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播州文化的发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70780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播州杨氏统治者留心艺文,儒学兴起,宗教、艺术空前发展,土俗为之大变;元明时期,播州官学形成,教育正规化。宗教与政治走向结合,为统治服务,形成繁盛的播州土司文化。
  一、唐、五代时期:渐染华风
  唐贞观十三年播州建置到两宋以前是播州文化的孕育时期。唐时播州人口稀少,据两《唐书》、《元和郡县志》记载,播州户490、人口2168。播州县虽然人口稀少,但属于唐统治区域的经制州。按唐对经制的统治政策,中央派流官与地方的土官共同治理。随官吏前往播州的还有一定数量的兵丁,先进的中原文化通过官宦、商贾、移民传到播州。唐时的播州同时也是朝廷作为贬斥重臣、流放官员的场所。那些被贬来播州的官吏,大多文化素养较高,并且多为贤良之士,因政治斗争的失败受贬谪,他们来播州深感播州文化的落后,他们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使播州的风俗开始转变,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
  中原文化的进入,播州的蛮夷风气开始转变。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绥阳知县詹淑在修建旧草公置时挖出一块碑,上刻“汉尹珍讲堂,唐广明元年七月六日播州司户崔祁立”。尹珍是汉代西南人,中国巨儒。播州统治者修建讲堂纪念尹珍,说明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已具有一定的变化,尹珍讲堂的出现,使断裂了几百年的汉文化重新在播州发展起来,为汉文化在播州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播州人在生活习俗方面悄然变化。陆羽《茶经》说:(茶)……播州……往昔得之,其味极佳。说明此时播州人不仅饮茶,而且还能制造出令中原人赞赏的茶叶。佛教在此时开始传人播州,唐初有牛腾为群舸建安丞,大布释教于牂牁。据《太平广记》引《纪闻》载:牛腾被“谪为牂牁建安丞,至牂牁,素秉诚信,笃敬佛道……,置道场数处”。佛教传入播州,冲击播州人的思想观念和信仰。这时期播州的少数民族土俗文化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汉文化传播零碎,未形成系统,所涉及面窄,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之间接触。就整体而言,播州的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直到北宋后期,播州文化才取得较快发展。
  二、两宋时期:留心艺文,土俗大变
  两宋时期是播州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此时播州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密切,与周边地区交流频繁,特别是受巴蜀一带,播州空前得到发展,社会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成就了播州文化在西南的影响力。
  首先,播州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播州兴起,播州儒学教育与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接轨,培养了一批汉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才。两宋时期,宋朝统治者推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在中央王朝影响下,杨氏统治者杨选大力发展儒家学说,推动播州人文素质的变化,播州“世转为华俗,渐渍于礼,男女多朴素,人士说诗书。”南宋嘉熙二年到咸淳短短十年的时间里,播州就考上进士8人,这是播州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其次,宗教在播州也进一步发展。播州杨氏土司大量修建寺庙,进而宗教更加世俗化。北宋大观年间在真州修建善缘寺,南宋嘉定初在遵义龙山建万寿寺,淳熙年间在桐梓大石板修建高峰寺,宝祐年间在真州修建大志寺等。播州广修佛寺,表明播州杨氏对佛教的推崇。道教的发展同佛教类似,在生活领域比佛教更加深入,这从宋代播州葬墓可以体现。如今仁怀三合镇大沙坝宋墓出土的买地券中有“大宋夔州路播州石粉栅,居黎氏二,今将钱万万余贯,问其皇天后土,五岳山神,贴买巽山下坟穴一所,建立寿堂,至东西南北,青龙白虎,界至分明”的记载。道教文物在播州墓碑中的普遍的出现,说明道教已经深入了播州人民的生活和观念之中。
  三、元明时期:土司文化的繁盛
  元明两朝在播州提倡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在朝廷治国政策的影响下,播州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快速发展。据《元大一统志》卷十载:“(播州军民安抚司)宦户、儒户与汉俗同”。学校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推动播州杨氏统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元代杨汉英时期,特别重视教化,他大治学宫,吸引了很多饱学之士。“南北士来归者众,皆量材用之”。外来的人才,把播州的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明代以后,朱元璋把“移风善俗,礼为之本:敷训导明,教化为之先”定为“安边”政策。实行“治国以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方针。
  洪武十年(1377),在元代播州路儒学的基础上,播州建立了播州长官司学,这是明代播州官学产生。永乐四年(1466),升为播州宣慰司学。官学的形成使播州学校的教育体制逐步走向完善,教育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明时期,播州的宗教发展迅速,宗教的教义与土司统治者的统治政策走向结合。元代播州土司修建了若干的佛寺,在真州长官司治东建有普明寺,湘山上建有大德护国寺,元至元间在黄平安抚司治东建有宝湘寺等。到了明代,朝廷在实行土司制度的地方利用僧官制度进行管理,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廷在播州设僧纲司,这是播州宗教和政治统治正式结合,与儒学、僧纲等并列,成立土司统治者的一种统治工具。元明时期播州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完善,儒、佛、道的进一步融合,播州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繁盛。
  播州身处西南腹地,与中原相比文化发展相对缓慢,但播州人经过唐、宋、元、明等时期不懈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播州文化。在教育、宗教和艺术方面,都对西南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播州土司在中国土司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播州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周边文化和中原文明不断交流的过程。是仡佬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是播州少数民族不断汉化的过程。播州文化的发展,推动了黔北地区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了西南独领风骚的黔北文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迫切要求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及其教学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从理论上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含义、性质、任务和教学要素及相互关系。本文就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供同仁参考。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不能合理利用  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不仅脱离了深奥难懂、缺乏感性认识、学生难
期刊
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观念上有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1 从应试教育教学思想向素质教育教学思想转变,在大环境影响下,部分学生不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有的是为了应对考试,为了拿一个学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端正教学思想,实现教学思想转变,实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我校的礼仪知识好,公关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  2 从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向人格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