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语文基础,回归语文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对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样题的研究,我们要抓住“语文素养”“传统文化”“思维能力”这几个基本方向,也要具备比较与发展的眼光。对比2016年的考纲,2017年有如下变化:
  第一,“识记”能力层级中增加了“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在“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方面,2016年考题在文言文阅读中出现过,考查选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且这些常识多与教材有某种程度的关联。2017年将其正式写入考纲,想必这类题是要保留的。
  第二,在“理解”能力层级中,增加了“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对于“领会并解释词语”,试题主要通过考查成语的形式进行,而“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这个要求,结合近几年文学类与实用类阅读的题型来看,都未曾涉及。据笔者多年来的统计,全国卷对句意的理解和句段的分析最近出现是2014年的《听雨》,全国卷对句子赏析的考查更是从2011年起就未出现过,各省市卷倒是考得频繁。2017年明确写进考纲,看来是要回归语文基础了,这至少说明一点,全国卷在开始寻求变化。因此在文学类阅读中,多年来未涉及的句意理解题、句子赏析题、段落分析题很可能要重现。
  第三,在“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将“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改为“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并增加了“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内容。这个变化实际上为实用类阅读的选材作好了理论铺垫。在实用类阅读中,要体现“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和“注重真实性和应用性”,比较适合的是新闻类材料。2016年的样题说明就出现了以非连续性新闻作为材料的样题,今年也一样,并在考试大纲中明确。而且近五年来全国卷对人物传记的考查形式几乎一成不变,所以求“变”意图明显,实用类阅读选新闻的可能性不小。
  第四,在“探究”能力层级中,将“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改为“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个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文学类阅读的探究题中,从这个改变可以看出,更明确地强调探究是在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上“发现”与“创见”,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发挥或创新。所以,如果出现探究题,一定是立足于文本分析之上的合理探究。
  接下来谈一谈大家最关心的2017年试题结构与题型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语文考题将朝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越来越体现语文素养,即考语文能力。因此,“随文命题”(根据文章情况来命制题目)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北京卷已出现这种做法,其目的是防止一线语文教学落入程式化、功利化,所以要引导老师注重全面复习。但依据不再设置“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均为必考内容”的要求和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试题的结构基本可以确定为:(1)论述类阅读不变,还是三道选择题,9分;(2)实用類阅读“四选一”的选择题+“五选二”的选择题+一道主观题,12分;(3)文学类阅读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两道主观题,14分;(4)文言文阅读题型不变,但要注意断句与实词的考查,19分;(5)诗歌鉴赏一道“五选二”的选择题+一道主观题,11分;(6)名句默写减为5空,5分;(7)语言文字运用题与作文不变。因为没有选考题,因此实用类阅读与文学类阅读材料的字数也将大大缩减,估计都在1100字左右。当然,以上结构可能因“随文命题”的原因会有局部的调整,但不会影响整个框架的稳定。
  最后再说说作文和备考问题。综观近几年全国卷作文,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二是时代特点鲜明,一定程度上体现当年热点理念。
  2015年“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不谋而合,2016年的漫画作文“巴掌与吻”与马上要进行的高考改革息息相关。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仍将受到青睐。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结合当下一些热点问题,如孝道、女排精神、传统文化、实干精神、教育改革中的“走班制”和“高考改革”等,训练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在行文中一分为二、多角度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笔者有幸聆听了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的录像课——《难忘九一八》,深有感触,收获颇丰。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彩纷呈,形式活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以学定教,执教老师朱丽琴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片段一】论从史出,分组合作  师: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态度如何?  出示材料 ,请学生朗读
期刊
笔者主持的省级课题“韩愈文化进校园的方略研究”(编号:CH2013—007)正式立项于2013年11月,并在当年的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评审会中,被评为省级重点课题。2015年底,该课题成功结项。回想这两年多的探究与实践历程,感触颇多,笔者既为课题实践取得的宜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而自豪,更为参与了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旅而欣慰,在此形成一点简单的文字,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缘起——为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一种多重的对话过程,是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经历。真正的阅读,不仅仅是了解到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还需要用心在文字里反复地来回,从而对自己的知识、品行、能力达到一定的提高。为了让孩子真正做到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与老师对话,甚至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个要教会孩子阅读的老师,自己首先要俯下身子去阅讀。否则,一个连文本都打动不了自己的老师,如何通过师生间的对话
期刊
特级教师王崧舟,于我而言,已经不陌生了,他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等,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特别是这次,笔者在网上听到他执教《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播,课中的“三字诀”更是值得我久久回味。  【片段一】“读”字诀  1.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
期刊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依据数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创性地总结出了记叙文写作的一种经典规范的表达形式——“五笔结构”。简言之,这种极能表现记叙文表达规律的美妙笔法是:1.轻点一笔——概说事件;2.交代一笔——介绍原委;3.简叙一笔——略写事件;4.详写一笔——细描重点;5.深化一笔——抒情升华。“五笔结构”的魅力,其关键是表现出人们在写作中的共同思维规律,因此行文流畅自然、详略有致、结构完美。细
期刊
一、研究背景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中,词的学习共安排了两首,前一首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后一首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这两首词分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编者在同一年段安排两首词,目的很清楚,就是体现一种方法的习得与迁移,让学生通过一前一后两首词的学习,习得同一文体赏读品析的应有之法,并对词的风格与特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词的节奏、音韵、画面及情境形成一定的认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为依托实施的课内大量阅读。丛书配合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进行组文编排,在组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带文,拓展同主题的课外阅读;或是以文体特征整合,进行组文比较阅读。但是,这样的组文阅读往往忽视了语文的本体。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说不清什么原因,学生时代厌倦“读经”的我在讀起《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却总感到特别的亲切。而今既为人师,为工作所需,有时不得不去钻钻故纸堆嚼嚼经典,偶尔翻起《论语》,总要重读一遍这篇文章,且每读一回都觉得别有韵味。  儒家学派乃至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将《论语》推为儒家经典之首。经典,自然让人萌生几分敬畏,不过读这部书更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和善的老人对话。翻开《子路、曾皙、冉有、公
期刊
技术设计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设计分析能力、作图表达能力,能比较综合地反映学生的技术素养,在目前的选考、学考中占9分。所以,草图设计题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大,要引起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储备、生活经历,草图设计对学生来说很难。很多学生做题时,往往不对题目进行分析就直接作图,或者对题目分析不够透彻。从设计结果来看,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多设计都不能达到基本要求。针对学生存在
期刊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要想取得预想效果,当从“知”开始,有了对彼此的真实了解,“行”便有了方向,行动方能得力。下面,笔者就新修订的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与复习备考谈点想法,仅供参考。  一、了解、领悟考纲精神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应先寻求思想上与考纲同步,了解考纲精神,领悟修订意图,所谓“知是行之始”。  1.总体框架保持不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