法规。11月29日上午,北京市宣传贯彻《长城保护条例》大会在八达岭长城召开。据介绍,2003年制定的《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是全国第一个关于长城保护的地方行政法规,使北京长城保护工作初步纳入法制轨道。但因为该办法先于条例制定,一些禁止条款及罚款标准和条例有一定差别
期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艺术占多半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根据联合国和我国相关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类,民间艺术是其中的一类。但由于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有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情趣,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受重视。在近前公示的5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艺术占了多半。但民间艺术失传速度惊人,数量很多,尤其是很多很小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