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03.2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104-01
近两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尝试教学法,“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深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尝试——探究讨论——再次尝试。尝试探究教学能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创建最宽裕的学习时空,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条件,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尝试”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尝试探究教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先练后讲”。所谓“先练后讲”,是指在知识的构建、知识的运用与发展等数学问题的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学习解决,再由师生共同归纳讲解。这一“先行尝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尝试”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基础。一是“先行尝试”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的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切实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亲自“试一试”并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二是在“先行尝试”过程中,学生依赖心理逐渐被“我能尝试成功”心理所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自主与自信。”尝试”中了解、“尝试”中发现、“尝试”中学会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追求。
引导尝试是尝试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做好学生进行“尝试”的引导。一要鼓励学生敢试,对于尝试成功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之对尝试充满信心而敢去试一试;对尝试有困难或失败的,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再试。二要做好铺路搭桥。抓住知识的新旧联系,组织好尝试前的旧知识复习,为学生搭起尝试的“桥梁”,做好尝试的准备,打好尝试成功的基础。三要科学设计尝试题,尝试题要让学生“试”有方向、“试”有目标、“试”有所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实际,尝试题的设计形式应有所不同。“同步尝试题”、“变异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是尝试探究教学中尝试题设计的基本形式,只要根据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就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尝试题。
二、创设情景,为学生创新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尝试探究教学注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尝试和探究讨论。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乐于尝试、乐于探究讨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用“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个中奥秘;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可利用电脑媒体对长方体的表面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创设“动态情境”,以增加学生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利用电脑媒体,设计出轮子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状态下运动画面效果,创设“应用情境”,以启发学生对圆的特点的认识;教学圆锥体体积时,组织学生进行圆柱和圆锥量杯互为“倒水”的实验,创设“实验情境”,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实践证明,富有启发的故事、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等,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尝试、乐于探究讨论,对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导课堂自学是学生创新学习的直要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创新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来保证。尝试探究教学注重把学习过程作为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指导课堂自学课本、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创新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现代教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观察、迁移、比较、归纳、推理、实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学习过程的重要形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设计如下指导:你能利用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操作试一试看;根据你的操作,能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与什么有联系?你能自己找到计算方法吗?当学生得出基本方法后,再引导思考:“ab÷2”中的“除以2”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导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产生过程”进行主动了解和“发现”,让学生学有重点,学有所获。
四、开展“讨论”是学生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尝试探究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开展“讨论”需要教师善于引导,精心组织。在内容上,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民主性。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讨论问题,以保证讨论围绕重点,抓住关键,言之有物;二是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讨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组织形式上,要讲求实效。一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切实进入角色;二要科学把握好讨论时机和调控好讨论过程,切忌随意性与形式化,灵活进行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的操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和效果;三要重视讨论结果的反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新和发展,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吸收新知识,是新世纪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特征,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已成为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只有不断探索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新途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两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尝试教学法,“尝试探究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深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尝试——探究讨论——再次尝试。尝试探究教学能为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创建最宽裕的学习时空,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条件,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尝试”是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尝试探究教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先练后讲”。所谓“先练后讲”,是指在知识的构建、知识的运用与发展等数学问题的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学习解决,再由师生共同归纳讲解。这一“先行尝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尝试”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心理基础。一是“先行尝试”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的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切实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亲自“试一试”并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二是在“先行尝试”过程中,学生依赖心理逐渐被“我能尝试成功”心理所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自主与自信。”尝试”中了解、“尝试”中发现、“尝试”中学会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追求。
引导尝试是尝试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做好学生进行“尝试”的引导。一要鼓励学生敢试,对于尝试成功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之对尝试充满信心而敢去试一试;对尝试有困难或失败的,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再试。二要做好铺路搭桥。抓住知识的新旧联系,组织好尝试前的旧知识复习,为学生搭起尝试的“桥梁”,做好尝试的准备,打好尝试成功的基础。三要科学设计尝试题,尝试题要让学生“试”有方向、“试”有目标、“试”有所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实际,尝试题的设计形式应有所不同。“同步尝试题”、“变异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是尝试探究教学中尝试题设计的基本形式,只要根据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就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尝试题。
二、创设情景,为学生创新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尝试探究教学注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尝试和探究讨论。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乐于尝试、乐于探究讨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用“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个中奥秘;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可利用电脑媒体对长方体的表面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创设“动态情境”,以增加学生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利用电脑媒体,设计出轮子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状态下运动画面效果,创设“应用情境”,以启发学生对圆的特点的认识;教学圆锥体体积时,组织学生进行圆柱和圆锥量杯互为“倒水”的实验,创设“实验情境”,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实践证明,富有启发的故事、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等,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尝试、乐于探究讨论,对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引导课堂自学是学生创新学习的直要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创新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来保证。尝试探究教学注重把学习过程作为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指导课堂自学课本、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创新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现代教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观察、迁移、比较、归纳、推理、实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学习过程的重要形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设计如下指导:你能利用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操作试一试看;根据你的操作,能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与什么有联系?你能自己找到计算方法吗?当学生得出基本方法后,再引导思考:“ab÷2”中的“除以2”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导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产生过程”进行主动了解和“发现”,让学生学有重点,学有所获。
四、开展“讨论”是学生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尝试探究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开展“讨论”需要教师善于引导,精心组织。在内容上,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民主性。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讨论问题,以保证讨论围绕重点,抓住关键,言之有物;二是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讨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组织形式上,要讲求实效。一要切实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讨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切实进入角色;二要科学把握好讨论时机和调控好讨论过程,切忌随意性与形式化,灵活进行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的操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和效果;三要重视讨论结果的反馈,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新和发展,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吸收新知识,是新世纪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特征,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已成为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只有不断探索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新途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