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不管是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水利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水利技术创新是推动水利工程有序实施、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及提升水利工程使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紧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创新水利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何晓科、殷国仕编著的《水利工程概论》一书对各种常见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系统阐释,对研究以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可提供有力指导。
  《水利工程概论》一书分为12章,第1章绪论部分对我国水资源及其特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概况、现代水利工程进展进行了阐述;第2章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对水力学基础、水文学基础、工程地质基础进行了介绍;第3章水库基本知识对水库与径流调节、水库运用、水库泥沙淤积及其防治等进行了介绍;第4章防洪治河工程对洪水基本知识及防洪措施、堤防工程、分(蓄、滞)洪工程等进行了探讨;第5章取水枢纽工程对无坝取水枢纽的布置、有坝取水枢纽的布置等进行了探讨;另外几章论述了灌排工程、蓄泄水枢纽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等内容。全书内容详尽,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非水利类相关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通过《水利工程概論》一书可了解到,近年来水利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以此显著提升了水利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对于水利技术的实践应用,如今越来越追求其科学合理性,也就是基于对水利工程管理实际需求的有效把握,凭借先进水利技术对传统管理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现代水利技术追求基于环保理念建立起水利技术与地域环境的协调关系,进一步有效降低水利工程运行成本。水利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托水利技术创新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运行,还可满足复杂环境下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求,在构建健全水利工程体系、提升水利工程配置科学性、协调水资源分配平衡等方面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科学可靠的水利技术还可保障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降低水资源污染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储存,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水利技术发展现状及水利技术创新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现结合《水利工程概论》一书,对如何有效通过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营造和谐的水利技术创新环境。为通过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应革新传统管理理念,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引入先进的水利技术。政府部门应颁布优惠政策,保证相关工作的严格落实,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创新氛围,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给予必要的奖励。同时,在社会上应大力引导水利技术创新行为,积极表彰科技创新人才,提升人们对水利技术创新的关注度。另外,还应加大对水利技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调动水利科技人才开展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加强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为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实践中,应加强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比如,加强对RTK技术的有效应用。RTK即实时动态系统,作为一项动态测量技术,其可通过与计算机的结合应用,并借助动态测量手段、静态测量手段,提升参数计算精准度,并提升工作效率。RTK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弥补传统静态测量的不足,依托动态系统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实时的测量数据,实现可靠的实时性,同时可降低人力成本,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而言是一项可靠的技术。又如,加强对GIS技术的有效应用。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将其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直接在移动终端上运行,不管是各式各样的信息数据查询,还是电子地图的观测,都可通过该系统实时开展。这一功能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水利工程的有序运行。第三,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为实现水利技术创新,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通过不同渠道加大对水利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为打造水利科研平台提供有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以推进平台建设,保障平台有序运行。唯有提高对水利技术创新的有效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方可促进水利科研平台的正常运行,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不断促进水利技术创新,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赵长江(1970—),男,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专项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提出了异形钢结构组合桩技术,以达到中水河势稳定控制、输沙能力提升与特殊洪水行洪共适应的目的。鉴于钢结构板桩组合坝结构特殊,目前尚没有现成的完全配套的技术模型与规范可供参考,故根据示范工程总体布置要求与基本力学原理,结合工程环境、地质、水文等条件,采用加权方法体现基础对异形组合桩不同部位实际接触的多寡对板桩与管桩的抗倾覆影响作用,采用安全
期刊
摘 要:在黃河下游滩区村台建设过程中,利用黄河泥沙淤筑村台,不但能提升黄河河道的行洪能力,将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还能帮助滩区居民躲避洪灾,改善滩区居民生活条件。为利用高浓度长距离输沙通道淤筑村台,开展“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多技术高效泥沙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张红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理论体系,运用水流挟沙力等公式计算临界流速、阻力系数等,确定淤筑村台工程中动力系统、造
期刊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利民工程,不仅可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利用,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面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开展好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筑景观开发建设等工作,不仅有助于应对水资源危机,还可满足人们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及防洪排涝的需求,对于建立起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建筑美学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得到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相关课
期刊
摘 要:研究湿地水化学特征对湿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門峡库区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2018—2019年三门峡水库蓄泄期间4次采样数据,结合三角图、Gibbs图等水化学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水体呈弱碱性,蓄泄期间pH值从潼关到三门峡大坝变化较小,在天鹅湖湿地处出现最大差值,表现为天鹅湖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不同时期TDS沿程呈减小
期刊
摘 要:为解决大石涧水库溢流坝设计挑坎水舌空中扩散程度低、水流落点过于集中、两岸淘刷严重、影响岸坡稳定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4种修改方案,包括3种差动挑坎以及在差动坎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新型舌瓣挑坎。通过分析比较各方案30 a一遇(消能防冲设计洪水)工况下水舌扩散形态、下游河道冲淤情况等,得出新型舌瓣挑坎的各参数较优,能够较好地解决两岸淘刷严重的问题,满足下游消能防冲要求,将其确
期刊
摘 要:田坎系数测算精度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统计、梯田区土壤侵蚀量测算的准确度,为解决传统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提取梯田及田坎精确度不稳定且耗时较长的问题,基于GF-2影像和面向对象的技术方法,确定了各地类最优分割尺度和空间、光谱、纹理等特征参数,建立各土地利用类型提取规则并进行自动提取,其中梯田提取精度为82.55%、Kappa系数达到0.75,田坎面积自动提取精度为68.83%,进而计算的田坎系
期刊
摘 要:为提高HS模型估算海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精度,基于贝叶斯原理,利用海河流域8个地理分区1980—1999年29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对其温度指数、温度系数和温度常数进行改进,并以FAO 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利用1980—1999年和2000—2015年数据对HS改进模型适用性进行评价。海河流域HS改进模型的温度系数、温度常数和温度指数的范围分别为5×
期刊
摘 要:围绕南四湖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对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水资源管理等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内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下态势分析的SWOT法,构建了适用于南四湖流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将流域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4个等级,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南四湖地区典型流域洙赵新河流域进行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
期刊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应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投身工作,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下面首先对《水利工程企业化管理原理》一书进行评述,然后基于该书的指导阐述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人为本的水利
期刊
黄河三角洲发展优势明显,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黄河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文化产业发展是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体系的重点。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包括专家访谈、文明对话、学科建设、决策建议、学术信息等专题,该书论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发展与黄河学、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涉及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与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