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读书三境界”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著名的古典文论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于是,王国维提出了他著名的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比喻做学问之前,先要有思想准备,看到学海无边、知识无涯,从而激发有志青年奋斗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和勇气,同时又感慨自己的学问之不足。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比喻开始读书做学问为有所收获,要刻苦攻读,不怕艰苦,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最高目标,孜孜不倦,纵然是身心交瘁,殚精竭虑,“人比黄花瘦”,也矢志不渝,在所不惜。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无夕》)比喻经苦读钻研,一旦你历经艰辛,“九死而未悔”之后,突然有所发现有所得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人生莫大的幸福和快乐,其乐融融。
  无独有偶,学者孙逊也提出了读书三境界。不同的是,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是针对学者治学从渴望、奋斗到成功,其间所经历的异常艰辛的真实写照。孙逊所提出的读书三境界则有所不同,他是针对读书的目的而进行的分类。
  孙逊的读书三境界,即第一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辛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崔国辅《长乐少年行》)这是消遣性读书;第二境界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这是功利性读书;第三境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这是积累性读书。
  这里,王国维和孙逊所采用的都是集句的方法,即集前人诗句或者词句。集句又主要指集律诗和词中佳句,而自由体诗句恐怕出于“太”自由和“年轻”的原因,则很少见到集之而成诗。集句诗是诗之一体,最早见于西晋傅咸的《七经诗》,文天祥的《集杜诗》二百篇最为出名。王安石后来采用集句作词,形成集句一体。
  尤其是王国维对读书三种境界的论述,十分精妙。他所引用的三句词,本来是描写爱情的,但王国维通过集句方法进行重组,从而十分精辟、形象地揭示了立业、求知的客观规律,即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窄到宽、由必然到自由的艰苦跋涉,“曲径通幽”的过程,充满了“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交错更替的美好历程。王国维借用他人的诗句,通过自己的重新思维、组合,从而把作者原有诗句的意境进行无限延伸,使其意境在重组中得到升华,从而激励着有志青年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了解回族文化背景下该地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随机选取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322名个体,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性发展状况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要求学生跟的上时代,跟的上社会进步得步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的更高,这就要求老师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针对这方
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易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束对Cu(110)表面进行连续照射,随着电子束辐照时间的增加,Cu(110)表面形貌和结构不断变化.当照射时间足够长,样品足够薄时,高分辨电子显微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网络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了较大的考验。而且,近些年由于网络导致
小学高年级数学进行探索是其生命与灵魂的体现,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探究式教学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各大院校非常受欢迎,是目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