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因计划生育及围产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定期产前检查,横位、臀位发生率明显下降,因而头位难产比例明显升高,故防治头位难产成为产科工作中的主要课题,若处理不当可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正确处理头位难产直接关系到母婴预后。
【关键词】 头位难产;难产因素;处理预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5-02
1 头位难产的概念
在分娩过程中,以胎头为先露,却因分娩四因素即:胎儿、产力、产道、精神因素异常而导致的难产。
1.1 胎儿性难产 以胎头位置异常最为多见,其次为胎儿发育异常,包括胎儿发育过大及胎儿畸形,胎儿出生体重达4000克以上称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达4500克以上称特大儿,临床常见胎儿过大导致分娩受阻。直至发生难产。
1.2 产道性难产 骨盆产道异常包括骨盆狭窄和畸形骨盆,此外软产道异常如:阴道横隔和纵隔。
1.3 产力性难产 即宫缩力异常,以宫缩乏力为主,包括原发和继发宫缩乏力。
1.4 精神因素 产妇害怕和恐惧分娩的一切过程,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引起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进一步引起宫缩乏力、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从临床工作中认识到头位不一定能正常分娩,头位难产是因产力、产道、胎头方位及精神因素异常所致的难产,四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动态观察既不过早干预也不要失去时机,进行必要的试产和相应处理,综合分析,严密观察才能确定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2 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
2.1 胎膜早破 因胎头位置异常,不能适应骨盆入口而使胎头入盆受阻,胎头与骨盆之间存在空隙,羊水即由此进入胎头以下的羊膜囊内,加以胎头衔接不良易压迫直肠,使孕妇产生排便感,而使用腹压,在稍大的压力下易发生胎膜早破。
2.2 宫缩乏力 多因头盆不称、胎头位置异常,特别是持续性枕后位,由于胎儿枕部较早压迫孕妇直肠,使其较早屏气用力而产程无进展,使孕妇过早消耗体力致宫缩乏力,常见原发宫缩乏力,偶见继发宫缩乏力。
2.3 产程延长 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活躍期延长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是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主要是因胎头位置异常引起,轻度的抬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到达中骨盆平面才受到阻力,表现为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及第二产程延长。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往往在骨盆入口即被阻而不能衔接,表现潜伏期延长或活跃早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
2.4 胎儿宫内窘迫 胎头颅骨过度重叠或严重胎头水肿。
3 头位难产的诊断方法
如何早期识别头位难产,除明显的骨盆狭窄及明显的头盆不称外。头位难产很难在产前明确诊断,绝大多数须经历一段产程后才渐渐表现出来,因此应熟悉难产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做出正确处理是可能出现的难产尽量向顺产方向发展。出现以下情况考虑有难产倾向:①胎膜早破;②宫缩乏力;③宫颈水肿;④各产程异常;⑤轻微头盆不称及胎儿偏重。头位难产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常分娩因素引起,而这些因素互为因果无法分割[2]。如已进入产程阴道检查是识别头位难产的主要手段,此检查应了解宫口扩张程度,宫颈有无水肿,水肿程度及部位,如前唇水肿应警惕前不均倾位;胎膜是否破裂,如未破可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量及性状:胎头下降程度,尤其是有产瘤或颅骨重叠时,应检查胎头双顶径及胎耳的位置,以了解胎先露高低。胎方位的确定:通过触及胎头的骨标志、颅缝及囟门的位置加以判断,枕后位时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在骨盆前方,小囟门在骨盆后方,耳廓朝向后方可作为枕后位的标记,胎头高直位时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有时略偏左或右,不大于15°,前不均倾位时胎头之前顶崁于耻骨联合后方,骨盆前半部被塞满而骨盆后半部空虚。为预防产瘤及颅缝重叠,影响判断,在活跃早期产程图出现异常时应及早进行阴道检查协助诊断,在试产一段时间后如无进展或进展缓慢可做第二次阴道检查,决定分娩方式,如宫口开全需阴道助产者,可手伸入阴道内触清胎儿耳廓所指方向(为枕部)方可进行。
4 头位难产的处理
除严重的骨盆狭窄、畸形、重度头盆不称及明显巨大儿外,绝大部分头位均有机会试产,头位难产中以胎方位异常占大多数,其中少数严重的胎位异常(前不均倾、高直位),均需剖宫产分娩,而绝大部分轻度胎位异常(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一般主张在第一产程末诊断并处理,一般可经阴道顺产,如加强宫缩、同侧卧位及徒手转胎头使其变为枕前位后方可经阴道分娩,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但徒手转胎位需掌握指征、时机及胎方位。其条件为:无头盆不称、估计胎儿体重≤3600g、胎头双顶颈≤9.6cm、无胎儿宫内窘迫、产瘤不大、颅骨缝无重叠、胎头无明显变形,必须分清左、右、枕横、后位,在宫缩间歇期,将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指和中指约成30°角钳住胎头,在宫缩时缓慢旋转至枕前位,右枕后及右枕横顺时针方向旋转,左枕后及左枕横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如感觉头盆紧贴不易转动时,可将胎头稍向上推使其松动然后在旋转,同时左手放在孕妇腹壁上推送胎儿背部至脊柱前方,按压胎肩以协助胎头旋转和固定,操作时切忌粗暴动作要轻柔。最佳时机宫口扩张6-10cm,胎头先露达棘平(S0-S+2)时,如遇产程异常而发现持续性枕横、枕后位时,若胎儿体重≥3600g时,可考虑剖宫产分娩[2]。
5 头位难产的预防
5.1 预防胎儿过大、胎头过硬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如早期发现治疗糖尿病,合理营养,防止营养过度,适当活动控制胎儿体重在合理范围。
5.2 纠正胎位异常 确定胎方位是预防头位难产最主要的措施,在妊娠娩期或临产时,B超检查及产程中阴道检查确定胎方位,对枕横、枕后利用体势(侧俯卧位)或手法旋转胎头,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3]。
5.3 加强产力 虽然产力异常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但在处理难产时却占主要地位。轻微的胎位不正经加强产力和转成枕前位而经阴道分娩。故产程中应保持良好产力排出禁忌证后,可行人工破膜及缩宫素静滴加强宫缩。
5.4 避免孕妇过度紧张、过度疲劳 可通过导乐或家属陪伴分娩,通过沟通解释,消除产妇的顾虑和恐惧,增强阴道分娩信心。
参考文献
[1] 漆洪霞.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64-267.
[2] 刘晓霞,李淑杰.头位难产手转胎头的实际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9):268-269.
[3] 凌罗达,顾美礼.头尾难产[M].第2版.重庆出版社,2001:69-72,288-290.
【关键词】 头位难产;难产因素;处理预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95-02
1 头位难产的概念
在分娩过程中,以胎头为先露,却因分娩四因素即:胎儿、产力、产道、精神因素异常而导致的难产。
1.1 胎儿性难产 以胎头位置异常最为多见,其次为胎儿发育异常,包括胎儿发育过大及胎儿畸形,胎儿出生体重达4000克以上称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达4500克以上称特大儿,临床常见胎儿过大导致分娩受阻。直至发生难产。
1.2 产道性难产 骨盆产道异常包括骨盆狭窄和畸形骨盆,此外软产道异常如:阴道横隔和纵隔。
1.3 产力性难产 即宫缩力异常,以宫缩乏力为主,包括原发和继发宫缩乏力。
1.4 精神因素 产妇害怕和恐惧分娩的一切过程,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引起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进一步引起宫缩乏力、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从临床工作中认识到头位不一定能正常分娩,头位难产是因产力、产道、胎头方位及精神因素异常所致的难产,四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动态观察既不过早干预也不要失去时机,进行必要的试产和相应处理,综合分析,严密观察才能确定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2 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
2.1 胎膜早破 因胎头位置异常,不能适应骨盆入口而使胎头入盆受阻,胎头与骨盆之间存在空隙,羊水即由此进入胎头以下的羊膜囊内,加以胎头衔接不良易压迫直肠,使孕妇产生排便感,而使用腹压,在稍大的压力下易发生胎膜早破。
2.2 宫缩乏力 多因头盆不称、胎头位置异常,特别是持续性枕后位,由于胎儿枕部较早压迫孕妇直肠,使其较早屏气用力而产程无进展,使孕妇过早消耗体力致宫缩乏力,常见原发宫缩乏力,偶见继发宫缩乏力。
2.3 产程延长 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活躍期延长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是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主要是因胎头位置异常引起,轻度的抬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到达中骨盆平面才受到阻力,表现为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及第二产程延长。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往往在骨盆入口即被阻而不能衔接,表现潜伏期延长或活跃早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
2.4 胎儿宫内窘迫 胎头颅骨过度重叠或严重胎头水肿。
3 头位难产的诊断方法
如何早期识别头位难产,除明显的骨盆狭窄及明显的头盆不称外。头位难产很难在产前明确诊断,绝大多数须经历一段产程后才渐渐表现出来,因此应熟悉难产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做出正确处理是可能出现的难产尽量向顺产方向发展。出现以下情况考虑有难产倾向:①胎膜早破;②宫缩乏力;③宫颈水肿;④各产程异常;⑤轻微头盆不称及胎儿偏重。头位难产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异常分娩因素引起,而这些因素互为因果无法分割[2]。如已进入产程阴道检查是识别头位难产的主要手段,此检查应了解宫口扩张程度,宫颈有无水肿,水肿程度及部位,如前唇水肿应警惕前不均倾位;胎膜是否破裂,如未破可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量及性状:胎头下降程度,尤其是有产瘤或颅骨重叠时,应检查胎头双顶径及胎耳的位置,以了解胎先露高低。胎方位的确定:通过触及胎头的骨标志、颅缝及囟门的位置加以判断,枕后位时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在骨盆前方,小囟门在骨盆后方,耳廓朝向后方可作为枕后位的标记,胎头高直位时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有时略偏左或右,不大于15°,前不均倾位时胎头之前顶崁于耻骨联合后方,骨盆前半部被塞满而骨盆后半部空虚。为预防产瘤及颅缝重叠,影响判断,在活跃早期产程图出现异常时应及早进行阴道检查协助诊断,在试产一段时间后如无进展或进展缓慢可做第二次阴道检查,决定分娩方式,如宫口开全需阴道助产者,可手伸入阴道内触清胎儿耳廓所指方向(为枕部)方可进行。
4 头位难产的处理
除严重的骨盆狭窄、畸形、重度头盆不称及明显巨大儿外,绝大部分头位均有机会试产,头位难产中以胎方位异常占大多数,其中少数严重的胎位异常(前不均倾、高直位),均需剖宫产分娩,而绝大部分轻度胎位异常(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一般主张在第一产程末诊断并处理,一般可经阴道顺产,如加强宫缩、同侧卧位及徒手转胎头使其变为枕前位后方可经阴道分娩,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但徒手转胎位需掌握指征、时机及胎方位。其条件为:无头盆不称、估计胎儿体重≤3600g、胎头双顶颈≤9.6cm、无胎儿宫内窘迫、产瘤不大、颅骨缝无重叠、胎头无明显变形,必须分清左、右、枕横、后位,在宫缩间歇期,将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指和中指约成30°角钳住胎头,在宫缩时缓慢旋转至枕前位,右枕后及右枕横顺时针方向旋转,左枕后及左枕横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如感觉头盆紧贴不易转动时,可将胎头稍向上推使其松动然后在旋转,同时左手放在孕妇腹壁上推送胎儿背部至脊柱前方,按压胎肩以协助胎头旋转和固定,操作时切忌粗暴动作要轻柔。最佳时机宫口扩张6-10cm,胎头先露达棘平(S0-S+2)时,如遇产程异常而发现持续性枕横、枕后位时,若胎儿体重≥3600g时,可考虑剖宫产分娩[2]。
5 头位难产的预防
5.1 预防胎儿过大、胎头过硬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如早期发现治疗糖尿病,合理营养,防止营养过度,适当活动控制胎儿体重在合理范围。
5.2 纠正胎位异常 确定胎方位是预防头位难产最主要的措施,在妊娠娩期或临产时,B超检查及产程中阴道检查确定胎方位,对枕横、枕后利用体势(侧俯卧位)或手法旋转胎头,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3]。
5.3 加强产力 虽然产力异常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但在处理难产时却占主要地位。轻微的胎位不正经加强产力和转成枕前位而经阴道分娩。故产程中应保持良好产力排出禁忌证后,可行人工破膜及缩宫素静滴加强宫缩。
5.4 避免孕妇过度紧张、过度疲劳 可通过导乐或家属陪伴分娩,通过沟通解释,消除产妇的顾虑和恐惧,增强阴道分娩信心。
参考文献
[1] 漆洪霞.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64-267.
[2] 刘晓霞,李淑杰.头位难产手转胎头的实际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9):268-269.
[3] 凌罗达,顾美礼.头尾难产[M].第2版.重庆出版社,2001:69-72,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