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认识问题的最简洁表达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二十六载,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解法具有规律性,这样一方面导致学生的机械的程序化的操作,缺乏个性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通法具有普遍性,适用面很广,解题过程相对繁琐,很难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探索,并不断进行反思,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激活,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和简捷。
一、认真对待初高中衔接教材
教师应特别关注衔接教材,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同时也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
首先要注意挖掘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统一体系,让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自然和必要的延伸提高。再次,应告知学生初、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样差异,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角色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二、在教学上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好每一节课无疑是我们教师最应关注的话题,这样研究课成为同组同行们的共识,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研究氛围得到提升,可以说从观摩课、示范课的传统模式解脱出来,向研究课的转变,那就是对课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参与评课活动,可以随时提问和质疑,随时示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摆脱各种人为的束缚,从思维的碰撞,参与研究课得到启迪,从而使我们在教学理论上有所提升,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提高。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三、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新的课程基本理念着重提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四、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样差异。
五、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研究学情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相应的教学,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了解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学情,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
一、认真对待初高中衔接教材
教师应特别关注衔接教材,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同时也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
首先要注意挖掘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统一体系,让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自然和必要的延伸提高。再次,应告知学生初、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样差异,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角色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二、在教学上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好每一节课无疑是我们教师最应关注的话题,这样研究课成为同组同行们的共识,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研究氛围得到提升,可以说从观摩课、示范课的传统模式解脱出来,向研究课的转变,那就是对课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参与评课活动,可以随时提问和质疑,随时示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摆脱各种人为的束缚,从思维的碰撞,参与研究课得到启迪,从而使我们在教学理论上有所提升,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提高。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三、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新的课程基本理念着重提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四、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高中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样差异。
五、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研究学情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相应的教学,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了解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学情,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