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Ceng Ming
  【Abstract】Reading is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behavior, not to replace the teachers of students reading practice.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cultivating students' questioning consciousness, cultivat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creatively, can explore to text in Junior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阅读教学是"重头戏",文本意义的隐喻性、不确定性为我们留下了创新阅读的空间。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阅读教学中有下面一些体会和尝试。
  一、营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
  良好教学氛围是课堂集体心理气氛,是课堂师生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又叫支持型气氛。其特点是: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热情高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友好和谐,配合默契,师生都有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等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我们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放下架子,营造亦师亦友的平等师生关系,创设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间乐于辩论,敢于同老师争辩、叫板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古语云:学贵有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思维的火花。
  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词、句、段、篇进行质疑问难。如字词句的质疑可使用字词替换、字词删除、句式替换等。鼓励学生质疑,巧妙设置质疑情境,让学生经历"质疑--议疑--释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激情,锻炼学生的释疑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我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先自学疏通文意,在学生学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三句话时,我追加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句话有4个注释,意思很容易理解。你仔细思考一下,能从中提出什么疑惑来吗?"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娄经程首先发表看法:"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既然不能明察,那怎么还能以实情判断呢?所以,在翻译课文时不能把'情'字讲为以实情判断。""那怎么改呢?"我顺势提问。学生们七嘴八舌,最终经过讨论形成了一致意见:即使不能明察也要处理得合乎情理。最后,我总结道:"其实,书上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哪怕最终经过证明你的这个问题不对,但是从提出问题到最终解决或印证这个问题的过程却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希望我们都多长一个充满疑问的心眼。"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川师大刘永康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寻找召唤结构,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妙招。"召唤结构"又叫艺术空白,是指文学作品本身提供的再创造的可能性和限度,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文本的"召唤结构"包括:文本的否定、空缺和空白。否定,空缺、空白构成了本文的"未定性"、或者是"否定性",这种"未定性"、"否定性"是联结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促使读者在阅读中赋予不确定性以确定的含义,并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界。
  在执教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是,我巧妙地用了这个办法。
  这堂课上,我设计了"找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大声朗读,分析作用"这个环节。在学生自学(寻找分析)、小组交流之后,学生们几乎把老师准备的答案都说到了,我因势利导,利用课文最后一段的一个"空白"结构,设计了一个片段写作练习,题目如下:故事结尾,他与那只病狼殊死搏斗了5分钟,这5分钟应该是惊险刺激的,但文中却是个空白,请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将空白补上,200字左右。这个设计巧妙抓住了文本特点,学以致用,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抓住文本,设计了2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一个是在课文第8段结尾处,"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我提了这样的问题:"省略号表示什么呢?请想象昔日罗布泊的优美风光,然后口头描绘,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第2处是在20自然段末尾,"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就是那棵垂死挣扎的胡杨林,你会发出哪些求救的话,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说出来,请你来表演一下。以上2个训练,都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参与积极,并且都呈现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曾经在我校的一个报告中说:"根据调查,85%的语文知识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学获得,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然后他讲了一个案例: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拥有创意的方式背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结果在7分钟之内学生共采用了12种形式来完成:快板式(直尺来改装的快板)、谱曲式、内心独白式、京剧式等,完成了这个任务。受此启发,我在教学《<诗经>二首》时,也用了这个招式,结果学生用的办法有:流行歌曲填词式、说唱式(ROP)、情景表演式、舞台旁白式等。
  后来,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我也尝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易错字,以及重点词语。学生自己总结出了比较法,联想法等方法。比如,在记"狼藉"的"藉"字时,有的学生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乱七八糟,杂乱的意思。那么,草从里的草东倒西歪,杂乱无章,所以'藉'字是草字头",有的学生说"狼吃羊,羊吃草,所以是草字头",还有的说"狼出没的地方一般都有草丛做掩护,所以是草字头"。这样一来,比叫学生抄写10遍20遍的效果强多了,学生再也不写错了。
  万明春院长在给我们做的《做一个智慧型老师》的报告中说过"首先要把学生当一个人看",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这不仅是说我们要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同时要意识到,既然是人,就会有差距,但更有潜能。要相信,学生有无穷的创造力。作为老师的任务,就是去当一个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智者,而不是简单的匠人。
其他文献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在社会环境与教育下形成和发展的,与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在幼儿阶段,必须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呢?  一、给幼儿创造条件,进行交往  儿童语言是在平时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幼儿只有在广泛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意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发展起来。  游戏是幼儿经常交往的重
期刊
从教英语教学工作二十几年了,近几年以来,英语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呈现式教学正在逐步地向任务型教学模式转化。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则正是为任务型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新的教材。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面对新的教育形式,认真反思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只有教学模式的改革,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与现行教材相适应,才能与当代的教学模式相符。实践证明,只有
期刊
【摘要】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是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新的活动课程体系。活动课的理论贡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的主动活动在教学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从理论上说,语文活动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指导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授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扩充词汇量是十分重要的,词汇量决定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笔者从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识记单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经验,从指导记忆方法着手,寻求提高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偏远地区高中; 记忆单词; 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  各位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会遇到英语学困生。然而,我教学的学校地处偏远的青藏高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初中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启蒙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激发  How to improv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和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的现状,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教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而撰写此文,其目的是通过此文的交流学习,陪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发现,培养,创新  Research statu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found
期刊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理论扎实、操作水平出众的技能人才,是焊接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模块化教学、因材施教、采用多媒体教学、评价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焊接教学;模块化;个性差异;多媒体;评价  On teaching methods of welder training  Chao Chunhua  【Abstract】How to devel
期刊
【摘要】数学课的新课导入,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本文向您介绍了运用故事开头,不单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活跃可课堂气氛;运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开头,即可加深学生对数学原理的领悟,也可增强课堂的情趣;而如果在开头时故意构设陷阱,使学生在尝试错误之后再进行反思,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运用故事;贴近实际;巧设陷阱  Lesson into mat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竞赛,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一项国家级学科赛事活动,也是中学生智力、素质的一项学科竞赛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化学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如何提升辅导的效率,我们的策略是:(一)主教练负责制管理模式(二)多样的竞赛辅导形式(三)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内容,夯实学生基础(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五)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