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这一问题为中心,积极构建充满心理健康教育色彩的数学教学课堂,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平稳开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相互渗透
持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都强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不仅仅关注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更包括心理的全面发展。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看到了不同版本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要求,也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有关内容,同时也让本人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了新的改变。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如何将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这个新课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即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状态进行学习,让学生能自觉喜欢数学课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刚步入正式学习殿堂的最初和直接影响者,教师的言行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不自觉地在生活和学习中模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完善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将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地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带给学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潜移默化。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混合运算”的学习中,由于混合运算题型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且题型涉及应用题,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做起来有些困难,这时教师应避免责备学生,而应对他们的解题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思考其没有掌握好知识点的原因,继而重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友爱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二、优化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任何人,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是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会很无助,报以悲观的态度对待。在学习中亦是如此,如果对学习没有信心,长期受此心理的影响,定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信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这就要求有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生动性,帮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搜集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对称物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然后教师进行举例总结,引出新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健康心理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新事物的最初动力,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相对枯燥,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很容易缺乏兴趣,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平移和旋轉”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将所有课桌摆成三列,并将其标号为一列、二列、三列,学生坐好后,让一列学生做到三列位置,观察自身位置的移动,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平移的最初概念,这样有趣的活动会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
四、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在进行学校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也是学生接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应只过分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平时对孩子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积极结合孩子生活中的行为或者表现出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尊重孩子并肯定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结语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融入家庭教育中,有利于孩子的情感丰富和情商发展。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不断更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增加与孩子的沟通。最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其申.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33):15-15.
[2]朱建岳.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3(1):22-23.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相互渗透
持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都强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不仅仅关注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发展,更包括心理的全面发展。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看到了不同版本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要求,也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有关内容,同时也让本人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了新的改变。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如何将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这个新课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即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状态进行学习,让学生能自觉喜欢数学课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刚步入正式学习殿堂的最初和直接影响者,教师的言行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不自觉地在生活和学习中模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完善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将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地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带给学生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潜移默化。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混合运算”的学习中,由于混合运算题型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且题型涉及应用题,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做起来有些困难,这时教师应避免责备学生,而应对他们的解题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思考其没有掌握好知识点的原因,继而重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友爱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二、优化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任何人,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是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会很无助,报以悲观的态度对待。在学习中亦是如此,如果对学习没有信心,长期受此心理的影响,定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信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这就要求有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案,丰富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生动性,帮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中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搜集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对称物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然后教师进行举例总结,引出新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健康心理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新事物的最初动力,小学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相对枯燥,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很容易缺乏兴趣,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
比如在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平移和旋轉”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将所有课桌摆成三列,并将其标号为一列、二列、三列,学生坐好后,让一列学生做到三列位置,观察自身位置的移动,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平移的最初概念,这样有趣的活动会让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
四、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在进行学校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也是学生接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应只过分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平时对孩子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积极结合孩子生活中的行为或者表现出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尊重孩子并肯定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结语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融入家庭教育中,有利于孩子的情感丰富和情商发展。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不断更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增加与孩子的沟通。最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其申.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33):15-15.
[2]朱建岳.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3(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