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又称“织金彩瓷”。广州彩瓷始于清康熙年间,成熟于清乾隆年间,300年来一直是中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类之一,深受欧美人青睐,是我国陶瓷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花朵。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一直重视广州彩瓷的征集工作,已经收集了从清代到现代的艺术珍品400余件套。藏品丰富多彩,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兼而有之。这里从中挑选部分清代广彩供读者鉴赏。
对外贸易中的广彩瓷
中国的外销瓷生产至少始自唐代,著名的唐三彩中的许多器形和纹饰都带有明显浓厚的阿拉伯民族文化的色彩。宋元时期的青白釉、龙泉青瓷、青花分别销往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等。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则大量销往欧洲、东南亚和日本。当时的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十分畅销,欧洲贵族把优质的中国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象征。
瓷器在中国外贸历史上,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许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人民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清通志》卷九十三),自此广州成为当时对外贸易开放的港口之一。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中国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广州进行,使广州的对外贸易处于得天独厚的地位。这一时期,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中,陶瓷的需求量很大,瓷器是绝大多数外国商船回程货中不可缺的一项。瓷器商人为满足外国商人的特殊要求,并减少因长途贩运造成的损坏,降低生产成本,便在广州设厂进行陶瓷加工。
清代的广彩瓷,除了为国内市场所生产的一般瓷器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国外市场的需要而特地生产的,特别是销售欧洲市场的那部分商品。《景德镇陶录》说:“洋器,专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式样奇巧,岁无定样。”所谓“岁无定样”,也就是每年产品的种类、造型、装饰都要根据欧洲市场的不同需要而特制。
订购的瓷器,以其生产形式来区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看样订货,瓷器的形制、花纹等均已确定,外商看样后订货;另一种是来样订货,外商将特殊的图样交给行商,由行商派人根据图样进行生产。这些图样一般是某个贵族家庭的徽章,或者是外国人的形象等,当时有不少西方贵族的徽号向广州订造广彩,一时成为当时的国际潮流。
广彩瓷的生产,有其特别的处理程序。清人刘子芬《竹园陶说》说:“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经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这就是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运而生独具特色的“广彩”。
广彩瓷的艺术风格
“广彩”是在五彩和新创粉彩、珐琅彩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彩绘技艺发展而来的釉上彩绘瓷,既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又极富中华民族的特色。“广彩”早期(雍正时期)色彩简单,基本上以红与绿为基调,金彩一般较少。乾隆年间,“广彩”从广州民间艺术吸收更多的营养,并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风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广彩”色彩增多,黄色彩料大量出现,金彩倍增,色调热烈,粉彩与珐琅彩交合使用,表现出金碧辉煌、绚彩华丽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广东地区特有的风格。
“广彩”其主要特色:一是构图丰满,密难行针,紧而不乱,以“万花满地”和“锦地开光”为基本样式。万花满地样式,满地加彩,不露白胎。锦地开光样式,突出主要纹样,主从清楚;二是用色浓重,料厚色艳,对比强烈,以红、绿、黑、金为主色,多作平涂洗染。金料过去用纯金箔作坊制作,后来改用化学金水,效果有所不同。化学金水制作的颜料虽然比纯金箔制作的颜料闪亮,但时间久会褪色,而纯金箔制作的颜料不但不褪色,用手擦之,反而越擦越亮;三是绘画精细,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巧,在白瓷胎上绘制出繁密优美的花纹图案。纹样多用墨线勾勒,笔法流利,线条结实工整;四是装饰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山水、果实、西洋故事等。不着意写实,人物动作、表情均程式化(像戏剧人物)。特别是外销徽章纹瓷器,往往是中西合流。
广州彩瓷为了适应出口的需要,由清雅写实走向装饰性图案化,由通连斗方、单幅斗方走向开多幅斗方的图案,由淡雅逐步走向金碧辉煌、色彩浓烈、构图谨密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中另辟了一条新径。上世纪80年代初,广彩迎来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刻,达到了鼎盛时期。但由于广彩的颜料全部含铅,传统广彩的艺术性不强、面貌雷同等因素,广彩业自90年代初渐渐萎缩。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广彩艺人在为艺术坚持着、创新着,正在尝试用现代的审美方式改良广彩一度故步自封的传统。我们诚盼广彩重现辉煌。
对外贸易中的广彩瓷
中国的外销瓷生产至少始自唐代,著名的唐三彩中的许多器形和纹饰都带有明显浓厚的阿拉伯民族文化的色彩。宋元时期的青白釉、龙泉青瓷、青花分别销往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等。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则大量销往欧洲、东南亚和日本。当时的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十分畅销,欧洲贵族把优质的中国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象征。
瓷器在中国外贸历史上,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许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人民用五百石以上船只出洋贸易”(《清通志》卷九十三),自此广州成为当时对外贸易开放的港口之一。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中国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广州进行,使广州的对外贸易处于得天独厚的地位。这一时期,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中,陶瓷的需求量很大,瓷器是绝大多数外国商船回程货中不可缺的一项。瓷器商人为满足外国商人的特殊要求,并减少因长途贩运造成的损坏,降低生产成本,便在广州设厂进行陶瓷加工。
清代的广彩瓷,除了为国内市场所生产的一般瓷器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国外市场的需要而特地生产的,特别是销售欧洲市场的那部分商品。《景德镇陶录》说:“洋器,专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式样奇巧,岁无定样。”所谓“岁无定样”,也就是每年产品的种类、造型、装饰都要根据欧洲市场的不同需要而特制。
订购的瓷器,以其生产形式来区分,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看样订货,瓷器的形制、花纹等均已确定,外商看样后订货;另一种是来样订货,外商将特殊的图样交给行商,由行商派人根据图样进行生产。这些图样一般是某个贵族家庭的徽章,或者是外国人的形象等,当时有不少西方贵族的徽号向广州订造广彩,一时成为当时的国际潮流。
广彩瓷的生产,有其特别的处理程序。清人刘子芬《竹园陶说》说:“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经广州。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这就是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运而生独具特色的“广彩”。
广彩瓷的艺术风格
“广彩”是在五彩和新创粉彩、珐琅彩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彩绘技艺发展而来的釉上彩绘瓷,既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又极富中华民族的特色。“广彩”早期(雍正时期)色彩简单,基本上以红与绿为基调,金彩一般较少。乾隆年间,“广彩”从广州民间艺术吸收更多的营养,并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风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广彩”色彩增多,黄色彩料大量出现,金彩倍增,色调热烈,粉彩与珐琅彩交合使用,表现出金碧辉煌、绚彩华丽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广东地区特有的风格。
“广彩”其主要特色:一是构图丰满,密难行针,紧而不乱,以“万花满地”和“锦地开光”为基本样式。万花满地样式,满地加彩,不露白胎。锦地开光样式,突出主要纹样,主从清楚;二是用色浓重,料厚色艳,对比强烈,以红、绿、黑、金为主色,多作平涂洗染。金料过去用纯金箔作坊制作,后来改用化学金水,效果有所不同。化学金水制作的颜料虽然比纯金箔制作的颜料闪亮,但时间久会褪色,而纯金箔制作的颜料不但不褪色,用手擦之,反而越擦越亮;三是绘画精细,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巧,在白瓷胎上绘制出繁密优美的花纹图案。纹样多用墨线勾勒,笔法流利,线条结实工整;四是装饰题材丰富,有人物、花鸟、山水、果实、西洋故事等。不着意写实,人物动作、表情均程式化(像戏剧人物)。特别是外销徽章纹瓷器,往往是中西合流。
广州彩瓷为了适应出口的需要,由清雅写实走向装饰性图案化,由通连斗方、单幅斗方走向开多幅斗方的图案,由淡雅逐步走向金碧辉煌、色彩浓烈、构图谨密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中另辟了一条新径。上世纪80年代初,广彩迎来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刻,达到了鼎盛时期。但由于广彩的颜料全部含铅,传统广彩的艺术性不强、面貌雷同等因素,广彩业自90年代初渐渐萎缩。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广彩艺人在为艺术坚持着、创新着,正在尝试用现代的审美方式改良广彩一度故步自封的传统。我们诚盼广彩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