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中永恒的主题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in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新形势下,面临严峻的挑战。语文教学要发展进步,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将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因此,语文教师要抓紧机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当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学习,才能克服一切障碍,积极探索,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迸发出无穷的灵感,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引发出创新意识,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第二,勇于质疑,在质疑中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好奇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他们勇于质疑问难,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在解疑释疑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这篇文章写的是陶渊明目睹了军阀权贵们争相厮杀和官场腐败的龌龊现状,失望于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而感叹“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解印绶去职,归家过上怡然自足的隐居生活,这体现了作者的安平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但有学生则提出“陶渊明的行为是在逃避现实”,这样独到的见解,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因势利导,开展讨论,教师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又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启迪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因人而异的。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多年语文教育实践中,我都十分注意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以点燃其创新火花。
  第四,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中,老师应把学生视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突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如讨论:自己心目中的海(即兴发言)。讨论时我巡视、聆听,有时我又提示他们几句,同学们发言了:“我认为大海是红色的,那里面隐藏着许多的灾难……”“我认为大海是蓝色的,像一块蓝水晶”……几个学生发言过后,我简单作了评价,随之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海:“我认为大海是五颜六色的,是人们七彩生活的反光镜;海是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瓶。因为面对它,能够让你忘掉一切烦恼,让你豁然开朗,能够想起父母对你的爱,老师对你的教诲,朋友对你的关怀……”同学们对我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我没有见过海,可我幻想过大海,大海是蓝色的,像深广的晴空;大海是绿色的,像滴翠的草原;大海是彩色的,像迷人的童话;大海是深情的,像老师的眼睛。”又是一阵更热烈更长久的掌声。多美的一首小诗,多奇特的构思。我想这都是由于自己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创新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直接参与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
  总之,语文教学是科学性、艺术性、专业性的统一,是摹仿性教学和创意性教学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母语的文化功底,一定的文学创新水平、创新意识外,还必须克服障碍,改革教法,铲除流弊,我想,只有这样,才会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其他文献
提 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他们多从事与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工作,但户籍上登记的身份仍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可这一身份称谓,认为它反映出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艰难处境。对北京东部一个流动人口社区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发现,城乡劳动力人群在努力摆脱“农民工”这一称谓,他们的子女对城市具有较高的认同,但是他们常常被社会以多种方式
期刊
提 要 以色列国建立后,语言背景各异的移民大量涌入,以色列政府对他们的希伯来语教育不仅使他们快速融入新国家,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而且复活了消逝近两千年的希伯来语口语,成就举世瞩目。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国家整体规划和微观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色列的希伯来语教育政策大致经历了从“希伯来语单语教育”阶段到“以希伯来语为核心的多语言教育”阶段的演变,教育实践则以注重实用、灵活和科学为特点。以色列对外来
期刊
语言是洞察心理健康的窗口  丁红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言是人类传情达意的工具。人类使用语言不仅是为了传达信息,也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语言也是洞察人们心理健康的窗口。通过语言交流,精神科医师能够诊断出患者的精神障碍;而利用语言大数据,科学家们则可以量化问诊医生的特殊经验,研发精神障碍早期诊断的智能产品;语言学研究者不仅需要通过语言揭示精神健康的信息,还需要探索与之相关的大脑神经机制
期刊
[编者按]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本刊特设“语言事业百年谈”栏目,遴选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友好人士有关语言事业的语录,呈现中国共产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引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文字改革、改革开放后倡导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历史脉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滋养和启迪。(整理者:北京华文学院 赵春燕)  1921~1949年  陈独秀  新制拼音文字,实为当务之急。……有人讥笑制造拼音文
期刊
提要 即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闽南农村仍旧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此次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闽南农村已基本普及,但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厦漳泉三地,漳州农村则是未来推普的重点区域,而就“脱贫”来看,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中年人群又是推普的重点对象;普通话的普及并未威胁到闽南话的生存和优势地位,但却造就了大量兼说闽南话与普通话的双言人。  关键词 闽南农村;普通话;闽南话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
期刊
语言景观研究主要关注多语社会公共空间中各类标牌上的语言选择和使用问题。近年来,语言景观逐渐发展成为社会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政策中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研究者通过分析公共空间中不同形式的语言表征,来考察语言实践背后的选择动机、社会机制、意识形态、身份认同、权势层级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语言景观研究不是单纯的标牌语言用法的研究,而主要是以标牌上语言文字的“表象”为透视镜,来探寻不易为人所察觉的社会语言现实,
期刊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他们在品行、智力、个性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树立辩证思想,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差生,应给予更多的爱心、诚心和耐心促其转化。本学年我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于此深有体会。    一、一分为二,公正以待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期刊
高三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已掌握的知识,使之形成系统。在这一轮复习中,考生要按照高考《考试说明》和前两年高考题涉及的知识能力要点,将各个考点的知识分成专题进行整理和训练,并做一些综合能力训练题,强化智能融合,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归纳、分类,强化记忆。适合字音、成语、名篇名句的复习。对字音、成语、名篇名句这些识记层级的考点,要归纳整理,强化记忆。对于名篇名句,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地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学
期刊
提 要 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临床语言学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句法学、语义学等分支学科相比,受到的关注尚显不足。本文主张进一步整合临床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因为很多知识和方法是临床语言学家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学者共享的。我们首先审视了临床语言学的狭义和广义定义,然后考察了人际交流循环中的关键阶段。该循环展现了话语表达和理解所涉及的认知和语言加工,而语言和交流障碍是该循环中出现的某些故障。在分析语言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