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导学式教学模式,主要运用联想法、反联想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实验法等教学方法,旨在为会计课程教学创设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会计;导学式教学模式;联想法;反联想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实验法
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没有能掌握到应有的技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地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明显存在,教师普遍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当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单调机械,死气沉沉,其结果可想而知。
学生通过在高职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接触过的会计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近十几门,但最终毕业后头脑仍然一片迷糊,工作时碰到经济业务,却不知如何下手记账。三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学得很辛苦,虽然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拿到了文凭,却没有扎扎实实地掌握到应有的专业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大力实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导学式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导学为主线,建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模式具体运用的形式主要有: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便于理解记忆
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相关的概念。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联想法是指在学习相关内容时,想象到对应的经济业务以及记账的有关程序。会计主要是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企业来讲,资金运动主要体现在供、产、销三个过程。这些环节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在教学中,引起学生“边想边看”、“边学边想”,就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概念容易理解,使知识便于记忆。例如,如何核算材料采购业务时,就可以设置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1 材料的采购业务会引起哪种资金增加?哪种资金减少?
2 这些变化的资金使用哪些科目核算?
3 这些科目属于何种性质?记入何种方向?
这样引导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图像,便于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反“联想法”引导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反联想法”,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有关的现象要善于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善于质疑,经常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发明创造也都始于问题的发现,从有疑到解疑到创造,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才能有所创造,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的一种宝贵的品质。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勇于发问。然后引导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反联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企业销售产品收款时,经常收不到零头,收到的款项与发票不一致,如何处理?工厂员工辞职后,工资的入账问题等等,都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有利于激发自身的求知欲。
三、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导”学。组织问题学习
通过案例组织问题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问”,会“问”,使“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变得自由,可以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创新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辩论赛,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主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簿中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致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安达信真的是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职业道德作假?我们可以给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教师只要把“案例”导出,以“学”为主体的教学空间便展现在眼前,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讨论合作。另外,案例收集还可以作为教学实践由学生完成,根据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收集、整理、分析并归纳出该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师也多了一种导学的教学资源。
四、在模拟实验中,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会计课是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这些通过传统的讲授、练习是很难掌握的。学生即使能考出好成绩,也并不意味着掌握得好。分数高而实际操作能力差,“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比比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算是掌握这门技术。会计模拟实验是一种仿真的综合性练习,其全部资料都直接以原始凭证的方式出现。通过让学生识别填制部分原始凭证,处理有关经济业务,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理解,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计实验中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验前,教师要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章节的知识,让学生完成自己会做的部分,然后分组讨论,相互检查,归纳出各组存在的问题。最后再由老师在全班学生中重点示范。
第二,充分做好各项工作,包括买好所用的凭证、账簿、账表,还必须认真考虑学生在实验中有可能提出的问题。
第三,及时总结反馈,保证实验效果。这主要要求实验后,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效果,可通过提问或针对某个环节再次进行测试,以巩固实验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记账技能。
第四,抓住时机,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在模拟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是记账人员,如果你在某个环节记错一个数字,都会导致最后的报表不平衡。
所以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心细谨慎,认真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模拟实验通常可以在学习完某个章节后对应进行,也可以在上完某门会计课程后再集中时间进行,无论哪一种方法,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都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会计;导学式教学模式;联想法;反联想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实验法
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没有能掌握到应有的技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单向地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明显存在,教师普遍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当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单调机械,死气沉沉,其结果可想而知。
学生通过在高职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接触过的会计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近十几门,但最终毕业后头脑仍然一片迷糊,工作时碰到经济业务,却不知如何下手记账。三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学得很辛苦,虽然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拿到了文凭,却没有扎扎实实地掌握到应有的专业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大力实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导学式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导学为主线,建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模式具体运用的形式主要有: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便于理解记忆
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相关的概念。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联想法是指在学习相关内容时,想象到对应的经济业务以及记账的有关程序。会计主要是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企业来讲,资金运动主要体现在供、产、销三个过程。这些环节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在教学中,引起学生“边想边看”、“边学边想”,就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概念容易理解,使知识便于记忆。例如,如何核算材料采购业务时,就可以设置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1 材料的采购业务会引起哪种资金增加?哪种资金减少?
2 这些变化的资金使用哪些科目核算?
3 这些科目属于何种性质?记入何种方向?
这样引导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图像,便于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反“联想法”引导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反联想法”,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有关的现象要善于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善于质疑,经常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发明创造也都始于问题的发现,从有疑到解疑到创造,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才能有所创造,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的一种宝贵的品质。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勇于发问。然后引导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反联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企业销售产品收款时,经常收不到零头,收到的款项与发票不一致,如何处理?工厂员工辞职后,工资的入账问题等等,都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有利于激发自身的求知欲。
三、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导”学。组织问题学习
通过案例组织问题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问”,会“问”,使“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变得自由,可以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创新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辩论赛,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主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簿中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致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安达信真的是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职业道德作假?我们可以给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教师只要把“案例”导出,以“学”为主体的教学空间便展现在眼前,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讨论合作。另外,案例收集还可以作为教学实践由学生完成,根据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收集、整理、分析并归纳出该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师也多了一种导学的教学资源。
四、在模拟实验中,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会计课是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这些通过传统的讲授、练习是很难掌握的。学生即使能考出好成绩,也并不意味着掌握得好。分数高而实际操作能力差,“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比比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算是掌握这门技术。会计模拟实验是一种仿真的综合性练习,其全部资料都直接以原始凭证的方式出现。通过让学生识别填制部分原始凭证,处理有关经济业务,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理解,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计实验中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验前,教师要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章节的知识,让学生完成自己会做的部分,然后分组讨论,相互检查,归纳出各组存在的问题。最后再由老师在全班学生中重点示范。
第二,充分做好各项工作,包括买好所用的凭证、账簿、账表,还必须认真考虑学生在实验中有可能提出的问题。
第三,及时总结反馈,保证实验效果。这主要要求实验后,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效果,可通过提问或针对某个环节再次进行测试,以巩固实验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记账技能。
第四,抓住时机,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在模拟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是记账人员,如果你在某个环节记错一个数字,都会导致最后的报表不平衡。
所以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心细谨慎,认真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模拟实验通常可以在学习完某个章节后对应进行,也可以在上完某门会计课程后再集中时间进行,无论哪一种方法,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都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