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尤其溃疡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已成为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机 构】
:
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尤其溃疡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已成为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细胞毒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成功造模胰腺癌裸鼠60只,均分为5组:对照组、光敏剂组(光敏素2 mg/kg,腹腔内注射)、化学治疗组(吉西他滨50 mg/kg,腹腔内注射)、光动力组(光敏素2 mg/kg,腹腔内注射+激光照射)和联合治疗组(吉西他滨50 mg/kg+光敏素2 mg/kg+激光照射).光动力组和联合治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及多阶段过程,各种致病因子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于不同阶段,幽门螺杆菌(Hp)感染、宿主和环境因素均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福建省胃癌高发的浪歧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有胃癌家族史人群白细胞介素(IL)-1和IL-10基因多态性(宿主因素)的分布情况。
随着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一些抗炎因子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白细胞介素(IL)-10作为体内炎性反应过程中的内生性细胞因子拮抗剂,在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用SD大鼠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应用外源性重组人IL-10干预,观察其对大鼠胰腺中核因子(NF)-κB以及IL-1β和胰腺组织病理的影响,并探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肝肿瘤细胞有促凋亡作用,与碘油混合栓塞治疗肝肿瘤可提高其靶向性,抑制肿瘤生长[1,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纤维骨架结构,在肿瘤转移和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观察肿瘤组织中MMP-2表达,探讨纳米材料栓塞后肝肿瘤转移的可能趋势。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传统中药苏木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及抗炎性反应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在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苏木水提取物(AELS)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药理作用。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胆结石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27的肥胖人群,分为三组,单纯肥胖组(n=1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NAFLD组,n=7)和NAFLD伴胆结石组(n=16),另设两组对照,BMI<25的正常人(n=10)和单纯胆结石组(n=16).检测比较各组调节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甾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lc(SREBP-lc)、调节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3岁以上人口中感染率高达9.09%[1],全国约1.3亿人口感染HBV,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可合并肿瘤,在用细胞毒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中,可能发生药物所致的HBV再激活,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2],应引起国内临床医师重视[3]。
2007年9月2日-5日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第21届世界神经胃肠和动力研讨会(the 21st ISNM),在近百篇大会报告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药物学和基因易感性的研究颇受关注.尽管FGI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但其神经胃肠学的病理生理机制属运动感知障碍性疾病,也是当前和未来药物治疗学发展的焦点.自多潘立酮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点的动力剂问世,临床实践已证实这些动力剂的效应.遗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肥大细胞与胃肠道疾病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E存在食管黏膜细胞的化生、异型增生[1],而肥大细胞所含的多种介质能影响胃肠黏膜炎性反应和细胞生长调控[2].本研究观察了BE黏膜肥大细胞变化,旨在探讨肥大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