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荣:您贵姓?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xfxf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氏不仅是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必问的问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也不一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氏就被世袭着,由父系传承。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83岁高龄的徐天荣5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姓氏,帮助2000多位海内外侨胞寻根找亲人。
  寻找瑞典王子的中国身世
  “连战、吴伯雄、马英九、王金平他们的家史我都写的,叫作‘家史传记’。这些是高官。平民百姓很多啦,我也帮他们写。华人也有,比如说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的……”徐天荣说。
  50多年来,徐天荣陆续出版了《闽南姓氏源流》《全国姓源》《闽南近代人物春秋》等15部姓氏研究著作,并应邀走访了两岸及东亚、东南亚等华侨华人聚集地。
  2001年8月,徐天荣应“台湾各姓渊源研究会”邀请访台,展开为期21天的两岸姓氏研究交流。让徐天荣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访台期间,他还为浙江余姚洪氏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续上了百年家谱。
  上世纪70年代前后,大陆许多族谱被毁,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寻根寻亲颇为艰难。徐天荣的姓氏研究吸引了不少海外乡亲纷纷慕名前来,找他帮助寻根寻亲。
  徐天荣说,人有憾事,莫若于对自己祖宗魂牵梦萦,却不能认祖归宗;民有幸事,莫若于对自己知根知底,思乡梦圆,叶落归根。正是这样一种情缘,让徐天荣50多年来潜心研究姓氏,帮助侨胞寻根找亲人。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瑞典王子罗伯特·章到湖北拜祖。瑞典的王子为什么来到中国拜祖呢?徐天荣说,罗伯特·章本是中国人,姓章,他的祖父在清末迁到瑞典。后来,罗伯特·章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改嫁给瑞典当时的一个亲王——多勒贝特亲王,因为亲王没有儿子,罗伯特·章是继子,后来便成了瑞典的王子。但是,罗伯特·章对于自己的身世不甚了解。
  “我一个朋友在瑞典做生意,叫我把这个历史写出来寄给罗伯特·章。我写了寄给他。罗伯特·章本人没有回信给我,但是我朋友说罗伯特·章收到了,知道祖宗的来历很高兴。”徐天荣说。
  安溪千年第一本史书
  徐天荣并非闽南人,却对闽南的姓氏研究情有独钟。他1949年从山西高平随军南下福建,1962年到安溪县工作,曾任龙门中学教师。
  “我喜欢在《安溪文艺》上发表一些文章,当时的安溪县教育局文化科科长谢春成看到了,就说,‘小徐啊,你爱好文学,你去搞姓氏研究,我帮助你搞。’谢春成交代村里面、镇里面的一些干部,给我族谱看。”徐天荣回忆说。
  从1963年起,徐天荣潜心考究姓氏,自费走遍安溪700多个村,收集整理上百部族谱,阅读上千份史料,开始了系统的姓史写作。
  1984年,徐天荣的第一本书《安溪姓氏考》油印出版。该书记录了安溪102个姓氏的来源、衍派和分布,是一部研究福建省安溪县姓氏的珍贵史料。
  据徐天荣回忆,当年《安溪姓氏考》油印了100本。谢春成的岳父魏宜转看了这本书,说这是“安溪千年第一本史书”。后来,魏宜转把这本书介绍给当时新加坡安溪会馆的主席唐裕。唐裕看了以后,很高兴,说:“这本书很好,以前没有人写这种书。”他还号召其他人一起寄了2500元人民币给徐天荣,资助徐天荣进行姓氏研究工作。
  “这个姓氏啊,是咱们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东西,家乘国史,没有家乘,就没有国史。姓氏跟历史紧密的联系,一个姓氏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怎么来的,我要把它搞好。然后我心里面想,这也是一个爱国的心情嘛。”说到这,徐天荣目光坚毅,饱含深情。
  一般姓史只介绍各姓之来历、始祖芳名或简单的源流,而徐天荣则从炎黄追述至当今。如晋江溜江陈氏史在宋朝以前就无从查考了,安溪尧阳王氏谱也断了几百年,徐天荣倾力考证,将其补充完整;再如闽粤李氏史,千年之谱有大误,徐天荣就以全史提出修正意见。
  创建闽南“姓氏宝库”
  1982年,为了让后人知道自己家族的历史,服务广大侨亲,徐天荣在安溪龙门镇溪瑶村创建“闽南百姓园”,将其收集的族谱文物、史料书籍存放其中,并一一进行整理、归纳,为安溪乃至整个闽南地区积攒了一个“姓氏宝库”。
  2012年,徐天荣把“闽南百姓园”迁到安溪县龙门中学,并把园中所有文物、史料、文学作品、名家题词等全部捐出,由龙门中学永久保管,开展姓氏文化教育活动。
  安溪县龙门镇村民陈锦聪闲暇时间经常来“闽南百姓园”看书籍、史料。陈锦聪说,他十几年前就读龙门中学,是徐天荣的学生,徐天荣写的书,他都看过,其中最喜欢《安溪姓氏考》,通过这本书,他知道了有些姓氏从安溪分支到台湾、浙江温州等地。
  龙门镇村民陈金木不仅看过徐天荣的书,还曾跟着他走南闯北,考究姓氏。陈金木说:“我姓陈,我们姓陈的从哪里来,怎么来的,以前我都不知道。认识徐老师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是从河南固始县迁过来的。后来我还跟着徐老师到那个地方去,寻根访祖。”
  1992年,台湾姓氏研究专家林添福特意来到福建安溪,参观“闽南百姓园”,并建议成立“中华百姓园”,更好地为海内外华人服务。2011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台湾会见徐天荣时,也倡议建立“中华百姓园”,并亲笔题写了园名。
  如今,已入耄耋之年的徐天荣正倾其所有,在福建泉州筹备建设“中华百姓园”。
  “我的梦想就是要把‘中华百姓园’搞起来,为更多的海外华人、更多的中华儿女服务。”徐天荣希望早日建成“中华百姓园”,推动中华姓氏文化研究深入开展,“在我晚年之际,希望把我收集的中华御批438姓史,特别是100大姓史逐步介绍出去。”
  (本刊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世人皆知北宋“王安石变法”,但却很少有人听说过曾公亮。殊不知,这位三朝元老在当时的政坛上身居要冲,影响力极大。他支持王安石,为推动变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前后居官47年,从地方官到宰相,都致力于革弊兴利,为实现强兵富国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具变革之心  宋王朝长期以来积贫积弱,到了北宋中叶,情况更加恶化。豪强兼并土地严重,农民赋役沉重,阶级斗争尖锐,出现了“兵虚财匮”,难以维持的局面。  这种危
期刊
建阳的雕版印刷始于五代,刻书多集中于永忠里(今麻沙镇)和崇化里(今书坊乡),刊印之书称作“麻沙本”,又叫“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建本刻印书籍数量居全国之冠,建阳因而有了“图书之府”的美名。  建阳地处闽北山区,被誉为“林海竹乡”,造纸用的毛竹资源十分丰富,雕版用的梨树、酸枣树等取之不尽。此外,这里还有令人称奇的“墨丘”,透过其烟煤地层所涌出的泉水,乌黑透亮,是天然的印书墨汁。  明代是建
期刊
扇盛行于明清时代,《杖扇新录》有这样一段记载:“骨细密,以三十六始,有多至五十骨者,展之形如半规。面用柿漆涂纸,泽以黑油,故名‘油扇’。佳者剪金箔为翎毛、花卉、正单行书,贴于两面,亦有彩画人物者。”  这种扇子本来是仆隶佣人用的,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没在士商阶层里流通。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就在士大夫家里流传得很广了,王公大臣都争着用。使用者身份的转变,让油扇也跟着做出了改良,这以后便有了象牙的骨架、
期刊
误区一:年检合格≠不出故障  电梯年检合格后,并不等于不会出故障。在一年的运载中,电梯受使用频率、扬尘、积水、温度等外部环境和不正当操作等情况的影响,都可能出现故障。正常情况下,电梯应该半个月进行一次维保。  电梯年检合格是判断其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最低标准,但是,电梯的年度定期检验,是指对电梯前一个周期养护情况的检查,是判断能否继续安全运行的最低标准。  “我们曾经对位于市区某酒店和某小区的同一品
期刊
想象一下,当你坐上电梯,面临的却是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2014年9月14日傍晚,华侨大学厦门集美校区内,一栋教学楼的电梯突然出现故障,一名男生被卡在轿厢中不幸身亡。  “电梯轿厢上升后将该学生带上去,随后卡在三楼与四楼之间,他也被卡住,胸部以下部位露在轿厢外,脚悬空挂着。”知情人说,当时等电梯的还有另一名男生,电梯到了之后,门虽然打开,但轿厢没有停住,出事男生一脚踩空,
期刊
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高峰,但如潮的游客似乎并没有让景区纪念品市场“大红大紫”一把。  各种花生酥、绿豆糕、竹制工艺品、“民族风”裙子、刺绣丝绸……走进不少景区的纪念品店,上述商品十有八九摆在柜台。不少网友发帖“吐槽”: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  “千篇一律”的纪念品,无疑在第一眼就让游客“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的一家旅游纪念品专卖店,几位西安游客转了几圈仍然很“纠
期刊
在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范冰冰的古装扮相迷倒了一大片人。这是范冰冰第一次挑战女皇的角色,而之前,她扮演最多的是公主。有一次,她演的婀娜公主就追着情郎到了安溪。  说起自己的“公主经历”,范冰冰笑了:“真的是太巧了!在《尘埃落定》里我演塔娜公主,在《河东狮吼》里又演公主,还有这个婀娜公主。”  “婀娜公主是一个有‘三分秀气、三分灵气、四分蛮气’的很平民化的公主,她为了追随自己的心上人,偷偷溜
期刊
2013年6月,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北京,这是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会见他。有细心人士注意到,这次吴伯雄访问大陆的行程,没有按照惯例安排在那年8月底才举行的年度“国共论坛”期间,而是专门为双方会晤而设,当中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含意。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分析,马英九紧抓两岸政策话语权,此次会面,从指定出席的团员、筛选接见名单到传递讯息内容,全都由他一手主导。  马英九为什么会选择
期刊
卖书技术哪家强,中国福建找建阳  要说这明朝啊,可是真是一个刻书的高峰期。当时以印书卖书为业的坊肆遍布全国各地,江南的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专门的书店一条街。那时候卖书可比现在暴利多了,贵的一本能达到一两的价格(相当于当时的300多斤大米),便宜的呢,也要个好几钱。关键是贵虽然贵,买的人倒是不少,所以这经史子集、医书农书、道藏佛典等书籍,印得那叫一个欢。特别是一些通俗小说,最受识字老百姓的欢迎,印得
期刊
洪卜仁,1928年生,厦门人,福建省文史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厦门史地丛谈》《厦门电影百年》《厦门名人故居》等。  厦门,提到年届八旬的洪卜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市民遇到有关厦门文史或风俗典故问题时,便会到洪卜仁家里或厦门市图书馆洪卜仁工作室去请教他。每次洪卜仁总是热情地接待来访者,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借给他们文史资料,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洪卜仁那个50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