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作者工作经验,以小洼油田为例-解析蒸汽驱配套技术实际运用效果,分别回顾了蒸汽驱试验情况、配套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研究后发现蒸汽驱配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油田开采的投入,该技术在油田开采中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洼油田;蒸汽驱配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H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0 前言
为了有效的提升油田的蒸汽采收率,深入的分析了注汽技術、采油技术以及其他相对于的工艺施工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提高了整体工作的管理水平,保证了各项数据都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同时保证新工艺的使用彻底改线了蒸汽驱的工作效率,使得整体的成本有效的减低了10%左右,提高了产出率。
1 蒸汽驱试验情况
小洼油田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其处于盆地的地质环境中,属于特稠油藏,总的油量储存为9.5km2,地质的储量为3224×104t,其开发的主要方式为蒸汽吞吐,而汽驱为辅助开发的方式。该油田初期的的采集使用的是141mX200m正方形井网,在中期,部分油田的区域重点井距缩短到了100m,同时在沙三主体的位置上密度增加到了70m,该油田的产油总量已经达到了60×104t,该产量持续6年开采。后期油田的密度比较高,但产量持续下降,吞吐效果也降低了。为了全面的提升整体的采收率,先后从沙三段油层至东三段进行了10层井蒸汽驱试验,使用了地质储量为247×104t,占总体量的7.6%。
2 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2.1 注汽技术
2.1.1 高温长效隔热技术
高温长效隔热汽驱管柱是在真空隔热的前提下,尽量的降低其内部热量的散失,促进其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管柱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热效率满足工程的需要,从而解决了深层蒸汽驱井筒隔热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用井下的工具主要有:压力补偿隔热汽驱伸缩管、长效密封结构、隔热密封结构、Y441-152强制解封隔热器,该项技术一般使用在Ф177.8mm套管的稠油的中深层以及深层的蒸汽驱中,其工作方式也是使用投球或者球杆的方式来解封,其与的所有辅助结构部分通常是在一次管柱即完成。管柱能够耐受350℃、耐压17MPa,寿命基本可以达到2~3a。本油田中的沙三层以及东三层的油层通常设置了10个井组,检测结构发现,1000m井深干度已经超过了50%以上,套内压力为5MPa,并且该结构部分的使用年限超过了3a,已经达到了世界高度。
2.1.2 注汽自动化技术
1)ECHO5706锅炉控制技术
应用ECHO5706锅炉进行控制[2]能够切实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为3%~5%,燃料是使用量下降2%~3%,稀油单耗56.1kg/t,天然气单耗66m3/kg:每台锅炉能够节约电能为30%,降低成本为744.9万元。
2)汽水分离器自动控制技术
使用了高干度是汽水分离器之后,出口的蒸汽干度能够实现95%以上,沙三段蒸汽驱油汽比从原先的0.1逐渐的增大到了0.11,东三段的数据有0.08提高到0.14。
3)脉动吹灰技术
通过大量的使用了脉动吹灰技术及时不停机也能够完成整个吹灰的过程,同时根据高温来完成该项工作,降低了100℃左右,并且效率提升了0.5%,热效率提升了2%~3%,注汽单耗下降1.5~2kg/t。
2.2 采油管理技术
1)自动计量技术
本次技术中使用的称重式油井测量器。该装置中存在一种既能够满足计量又能进行分离的设备,能够完全的消除掉假体积中存在的计量偏差。能够实施远程控制同时记录油量数据,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自控相变加热技术
使用能够自控相变加热炉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工程的热传导系数,加热炉能够从原来的效率77.6%提高到90.3%,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构,其日均节汽约为200m3,更换了加热炉13台之后,每年节约气量94.7×104m3,每年能够节约资金49.2万元。
3)自控输油技术
在进行规模控制输油的技术之后,能够大大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的8.1%,每日节约电量为35.07kW·h,每日节约天然气量为50m3/d,使用了远程自动输油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系统中的油温、压力、流量以及电机的各项数据,全面的记录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提高了管理水平。
4)掺稀油自控技术
全面进行自动管理,能够全面的记录流量和控制数据,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5)采油站视频监控技术
在采油站、联合站、油井等各个区域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直接将所得数据传送到控制器内,人员及时的了解系统运行时数据。
2.3 配套工艺技术
为了全面提升整体的开发效果,在投入使用之后的几年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加大了技术方面的投入,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之后,总体工作效率提升了87.7%,增油37724t,为了后续的工程进行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
1)多功能抽油杆密封技术
因为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非常的先进,能够有效的防止了传统设备的不足,保证了其整体的密封性,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具备非常完善的性能。使用了二次密封球为抽油光杆密封,同时采用了氟橡胶作为密封材料,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耐腐蚀、耐高温、耐化学物质等优点,切实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在该结构中加入了二次密封胶块,在更换胶块时能够使用该结构保持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存在漏油的情况。而在调整定位位置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其整体结构出现偏斜的情况,保证推油杆的垂直度满足要求。通过在该结构中设置了防喷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压力达到了0.1Mpa时就会启动止喷性能,整体效果和压力成正比。 2)耐高温抽油泵技术
在该油田中使用了蒸汽驱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金属补油泵、陶瓷泵的试验,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最终效果。总共使用了103井次,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88.3%,总共增油8483t,平每日产油量为16.5m3/d,平均泵效29.6%,较之原有的设备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约6.0%,大约延长了检泵周期28d。
3)分层注汽技术
分层配注汽管柱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耐高温和隔热性能,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各个层面的配注施工。当前该项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比较高,能够满足我国的油井分层配汽工作的需要,并且其能够使用在启动程度差别比较大的位置,可以进行分层浇筑施工,并且最终的结果满足了工程实际的需要,而该种结束能够大大降低工程成本,且施工非常的方便,周期也比较短,所以其适宜使用在大部分的工程中。
4)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
通过压裂车组将耐高温的树脂材料使用在井底的位置上,在工作中由于高温的影响,混砂液经过了油层的套管直接排入到地下空间处,并且与其结构接触,因为地层中存在渗透作用导致了漏失情况的出现,树脂会直接从混合液中分离开来,然后逐渐的形成了人工的堆砂袋的结构,然后一直将该结构都延续井筒内部,在工作时高温的影响之下,树脂的表层结构会直接先软化后固化,在钻井内性能了非常多的积砂,在井筒内的周围结构中存在具备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结构,其能够满足挡砂的要求。抗压强度6~8MPa,渗透率40~50μm2,耐温350℃,挡砂的直径能够达到0.07mm。树脂进行高温固化处理,通常使用端部脱砂方法从井底中形成一个屏障结构,然后提高防砂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工作条件,对于井径、长度等均无要求。
3 结论
经过在小洼油田的试验后发现,该区域中的数字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保持了整体工作的持续性和准确性,保证整个工作都在安全、高效、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在经过了几年的技术应用之后,技术水平有效较大的提升,最终的试验效果也满足了正常工作的需要,改善了工艺水平,为今后采油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翟永波.浅析蒸汽驱中后期调控方式的探討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6).
[2] 李偉.胜利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03).
[关键词]小洼油田;蒸汽驱配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H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0 前言
为了有效的提升油田的蒸汽采收率,深入的分析了注汽技術、采油技术以及其他相对于的工艺施工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提高了整体工作的管理水平,保证了各项数据都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同时保证新工艺的使用彻底改线了蒸汽驱的工作效率,使得整体的成本有效的减低了10%左右,提高了产出率。
1 蒸汽驱试验情况
小洼油田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其处于盆地的地质环境中,属于特稠油藏,总的油量储存为9.5km2,地质的储量为3224×104t,其开发的主要方式为蒸汽吞吐,而汽驱为辅助开发的方式。该油田初期的的采集使用的是141mX200m正方形井网,在中期,部分油田的区域重点井距缩短到了100m,同时在沙三主体的位置上密度增加到了70m,该油田的产油总量已经达到了60×104t,该产量持续6年开采。后期油田的密度比较高,但产量持续下降,吞吐效果也降低了。为了全面的提升整体的采收率,先后从沙三段油层至东三段进行了10层井蒸汽驱试验,使用了地质储量为247×104t,占总体量的7.6%。
2 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2.1 注汽技术
2.1.1 高温长效隔热技术
高温长效隔热汽驱管柱是在真空隔热的前提下,尽量的降低其内部热量的散失,促进其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管柱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热效率满足工程的需要,从而解决了深层蒸汽驱井筒隔热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用井下的工具主要有:压力补偿隔热汽驱伸缩管、长效密封结构、隔热密封结构、Y441-152强制解封隔热器,该项技术一般使用在Ф177.8mm套管的稠油的中深层以及深层的蒸汽驱中,其工作方式也是使用投球或者球杆的方式来解封,其与的所有辅助结构部分通常是在一次管柱即完成。管柱能够耐受350℃、耐压17MPa,寿命基本可以达到2~3a。本油田中的沙三层以及东三层的油层通常设置了10个井组,检测结构发现,1000m井深干度已经超过了50%以上,套内压力为5MPa,并且该结构部分的使用年限超过了3a,已经达到了世界高度。
2.1.2 注汽自动化技术
1)ECHO5706锅炉控制技术
应用ECHO5706锅炉进行控制[2]能够切实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为3%~5%,燃料是使用量下降2%~3%,稀油单耗56.1kg/t,天然气单耗66m3/kg:每台锅炉能够节约电能为30%,降低成本为744.9万元。
2)汽水分离器自动控制技术
使用了高干度是汽水分离器之后,出口的蒸汽干度能够实现95%以上,沙三段蒸汽驱油汽比从原先的0.1逐渐的增大到了0.11,东三段的数据有0.08提高到0.14。
3)脉动吹灰技术
通过大量的使用了脉动吹灰技术及时不停机也能够完成整个吹灰的过程,同时根据高温来完成该项工作,降低了100℃左右,并且效率提升了0.5%,热效率提升了2%~3%,注汽单耗下降1.5~2kg/t。
2.2 采油管理技术
1)自动计量技术
本次技术中使用的称重式油井测量器。该装置中存在一种既能够满足计量又能进行分离的设备,能够完全的消除掉假体积中存在的计量偏差。能够实施远程控制同时记录油量数据,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自控相变加热技术
使用能够自控相变加热炉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工程的热传导系数,加热炉能够从原来的效率77.6%提高到90.3%,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构,其日均节汽约为200m3,更换了加热炉13台之后,每年节约气量94.7×104m3,每年能够节约资金49.2万元。
3)自控输油技术
在进行规模控制输油的技术之后,能够大大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的8.1%,每日节约电量为35.07kW·h,每日节约天然气量为50m3/d,使用了远程自动输油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系统中的油温、压力、流量以及电机的各项数据,全面的记录整个系统的运行数据,提高了管理水平。
4)掺稀油自控技术
全面进行自动管理,能够全面的记录流量和控制数据,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5)采油站视频监控技术
在采油站、联合站、油井等各个区域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直接将所得数据传送到控制器内,人员及时的了解系统运行时数据。
2.3 配套工艺技术
为了全面提升整体的开发效果,在投入使用之后的几年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加大了技术方面的投入,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之后,总体工作效率提升了87.7%,增油37724t,为了后续的工程进行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
1)多功能抽油杆密封技术
因为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非常的先进,能够有效的防止了传统设备的不足,保证了其整体的密封性,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具备非常完善的性能。使用了二次密封球为抽油光杆密封,同时采用了氟橡胶作为密封材料,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耐腐蚀、耐高温、耐化学物质等优点,切实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在该结构中加入了二次密封胶块,在更换胶块时能够使用该结构保持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存在漏油的情况。而在调整定位位置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其整体结构出现偏斜的情况,保证推油杆的垂直度满足要求。通过在该结构中设置了防喷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压力达到了0.1Mpa时就会启动止喷性能,整体效果和压力成正比。 2)耐高温抽油泵技术
在该油田中使用了蒸汽驱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金属补油泵、陶瓷泵的试验,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最终效果。总共使用了103井次,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88.3%,总共增油8483t,平每日产油量为16.5m3/d,平均泵效29.6%,较之原有的设备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约6.0%,大约延长了检泵周期28d。
3)分层注汽技术
分层配注汽管柱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耐高温和隔热性能,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各个层面的配注施工。当前该项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比较高,能够满足我国的油井分层配汽工作的需要,并且其能够使用在启动程度差别比较大的位置,可以进行分层浇筑施工,并且最终的结果满足了工程实际的需要,而该种结束能够大大降低工程成本,且施工非常的方便,周期也比较短,所以其适宜使用在大部分的工程中。
4)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
通过压裂车组将耐高温的树脂材料使用在井底的位置上,在工作中由于高温的影响,混砂液经过了油层的套管直接排入到地下空间处,并且与其结构接触,因为地层中存在渗透作用导致了漏失情况的出现,树脂会直接从混合液中分离开来,然后逐渐的形成了人工的堆砂袋的结构,然后一直将该结构都延续井筒内部,在工作时高温的影响之下,树脂的表层结构会直接先软化后固化,在钻井内性能了非常多的积砂,在井筒内的周围结构中存在具备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结构,其能够满足挡砂的要求。抗压强度6~8MPa,渗透率40~50μm2,耐温350℃,挡砂的直径能够达到0.07mm。树脂进行高温固化处理,通常使用端部脱砂方法从井底中形成一个屏障结构,然后提高防砂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工作条件,对于井径、长度等均无要求。
3 结论
经过在小洼油田的试验后发现,该区域中的数字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保持了整体工作的持续性和准确性,保证整个工作都在安全、高效、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在经过了几年的技术应用之后,技术水平有效较大的提升,最终的试验效果也满足了正常工作的需要,改善了工艺水平,为今后采油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翟永波.浅析蒸汽驱中后期调控方式的探討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6).
[2] 李偉.胜利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03).