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推倒南墙”建资源楼开始,到燕园培训中心落成,到中关村的标志建筑物太平洋科技发展中心开业,形成环绕北大校园的北大科技园主园区,再到国家级科技园诞生、到资源集团令人振奋的长足发展,北大资源集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校办企业的新路。
北大资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9月,前身是北大房地产开发部,后改名为北大资源开发公司。1996年更名为北大资源集团。现集团拥有10万平方米物业,职工170多人,下设12个部,分管10多个控股和参股公司,是涉足高科技、文化教育、房地产等领域、拥有30多亿资产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也是北大校办产业的四大支柱型企业之一。
十年来,当历史幸运地选择了北大资源的时候,北大资源更是勇敢且睿智地把握了每一次发展机遇。
◆借船出海
资源的起步十分困难。首先是缺乏市场经济的运作经验,有关专业人才也屈指可数。当时,北大资源除了总经理、总工有管理和基建工作经验外,从学校各部门抽调的全是中青年教师或新毕业的大学生;其次是缺乏建设资金。南街改造工程需投资6000万元,接近于当时国家对北大一年的财政拨款。
尽管校内外也有不同声音,但学校领导当机立断,全力支持。时任校长的吴树青教授明确表态:“不争论,让事实说话”。当时的主管领导、党委副书记任彦申几乎天天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不过夜,直接在第一线指挥建设。
面对全新的事物,大家解放思想,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探索新机制。不等不靠、白手起家,按市场规律办事,使公司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可喜局面。
凭借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凭借北京申办奥运的大势,凭借大学周边市容改造的契机,资源人踏上了北大科技园建设之路。他们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以敢想敢干的开拓精神和“筑巢引凤”的融资智慧,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日以继夜,努力工作。
短短一年时间,600米长的南墙和临时建筑被推倒,2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资源楼拔地而起,新颖的建筑群落使北大方正、四通、达因等几十家高技术企业纷纷落户北大南墙一带,结束了北大校办高新技术企业长期租用破旧办公场地的历史,北大南门两侧一改旧貌,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南街改造过程中,刚刚建立的资源开发公司形成了自己“开拓、实干、高效、奉献”的企业精神。资源人接受了开拓创业、搏击市场的物质和精神洗礼。现在看来,这个工程之所以能够很快取得成功,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它是抓住机遇、解放思想的产物,也是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的产物。
到1997年,南街竣工刚刚三年,时已更名的资源集团就收回了用于工程改造的全部投资,并向学校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回报。
“敢于吃螃蟹”的资源人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们在北大校园的周边又进行不懈的开发和探索。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时,投资近7000万,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的燕园培训中心在北大西南角落成,并于当年顺利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一集写字间、客房、公寓、餐厅、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心”,使资源集团由单一的物业经营管理,转向对教育、文化、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资源集团把北大科学园的版图从南街东段的资源楼,沿南街向西段,延伸到北大西南角。
翌年10月,中关村的标志性建筑——现代化综合智能大厦太平洋科技发展中心竣工开业。它在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向世人宣告,北大科技园已经走过了起步期和发展期,步入国际化轨道。
在北大太平洋科技发展中心二期工程建成以后,这座高近百米的标志性建筑将与南街资源大楼、燕园教育培训中心相连接,向北经过新落成的方正大厦,形成环绕校园周边的北大科技园主园区。
对于资源人而言,“北大资源”决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名称。“资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重新配置大学资源、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和技术优势;从房地产入手,先有资产、再做物业,然后做金融,通过融资,扩大资产规模,筹得资金后再投入高科技,孵化新技术,资源集团以自己特有的务实和创新精神,为社会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服务。
◆聚集资源
从1998年开始,资源集团从初期以物业开发为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为主。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引入风险投资以及合资、合作、重组等方式,资源集团孵化了北大融通科技公司、北大先锋科技公司、北大西飞科技公司、北大正元科技公司、北大新世纪科技公司等多家科技型企业,为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十年开拓。北大南墙从东到西已经完成了近10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孵化用房,自行创办和管理的科技产业也初具规模,架起连通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必须的快速通道。已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在内,涵盖科研、开发及实业,成为可提供专业孵化和技术支持的全新服务平台。在这里,入住的企业可与北大共享实验设备、测试设施、资料信息、基础科研等条件。优良的环境,吸引着多家高科技企业,形成了园区特有的创业和创新氛围。
资源集团不仅发现和开掘已有资源,更设法使社会的可利用资源达到最佳组合和配置。资源公司靠一种特定的方式,先积累资金、经验,积蓄力量,再转向科技成果孵化、科技园建设、科技人才培养等,成为更高发展层面的高起点企业。
资源集团在成长开拓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了解教育、熟悉市场、深谙管理、吃苦耐劳、具有合作精神的管理团队。这里既是青年人成长的摇篮,又是员工尽心尽责、发挥自身特长的所在——资源为各种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年实干。资源人上上下下形成了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领导班子老、中、青相结合、前后相继、配合默契;职工队伍人才济济、专业配套、充满朝气。目前,由资源集团控股、参股、和参与高层次经营管理的公司有10余家,涵盖了高科技产业、房地产业及文化教育产业三大领域。
由北京大学与北大资源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北大科技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北京大学科技园区投资开发、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主体,注册资金3亿元。她的成立,标志着北大科技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也标志着资源集团走向成熟。
仅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资源有转化北大本校成果的“先锋模式”,有与特大型企业开展合作的“西飞”模式,有与学校毕业生合作的“融通模式”,也有结合北大品牌与社会其他资源优势的“世纪京华”模式------每一种模式的诞生与成功,都凝聚了资源人辛勤的努力,倾注了他们无尽的智慧和满腔的心血。
十年高效。短短几年,入住北大科技园的企业超过4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到80%以上,;而已孵化成功的企业有100多家,所申请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专利数,达到一百多项,从98年起,集团先后在首都北京、西北、西南、华南、华东设立了北京、新疆、昆明、中山、青岛等发展基地。与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性合作关系。
着眼于北大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人文优势和地理优势,学习国外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资源集团不囿于房地产开发的狭隘眼界,在北大周边形成一个高科技产业圈,树起科技街和科技园的高文化、高科技形象。
此外,集团还将在全国及海外,建立科技园区网络。一方面,把北大的成果推广到外地,另一方面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管理手段引进园区或大学进行消化,再释放到各个园区、辐射到地方。
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政策出台以后,北大资源领导果断决策,迅速把北大的科技资源向西部辐射,资源的北大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基地、新疆科技产业发展基地等科技项目,已在开发和建设中。今年9月,北大新疆科技园成立,由国务委员吴仪亲自揭牌。
十年奉献。北大资源从创业伊始,就伴生着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
1995年以来,北大资源集团即使是在企业贷款运作的情况下,仍连续三年向学校上缴了2500万元;仅1995到2001年,资源集团累计向母校回报了1.2亿元。
资源集团通过对周边地区资源的优化重组,不仅初步规划了北大科技园的框架,集团自筹资金1.4亿元,开发了近10万平方高科技产业用房,全部归学校所有,为北大增加了近十亿元的固定资产。同时,还成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利税大户。
作为校办企业,资源集团为母校办的实事举不胜举。在开发北大科技发展中心一期项目时,资源集团拆迁了原有的汽车库,建设了物资设备楼,出资修建了北大法学楼和近3000米的地下车库及500米的地上车库。并改善了车队原有的办公条件。
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资源集团出资200万元筹办了“北大百年校庆书画展”,募集了1100多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出版了纪念画册,将价值近千万元的作品,全部赠给母校。资源集团特别设立了北大院士文库出版基金,与北大出版社合作出版《北京大学院士文库》,资助北大院士们出版他们的成名作和论文集,得到了老院士们的一致好评。
每年春季,由资源集团赞助的“北大资源杯”运动会,吸引着北大教工、学生踊跃参加.。资源人以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体现了对北大的回报、对科教兴国的支持。
十年的奉献,资源人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品格。多年来,公司干部职工勤奋敬业,没有节假日,没有工作份内份外之分、也几乎没有喘气的机会。建集团、办科技园、抓物业、忙基建、议改革——工作越来越紧,任务越来越重——但大家的办事经验越来越丰富,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人员配合也越来越协调。
◆倾情科技园
2002年3月的最后一天,伴随着推倒建筑物的轰鸣声,北大科技园成府园区建设工程拉开了序幕,这是北大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预期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的建设计划。
早在国家充分认识高校科技园区的作用之前,资源人就提出了建设北京大学科技学园的设想,并勇敢地付诸实践。
2000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在总结北大、清华建设大学科技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把大学科技园作为实施“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宣布了首批15家高校科技园试点,其中北京只有北大和清华两家。而中关村地段,则是规划中的“一区五园”的核心,其中,北大科技园因为东起中关村中心,西至海淀镇,中间包括北大南门一带成为连接中关村和上地科技产业地带的“苗圃”。
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北大科技园公司对北大科技园的发展迅速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调整,在科技园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之外,又扩展到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为“科教兴国”战略做贡献。
这标志着,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级北大科技园的诞生,是从十年前“推倒南墙”的那个“震动中国教育界的时刻”开始的。
按照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新的北大科技园区域规划,北大科技园以北京大学海淀主校区为中心,向东、南、西三面延伸。包括三个部分,即东区(成府园区)、南区(南街园区)、西区(挂甲屯园区)。北大科技园规划建筑总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其中东区占地20.67公顷,建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南区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西区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到2005年,东区和北大周边约50万平方米的建筑将全部完成(中期规划)。
50年代周总理亲自批复留给北大的成府小区用地,随着中关村北大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北延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开发,是规划中的北大科技园东区,园区将吸引国际著名大学和教育机构与北大联合办学,吸引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在科研用地内与北大合作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吸引中小企业在科技用地内与北大合作建立技术集成与扩散示范中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尤其是针对留学生创业而设立的留学创业园也将成为园区的一个新亮点。
从整体目标和功能设置上看,成府园区将建成以开发、孵化及科研培训功能为主,含科研培训区、研发区、孵化区在内的知识创新区。成府园区的建设与规划,注重与北大校园在功能、环境及建筑风格上的衔接。通过两条东西向的景观轴,三条以博雅塔为轴心成扇状辐射的视廊,既保护未名湖风貌,又连接园区内的标志性建筑,造成通透而富于变化的视角空间。
◆扬帆远航
十年的发展,从起初的物业管理到高层次的产品开发,从抓科技园区建设到发展教育,资源正在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但是,来不及品味创业的艰辛与喜悦,资源在自身发展方兴未艾的第一个十年,又遇到了校企体制改革的挑战和机遇,也肩负起了非其莫属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资源集团要承担北大科技园的建设任务,并以参股控股管理为主要介入高科技企业管理的模式,为科技成果孵化尽力。另一方面,资源集团要脱离母体,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体现企业的最终取向和自身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意义。
改制后的北大资源集团将不再仅仅作为北大自己的校办企业,而是要成为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远行的社会化公司。
在建设北大科技园的过程中,资源集团将继续依托北大的综合资源优势,在北大周边地区和附近开阔地带筹建规模更大的科技园区,并在实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的同时,着重发展三大支柱产业:结合中关村“硅谷”的发展和北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建设,做好北大周边的物业开发、经营和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资金,最大限度地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以此获得支持研发活动所必须的资金,推动高校科研和社会经济双方共同的互动发展;发挥大学在教育和文化产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和市场接轨,为提高国民素质贡献力量。
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资源必须做强、做大;要在机制、队伍、战略、市场、效益乃至品牌上做文章,资源要围绕市场、围绕科技、教育,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
改制以后,学校和企业之间建起了一道“防火墙”,资源从依附于学校的状况下剥离出来,所负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了。因此,资源集团将会重新考虑整合业务,将投资控股管理作为发展企业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单一的做项目。这样,资源集团越做越大的风险将会降低,在壮大自身实力的道路上将越来越稳健。新的股东参股到企业以后,资源集团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多元化的发展无疑分散了风险。
尽管资源有着先天的人才优势。北大资源的许多高级管理人才都毕业于北大。这种整体上的高素质人才构成,保证了企业在管理和研发上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使之能健康稳健的发展。但,为了明天的资源,资源将一面重视北大人力资源的利用,一面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建立吐故纳新的人才使用机制和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吸引四海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在发展方向上,资源集团把教育产业确定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与北大附中合作,兴办了北达资源中学。
资源不仅发现和开掘着已有的资源,还对社会各方的资源进行着最佳整合和配置。
十年开拓,十年实干,十年高效、十年奉献。资源人赢得了北大校办产业和科技园区发展机遇,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开拓,增强了资源的经济和开发实力;以追求高效、讲求奉献的实干,凝就了资源永恒的魅力。
只要把握机遇,把握资源,把握定位,校办企业一定能够长足发展,这,大约对所有企业,都有着无可非议的指导意义。
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资源也总是常为新的。资源的创新精神,为资源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面对未来,资源人肩负起集团长盛不衰、持久发展的重任。
1993年,以推倒南墙建科技一条街为标志,资源人走出象牙塔,融入市场经济主战场,开辟了办科技园区的先河,也为大学转化科技成果,完善服务社会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创办了大学参与市场经济的特有模式。
因此,资源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企业,她的所思所为也不是一个企业的所思所为。她在自己甘苦自知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校办企业起步发展、将大学应用学科与市场衔接的新路;她把自己的希望、智慧、辛劳,以及勇于开拓和长于负重的品格,全部体现于要已经和将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寄托于方兴未艾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中。
前面的路还很长,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资源人决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不管有过怎样的付出,一切对资源人来说又都是刚刚开始。资源人已经用过去闪光的足迹宣告,他们将和所有有着优秀光荣传统的北大人一样,胜利完成历史赋予她的艰巨使命。
因之,资源集团总裁叶丽宁满怀信心地说:“经过几代资源人的努力,资源人将会与母校一起,共同庆贺北大下一个百年校庆。”
Peking University Resources Group-a High-tech Incubator
By Qi Min&Jiang Tao
The Peking University Resources Group (PURG) was set up in September 1992. It now owns housing property running to 100,000 square meters and employs 170 people. Operating under the PURG are a dozen companies in high-tech, cultural, education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ields. With assets valued at more than 3 billion yuan, the PURG is in fact one of the four largest enterprises under Peking University,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High-tech incub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re the group‘s main undertakings. In addition to a dozen high-tech companies, the group operates an incubation center specializ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life sciences and bioengineering, optical-mechanical-electronics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Peking University allows companies engaging in R&D at the center to share its R&D resources, including its laboratories,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equipment, data bank, as well as some of the basic research results made by its scientists.
While a part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PURG undertakes independent accounting. In 2000, the university and the group jointly set up the Peki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300 million yuan.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any indicat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ph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ki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USTP), which is reputed for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high-tech companies.
The PUSTP is now home to more than 400 companies, more than 80% of which are high-tech oriented. Included are more than 100 high-tech companies that have come into being thanks to incubation done right in the park. The group, on its part, has set up a string of R&D bases in Beijing and elsewhere in the country. Among these, the Peking University Yunnan Bio-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 and the Peking University Xinjia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 were set up in response to the state‘s call for developing China‘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western regions. By using the university‘s human capital and other resources, the group has establish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high-tech compan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Spain, Singapore and China‘s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aiwan Province.
Though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group has over the past decade contributed 120 million yuan to the university‘s coff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